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教育
2014-10-27彭缔源
彭缔源
摘 要: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Cultural tradition),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摩,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愿套用一下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这种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因而,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不会形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纵或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有时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作后盾。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响往,而互相激荡,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这样,日积月累,暑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
所以,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象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
二、当代大学生公德践履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相悖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的总体现状是积极规范、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现代公德意识和较为自觉的公德行为。他们是一个具有较高公德意识水准和较自觉公德行为的新生道德群体。但充斥于大学校园的公德行为失范现象也的确令人深思和忧虑。在公德践履上所表现出来的知行脱节或知行不对称现象是其主要特征,它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待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淡漠。个人卫生相当讲究,宿舍脏乱却无人打扫。个人信誉未引起足够重视,诚信方面依然不尽人意。如考试作弊问题, 2003年某市7所高校大学生诚信现状问卷调查表明,77.2%的被调查者认为不介意别人作弊。56.7%的被调查大学生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论文抄袭、剽窃已不再是个别现象了;少数学生借款贷款不偿还;毕业生推荐材料弄虚作假等现象。言谈举止方面,表现出语言不美、举止失范。对待公共财产方面,则是损害公物或据为己有,典型的表现是在书桌、椅子上刻划,用涂改液等在上面乱写乱画。对待环境和能源方面,表现为乱扔废物,节俭意识淡薄。在观察、走访的一些学校中,校园公共区域内特别是教学楼门口,扔弃的烟蒂和吐出的痰迹随处可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比较正确,对道德行为的把握比较积极,有比较正确的现代公德意识。但是当代大学生公德意识和公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现象,对于一些明显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大学生一方面表示“非常反感”、“坚决反对”,另一方面却不得不承认这种现象在他们身边“很普遍”或者“普遍”存在着。且其中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7%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加义务劳动,但又不能立足于日常生活。
三、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的德育养成
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思想家认为,社会乃一集合的整体,个体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社会成员“同为炎黄子孙”,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上主张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群体利益。因此,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时,继承和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科学的分析与取舍,让群体精神的民族文化营养注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并以此对青年进行教育,无疑会有助于消解个人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在品格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在“义利”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见到利益应该先想到是否符合道义,合乎道义的利才可以获取,这就是所谓“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甚至提出“以义制利”。剔除其在“义利”问题上忽视和抹杀个人应有的物质需求这一封建性糟粕,其重视道义、道德价值的一面,是应当肯定的,因此,重义轻利传统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可以作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素材,有助于大学生澄清对金钱的片面认识,树立正确价值观。
总而言之,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从大学继续,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德育的一个有力途径,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