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螺味美毒性巨大 食用10分钟变成植物人

2014-10-27

党建文汇·上 2014年8期
关键词:口唇藻类毒性

有些食物虽然美味,却是“餐桌杀手”。据媒体报道,前不久福建罗源58岁的陈依姆在食用6两麦螺后出现中毒症状,至今仍然躺在当地医院ICU病房内,处于昏迷状态,医生称其颅脑长时间缺氧,很可能成为植物人。

麦螺学名织纹螺,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虽然只有指甲盖大小,毒性威力却不容小觑。食用后5分钟,就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最长的潜伏期也仅仅4个小时。福建罗源的陈女士就是在食用织纹螺10分钟后便出现了上述症状,在送至医院半个小时后,进入昏迷状态,手脚皮肤开始发黑。

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是一种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织纹螺本身无毒,但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或者其他有毒物质如河豚毒素等而被毒化。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织纹螺体内毒性大增。

由于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因食用织纹螺而中毒死亡的事件,2012年7月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通知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

部分沿海地区有吃螺传统,禁令之下仍有商贩违规售卖,也有消费者存有侥幸心理。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卫生部提醒,广大群众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据人民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口唇藻类毒性
冰糖葫芦
动物体内有植物
地衣是一种植物吗
小心,蘑菇有毒
藻类迸发新能量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口唇特征的测量
毒性中药宜久煎
五色梅的古今论述
拍脸颊 护口腔
口唇性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