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恐惧网络”就是“恐惧监督”

2014-10-29龙敏飞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5期
关键词:恐惧症麦克风贪腐

● 文/龙敏飞

“表哥”杨达才、“天价烟局长”周久耕等一大批贪腐官员,借着“网友曝”的东风,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涯。于是一些官员们似乎有了“网络恐惧症”,连正面新闻也拒绝。在一些官员看来,网络上,正面新闻也会被传播成负面新闻。这样的想法,其实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身正不怕影子歪,若是真的身家清白、根底干净,又何惧“网友曝”呢?

《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高达88%的网友认为官员“网络恐惧”是“好事,说明社会进步了”。但从根源看恐怕并非好事。官员有“网络恐惧症”,说明他们没有把握“网络麦克风”的能力,同时又无法经受网络监督的苛刻审视。

网络只是公众监督的一种形式罢了,“网络恐惧症”其实就是一种“监督恐惧症”。众所周知,官员要接受公众的批评与建议,要接受公众的监督,这是最起码的底线,也是最基本的义务。既然如此,作为官员,理应化被动为主动、化躲避监督为接受监督,可为何仍有官员有“网络恐惧症”呢?恐怕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缺乏必要的媒体素养,不知该如何应对;另一种则是尾巴不干净,害怕“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急需纠正的。一方面,我们官员的媒体素养与意识,的确亟待提高,毕竟,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那官员们理应充分利用好这个“麦克风”,信息的公开透明、良好的“官”“民”互动,都是可以为自己加分的;另一方面,当官员的媒体素养已经形成,却依然恐惧网络,则有必要调查一番——顺着“网络恐惧”的藤,看能不能摸到“贪腐事实”的瓜。不然,恐惧网络没有道理啊!

猜你喜欢

恐惧症麦克风贪腐
魏晋时期的清廉与贪腐
错失恐惧症
密集恐惧症
Binaural Rendering based on Linear Differential Microphone Array and Ambisonic Reproduction
基于数字麦克风的WIFI语音发射机
我有开学恐惧症
隐性贪腐不“隐”,仅是违法犯罪性质不“显”
贪腐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消除对策
麦克风
村官贪腐背后的权利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