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不同选项课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①

2014-10-30王红高成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6期

王红 高成强

(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学生身体素质连续近30年呈下降趋势,如何遏制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如何向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理应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杆,但大学生体质的现实状况却为高校提出了严峻挑战:体育锻炼的猝死率在上升,长跑因担心发生意外而取消,等等,这些现实问题拷问着我国的体育教育,也迫使我们再次思考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可供学生选择的运动项目有二三十种之多,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负荷,必然对身体素质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熟知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可以优化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更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徐州工程学院体育选项课中的篮球、太极拳、乒乓球、健美操课程中的大一学生共200人,其中实验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在实验前,对两组进行了干扰变量的控制,并对学生进行了身体素质测试,通过分析测试数据,两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符合本实验要求。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通过重庆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身体素质,体育教学项目等为关键词,检索与之相关的内容,并阅读大量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书籍,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1.2.2 教学实验法

实验前后,使用立定跳远测试仪器、秒表、跳绳,测试项目为立定跳远、50m跑、跳绳和1000m跑(男生)/800m跑(女生),以此对选项课教学的前后进行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2.0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相应的标准差、平均值等指标。对比实验前后测试数据以及各个项目之间的差异,通过数据以及各个体育教学项目的特点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找出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规律。

表1 篮球选项课学生身体素质对比

表4 健美操选项课学生身体素质对比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篮球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对抗的体育项目,除体现出个人技术能力外,还追求团队配合,在练习过程中运动量较大,对加速度和弹跳力量要求较高,相对而言,篮球选项课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好。经过一年的实验,数据表明,各项身体素质都有所提高,尤以50m跑提高最为明显,这是由篮球的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因为篮球需要瞬间爆发力和快速的启动能力,所以经过一年的篮球锻炼,学生提高最为明显的就是快速跑动能力,50m跑自然而然地提高幅度最大。

2.2 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其运动特点以静为主,追求轻灵缓慢、用意不用力。由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入校,对太极拳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学生选择太极拳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练习积极性不高。此外,部分教师只单纯教授太极拳技术,而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专项练习。因此,学生经过一年的锻炼,身体素质有明显下降,尤以耐力和速度下降最为明显,

2.3 乒乓球

乒乓球是隔网对抗的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变异技术组合的多元动作结构,发力主要由蹬地开始,依靠腰腹力量,结合上肢挥拍动作完成,追求动作的协调连贯。在教学中以重复练习技术动作为主,以教学比赛为辅,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较高,上课效果较为理想。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学生经过一学年的练习,反应速度明显提高,因此50m跑成绩上升较大,而耐力由于缺乏高强度的对抗,下降明显。

2.4 健美操

健美操是表现难美型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对学生的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在课堂上,主要以重复练习为主要练习形式,而练习的重点是上肢的屈伸变化和下肢有规律的跳跃,其运动的过程是跟随音乐节拍有规律地跳动的过程,长期练习学生的协调性会越来越好,腿部力量稍微增强。就身体素质而言,灵敏素质提高明显,因此,跳绳次数明显增多,立定跳远和50m跑也有所增加,但是耐力素质则有所下降。

3 结论与建议

(1)本次测试的对象为大一新生,之前在高中阶段所接触的体育项目种类较多,到大学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体育学习需求,学生上课积极性普遍表现较高,练习效果也较好。因此,通过一年的实验对比表明,学生某项或几项身体素质都有所增加,说明在大学期间的“三自主”选项教学模式是科学的、可行的。

(2)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存在差异,这主要由运动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这就要求教育者根据运动项目规律和特点制定出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处方。如太极拳班可以适当增加速度和耐力练习,补偿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实验数据表明,在各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中,耐力变化不大或有所下降,有的项目则下降比较明显。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高校体育应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耐力素质的训练,在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中,增加1000m以上的中长跑练习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4)开设体育选项课既要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提高技术水平和专项知识,也要重视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两者是统一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两者顾此失彼,不能够统筹兼顾,那么既会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会使学生的技术能力得不到很好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技能提高和身体素质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坚持教中练、练中教、以练为主的原则,合理安排练习密度,掌握最佳的运动强度。

[1]杜炳辉.对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思考与探讨——以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1):105-109.

[2]黄晓东.高校学生体育选项课项目选择与个性关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137-140,159.

[3]宋旭.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82-85,92.

[4]王志威,卢三妹.坚守与选择: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走向[J].体育与科学,2012(4):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