钢琴学习中应该纠偏的观念性和技艺性问题
2014-10-30刘海峰
刘海峰
摘要:对于学习钢琴弹奏的业余者说来,有一些观念性的问题需要纠偏,以便使得这一高雅艺术既能达到习练者增加艺术气质、陶冶性情品格、娱乐业余生活的目的,也不会因为“随意”成分的过多而将这一高雅艺术“粗劣”化。
关键词:钢琴弹奏学习 观念性 记忆性 纠偏
近些年来,我国业余学习钢琴弹奏者越来越多,而其中又以孩童习练者居多。这种文化现象既说明国人在重视学艺术教育的同时,也在提升音乐文化的欣赏品味。因而,非学校的民间钢琴教育兴起,从二十个世纪末期至今,钢琴学习热的风气不衰。从习练者的学习目的说来,要么是想能够进入专业演奏队伍,甚至于成名成家;要么是想增加业余爱好,陶冶艺术情操,提升休闲品味;也还不乏盲目的跟风者。有市场就会有主顾,一些钢琴教师或“走穴”式的带学生,或是在民间举办的培训班教学生,或是干脆办起家庭小课堂。因而,不可否认,钢琴习得者的天资悟性和勤奋程度及习得水平良莠不齐,钢琴教师的艺术修养和教学能力也良莠不齐。随之,一些不利于钢琴习练的偏激观点和倾向问题也出现了。现实情况说明钢琴弹奏学习中的偏激问题应该予以纠偏,澄清认识的目的在于避免将这种高雅的音乐艺术粗劣化。
一、钢琴弹奏习练中出现的问题
(一)随意习练,“艺荒于嬉”
很多钢琴弹奏习练者抱着“我是业余习练者,不用精益求精的学习琴艺”的态度,将业余学琴等同于随意习练,或美言之只为陶冶点情操、开发点智力、学会点特长、增加点情趣,于是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对待钢琴演奏的学习,甚至于一些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有类似想法,认为自己将来不见得能搞专业,学得怎么样都无关紧要,人尽天意罢了,也抱着随意的态度来学练。随意的学习观念导致随意的学习行为,如不讲究坐姿、力量、手型、指型的规范,不喜欢单一的手指基本功的练习,只讲究会弹曲目,认为会弹几首曲子或者能临场伴奏就足以了。殊不知钢琴弹奏是一种集智力、思维、技术、情感、姿态、仪表、表达等诸多因素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绝不仅仅就是照本宣科地能够将乐谱上的音符弹奏出来那么简单,其结果只能会“以理昏昏,使艺昭昭”。
(二)盲目习练,事倍功半
有很多幼儿在学习钢琴弹奏,这些孩子学琴不是来自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几乎都是被家长逼上梁山的。孩子们的天性是爱玩,把他们的许多本应该玩乐的时间用在学琴上,当然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年龄特点,他们必定会在学琴的过程中,或“消极怠工”,或“做表面文章”,甚至于最后做了“逃兵”。还有一些钢琴弹奏习练者,尽管他们选择了学习钢琴,但又在心理上担忧自己不是块学钢琴的料,钢琴艺术对于自己来说 既不具备天赋,有难能学习得怎么好的,所以,从一开始学琴,就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殊不知弹琴需要一个状态,包括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心理状态代表着情绪,音乐是充满情感的。身体状态代表着弹琴是否放松,身体是否僵硬,是否协调。无论弹钢琴还是唱歌或跳舞,状态都是第一位,没有了状态,难于品味技术的精髓,当然也就难于习得钢琴艺术的精华和通过自己的演奏去表达某一首钢琴曲目的意境。
(三)为考级习练,拔苗助长
很多家长是按着自己的意志让孩子习练钢琴的,有些家长想让孩子学出个名堂,甚至希望孩子能像朗朗一样是个天才琴童,长大后能成名成家,所以在孩子习练钢琴弹奏技艺后,就盯住了钢琴考级,将钢琴考级作为孩子学琴的奋斗目标,深陷于为考级而考级的怪圈不能自拔,以至于强迫孩子将一切能利用来的时间学琴,严重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消磨了孩子学琴的兴趣,甚至起到了副作用,阻碍了孩子琴艺的循序进步和正常发展。同时,急功近利的学琴孩子的家长刺激了钢琴教育市场的畸形发展,高额利润的市场商机吸引来众多教琴、调琴的滥竽充数者,有的钢琴老师自己的琴技都不足,仅仅是能弹上一些曲子而已,这样的老师也开始收学生。教学生时,这些老师也只能是孩子考级曲目的辅导老师,对钢琴的基础技艺涉及甚少。虽然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也能在考试中拿到所要达到的级别的合格证,但临阵磨枪所得来的级别实力实在不敢恭维。
二、钢琴弹奏习练技艺偏颇问题分析
(一)忽视读谱,盲目进入曲目弹奏
在习练钢琴时,很多学生不注意读谱,拿到老师要求习练的曲子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上琴弹奏,琴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熟悉的,这样的习惯是不合适的。读谱环节在一首曲目弹奏前应该细读,无论是习练阶段者,还是琴技有一定造诣者,细致地读谱不仅可以提高视奏的能力,还有助于将作品弹得更准确、更细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认真读谱就是把谱面上的标示看到。用心体会后,合理地运用到弹奏中。谱面上包含了曲名、速度、节拍、谱号、调号、表情术语、表情记号、音符、奏法、指法等,在读谱过程中首先把这些基本问题弄清楚,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该作品的节奏、速度、乐句和段落结构等问题。解读表情术语与记号是学习乐曲、研究乐谱的第一步,而在读谱过程中最让人忽视的就是表情术语与记号。表情术语记号一般出现在乐曲左上方和分散在乐谱音符的上下方。除了一些常见的速度术语和表情术语,还有一些容易忽视的演奏术语或音乐处理记号,这些都需要通过读谱来了解和把握,在弹奏时才能够有准备有底数的表现出来。
(二)过于强调手型和指型,造成姿态不协调
手型和指型在钢琴习练阶段是会被一些老师强调的,不可否认,弹奏钢琴强调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姿态要美,手法和指法要规范,当然也要美。在巴洛克和古典学派时期,对于钢琴演奏者手法和指法的美就是被强调的,如练习音阶时,会在习练者的手腕上放上一枚硬币,这枚硬币讲究生根式的“长”在手腕上,任凭习练者怎样弹奏,都不能掉下来。这种古老的对于手型和指型过分强调的教学习惯,在现下的钢琴教师中也常常会要求学生去习惯,以至于形成了钢琴习练者的姿态过于僵硬,因为习练者还不适应这样的状态,却要强迫自己去做,结果造成局部肌肉紧张坚硬,甚至于无法控制,空有一腔琴技理论,却难于表现到钢琴弹奏的实际过程中。那么,对于习练者说来,手型和指型是否应该被强调?无疑,应该被强调,但又不能被过分强调。应该被强调是因为钢琴演奏者的艺术表现力需要肢体语言的投入;不应该被过分强调,是因为手型和指型为演奏服务,不是要显摆好形状再练习演奏,而是要在习练演奏的过程中来体会到怎样才能够做到用美观的、标准的手型和指型来完成,这种完成是经验的取得,是实践中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