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环境下高三语文的教与学

2014-10-30颜丹凤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与学论语高三

颜丹凤

语文教材既有永恒不变的经典,也有与时俱进的精华。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于故纸堆里,唯有充实甚至改变我们原有的语文教学模式才能在有效的时间里提高效率。当我们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是我们的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不仅在生活上给我们提供无穷无尽的帮助,也让我们的教学更加便捷。

高中的语文教与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环境,既可以用课前预习的形式让学生查找相关的背景、材料,充分了解课文的内涵;也可以指导学生怎样关注当下所发生的事情,并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信息环境给语文带来的影响应该会比其他学科体现得更为明显、直接。但所有的这些似乎只停留在高中前两年,作为应考体制下的高三,一下子就埋在了厚厚的复习资料中,没有了旁顾的时间和心情。但是别忘了有人这样说过:“如果错过互联网,与你擦肩而过的不仅是机会,而是整整一个时代。”如果学生对外界完全失去关注,那么就越来越有可能思维狭隘,甚至变成书呆子。

高三的语文教学,该怎样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保持学生思维的敏捷?高三的语文教师又该怎样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删选出有价值的资料提供给学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课题。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把握不好,很有可能在沉陷与信息的环境中,窒息而死;一味地把信息技术置之于门外,会让自己的学习、研究陷入闭门造车的境地。那么高三语文的教与学该怎样与信息环境有效结合呢?

一、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高三的复习容量庞大,以对知识点的反复落实锤炼为落脚点。但一些学生只是疲于应对犹如雪片纷飞的试卷,脑子里一片混乱,没有将零散的知识点构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所谓知识体系严格地讲就是指知识是具有内在的联系的,并且这些联系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对这一些规律的梳理我们可以在各种知识之间建立起系统的、完备的结构。因此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一些总结只能花费极大的时间,这在时间宝贵的高三就令人有些矛盾。但在信息环境下,对高三语文复习的这一部分,就能迎刃而解了。

在“文化经典”的复习中,对孔孟思想的异同对比、举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较为全面地整理、对比,并找出更典型的例子,这样能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例如对于孔子最为核心的思想“仁”,有哪些具体不同的体现和说法,我们通过网络搜索就可以便当,然后通过教师的思考整理,可以提供给学生,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例如:

①欲仁得仁: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②善学知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思统一)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多闻、多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贤思齐)

……

那么学生就能明确清楚地掌握孔子在“仁”的表述上,有哪些典型、不同的阐述,在做题时应该结合具体的语段、具体的环境来判断。

名著复习历来是学生非常头痛的部分。福建必考的七部名著要让学生既梳理清楚主要情节、主要内容,有时还要求细节部分的清楚记忆。这对学生来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那些有相似的情节,往往容易混淆在一起,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能形象而鲜明地记住区分开。就如《红楼梦》中就有好几次丢东西,首先用幻灯片的形式都把它找出来,找出原文的相关部分。最错综复杂的是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大概情节如下:宝玉把挨打时王夫人给的玫瑰露送给了自己房里的丫鬟芳官,而芳官却私相传送给了柳嫂子家的柳五儿,柳家的娘家兄弟在门上得了些许茯苓霜,在柳家的把剩下的玫瑰露送与他时,便把得到的茯苓霜分了一些给柳嫂子。柳嫂子带回家便令她女儿把茯苓霜送一些给芳官用。若还要再细究原因就更加混乱了,学生真是看得一头雾水。特别是一些男同学更是云里雾里。那么采用视频的方式,特别播放相关的部分,并稍加分析一下来龙去脉,学生突然之间就有了恍然大悟之感,就可以省下许多无数次重复记忆的时间。

二、作文的思路开拓与素材积累

语文历来是“得作文者,得天下”。作文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在福建高考中分值70,而且在以后的高考改革中应该是有增无减的趋势。作文能力提升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高三到来之时,学生普遍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时却没有什么时间来阅读课外的知识,所以写作文时总是绞尽脑汁,东拼西凑。思维的凝固对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是很可怕的。那么怎样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环境,及时给他们们新鲜的资讯,更新知识库存,就显得尤为重要。

引导学生探讨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对社会的关注,才不会使他们的思想流于浅薄和惯式。让学生懂得生命价值的可贵,懂得尊重生命,我想这在某种意义上更重要。这个日益纷乱的社会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能不能有理性的判断,能不能公正客观地分析,而不被社会舆论裹挟、绑架,显得尤为重要。而今城管与商贩,医生与患者,政府土地征用与百姓利益等等的矛盾日益突出,屡屡出现严重的事件。关注相关的热点会让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更加真实、具体、深入。我们主要依据央视的新闻调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新闻视频,最大化地还原事情的来龙去脉,使学生有具体的事件把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想的表达、碰撞、辩论,有时甚至是针锋相对。常言道:真理越辩越明。用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在枯燥日复一日的复习中,打开眼界,而不是成为目光呆滞的书呆子。高三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整理一些资深评论员的评论,提供给学生,深化他们对这类新闻时事的看法。

在作文的教学上,应该有意识地提供给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不仅有利于思路的拓展,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判断,我们所强调的把德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就在无形中做到了。在高三的教与学如果能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也能很好地做到道德教育和性格教育的完善。

素材的积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充分发挥信息环境下的优势,可以整理出许多具有时效性的内容。关于“中国雨人”、“银川全城找耳蜗”、“于正抄袭琼瑶”、“网络谣言”等一系列的事件,这些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耳目一新,如若能恰当地运用于作文中,就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在年复一年的高三复习中,总有一些学科知识是共通和传承的。在学科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上,信息技术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每年的高三复习总结整理好上传到相关人员的博客或是学校的局域网中,那么下一届的教学就减少许多工作量。

信息环境下的高三教与学,应能与时代相结合,而不是掩埋在试卷堆里,做与世隔绝的人。教师与学生的视野、见识、心胸之于学校的发展尤为重要,而高三的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应该是那些在时代的浪潮下能够充分挖掘自己潜能的人。在现代信息环境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即使在高三紧张的环境氛围下,也应采用最好的方式,用最有效的方式开阔我们的视野,健全我们的心智,这样才会让我们的路越来越宽广。

(作者单位:晋江市季延中学)

猜你喜欢

教与学论语高三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高三·共鸣篇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我把高三写成诗
点点读《论语》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