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模块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4-10-28吴清秀

企业导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人才培养

摘 要:本文分析及论述现阶段高职专业模块式培养的现实意义及运用,首先分析模块式的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根据模块式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践行符合本校的专业课程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块式;工作过程

引言:随着我国快速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和对信息类人才的高素质需求,高职教育的专业培养方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有计算机专业方向在市场适应性和职业岗位针对性方面没有合理接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高职教育必须达到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同时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面向技能型岗位群培养人才,同时必须以技术应用为基础,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够适应岗位的技能需要,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1]。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过分强调基础课,要求宽厚的理论基础,这种培养模式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高职职业教育不应该是本科的压缩,如果这样就没有优势存在,从而失去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2]。探索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职院校当前及今后相长一段时间内任务之一,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模块化的教学,让学生选准自己的专业方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专业模块式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具有能力化、职业化的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工作岗位,从这个培养目标出发,要求各高职学校以技能培养为主旨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针对职业岗位以模块教学为基础进行模块式培养,理论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模块式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的方向一般根据本地区或行业的人才需要而设定,能在校企合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达到针对性的培养。方向的选择一般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综合情况自主选择,由于方向的选择都源于自愿,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教学效果也会有较大的提高。(2)模块式培养有利于优化教学管理。模块式培养最大限度的符合不同类型人才技能水平和能力要求,如果设计合理,能具有弹性的课程体系,结合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突破过去学年制的统一教学管理。(3)模块式培养有利于学校招生工作的开展和拓展新专业。现在高职类学校开始的专业较具体化,又面对现在高职招生严峻的局面,为了专业之间招生平衡,对某招生一个专业分配的名额有限,有的专业在招生指标分配时名额甚至不到30人,这样导致报考学生在报考时没办法确定自己在该专业中的录取机率。专业模块式招生是解决因生源不足和招生指标分配不均有效途径。另外,一个新的专业在开设初期社会的认可度有限,通过模块式培养,让该专业方向的学生在社会有一定的认可度后再进行独立招生,这也是许多高校在新专业试点时期的一贯做法。依托招牌专业招生,在人才培养阶段再进行模块式培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论,同时节约了办学成本。

模块式生产,在企业已经有成功的案例,近年大众已开始转向模块化生产。平台,例如PQ35,就限定了只能在A级车范围内演变,对研发来说还是不够灵活,而且如果想占领多个细分市场,就有必要开发出更细分的平台,这样又增加了成本。因此大众开始推广模块概念。在模块概念中,只定义了动力总成的布局,其他的参数和配置都可以灵活设计。目前大众主要应用了MQB横置发动机模块和MLB纵置发动机模块。比如已经量产的新一代奥迪A4、Q5,就是MLB模块下的产品,随后的新A6L、A8L都出自MLB模块,而模块和平台一样,也可以通用大量零部件,这样无论是生产还是用车的成本都能大幅降低。模块化可以更好的在这些车型中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中享受由于模块化设计、制造带来的成本降低的好处,毕竟汽车厂商并不是大众一家独大,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下,这些车型的价格确实存在较为明显的下降空间。同一代产品,通过差异化营销,大众很明显获得了成功。大众这种创新的“模块化”生产方式,说不定会有其他车企效仿,“模块化”生产也许在日后会成为一种趋势。

实施模块式进行人才培养具体要体现在模块化的专业课程设置上,就是将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模块化设置,可以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等几个模块。人才培养方面才能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就像大众生产的汽车一样,通过模块的课程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多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特点,符合社会的真实需求。

二、模块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的课程开发,也必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放思想,对就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可以分为网络系统集成方向、系统维护方向、网络安全方向、物联网应用方向。一个专业方向可以由几个课程模块组成,一个专业方向在整个培养过程的课程设置可以由三个核心课程模块组成。把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成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梯模块来进行,每个阶梯模块都是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训练,而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最后一个阶梯模块可以有4个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与之对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思想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三阶段的模块式人才培养的模式具体如下:

专业基础模块阶段。该阶段要实现基础知识了解及接触职业素养,同时要实现品行教育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并举,主要学习必备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专业核心模块阶段。该阶段是在基础模块后进行不同方向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该模塊是重要的专业教育阶段,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体现某方向的技能培养。

专业方向模块阶段。该阶段是技能专业方向的具体体现,有若干专业方向模块,学生从多个方向模块中选择其一,培养学生一种或两种以上专门技术和技能,教学上突出“技能培养”。下面就以“信息安全技术方向”为例详解该专业方向的培养及制定目标,专业课程的开发遵循“工作过程式”的体系构架,其课程体系开发如下:(1)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为主导,按照开发规范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根据工作任务过程的完整性、难易程度、相关性,按照逐步提高的学习难度。该课程体系结构符合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职业领域公共课平台,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拓展课程平合,专业(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基本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平台这3个平台来支撑学习领域课程。(2)工作过程式的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 以信息安全技术为主要支撑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中蕴涵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相关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广泛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人才需求情况,并进行分析得到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汇总表。步骤2:通过人才需求情况汇总表可以推导出两个方面的内容:典型工作任务和专业职业岗位对照表。步骤3: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同时确定支持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点与技能点。步骤4: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步骤5:把典型工作任务与工作岗位进行对照分析制定学习领域课程,一并推导出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结构。步骤6:为了让开发出来的课程体系结构更加合理,要不断与企业需求对照分析,进行反复调整修改,得到最终的课程体系结构。(3)职业领域转换学习领域课程分析。为了找出信息安全技术方向专业学生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典型工作任务,重点是进行核心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主要包括以下3个步骤:第一步,把多方收集到的调研材料进行汇总,分析职业岗位特征,然后以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提取初步的典型工作任务。第二步,确定典型性工作任务顺序。第三步,根据初定的典型工作任务顺序,由行业专家、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共同针对典型性工作任务顺序确定核心典型工作任务。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安全方向课程的开发流程图

在模块的选择上,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及特长自主的选择,积极性、主动性都充分发挥。并且,为了避免专业模块比较窄的不足,学生可以辅修其它模块的专业课程。因此,高职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模块式培养模式对高职教育的目标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只是人才培养工作内容的起步,接着要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依据社会需求遵循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开发,并在课堂中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比如理实一体的课程可以结合企业的5S现场管理来实施课堂教学,从而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总结: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学院必须对当前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格局做出实时调整,其中建立专业方向是解决办法之一,并且以行业的背景作为依托,必须根据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制订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而模块式的教学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模块式培养既兼顾了基础知识,又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同时也考虑到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因此,可以解决毕业生因专业定位不明确、技能不突出而缺乏就业竞争力这一矛盾。也希望这一培养模式能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 赵立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 2003.

[3] 吴清秀,欧军,白晓波. 基于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才智,2011(19):319-321.

[4] 任莉.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探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153-157.

[5] 李学锋. 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10-15.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人才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改革创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举措
基于工作过程MOOC的激励性原则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