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猪瘟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2014-10-27魏观勤

湖北畜牧兽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混合感染猪瘟

魏观勤

摘要:猪瘟和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时,呈现出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的特点。在分析了一例混合感染病情后,提出了预防及治疗措施,对今后猪瘟和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可行性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诊治报告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8-0041-02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广与集约化养猪的开展,生猪产品交易频繁,但会由于缺乏有效的防疫措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猪瘟作为一种高接触性、高致病性传染病,通常会因为急性高热稽留而继发感染引起死亡;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会因胸膜炎放线杆菌引发胸膜炎症。两种疾病常混合感染而导致猪死亡率增加,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基本情况

2014年4月,古田县某猪场从外地购买了育肥猪82头,平均体重为37.5 kg,该养殖场主对新购进的猪未经隔离便集群圈养。在购进5 d后,猪群便陆续出现了异常发病情况,到6月18日,已经有接近30头猪出现了异常状况,大都表现为精神沉郁,消瘦,食欲减退,不爱运动,喜卧。养殖场主采取了头孢、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好转。后请笔者前去诊治。现将该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2 发病情况

在笔者赶到该养猪场时,已经发病34头,死亡11头,死亡率为13.4%。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猪场发病及死亡情况

3 临床症状

笔者发现该猪场由于购买的育肥猪较多,导致猪圈内过于拥挤,这也导致了疫情的传播。疑似患病的猪,大都皮红、高热、精神沉郁、无食欲,测量时发现体温升高,最高41.6 ℃,全身皮肤发绀,被毛粗乱,极度消瘦,步态不稳,多扎堆呈犬坐式呼吸,同时呼吸困难,口鼻中有泡沫状分泌物流出,眼结膜潮红,大多病猪最后都衰竭而死。

4 病理变化

为进一步确诊,笔者在经得猪场主同意后,随机抽取了3头病情严重的猪与3头死亡的猪进行剖检。在进行剖检后,发现病猪的全身淋巴结均肿大状,有些还呈现出血坏死的症状;肺部局部水肿并伴有出血,色泽不均,病情严重的猪还有肺叶坏死、病变而呈现大理石状,肺小叶的间质增宽,肺叶与胸膜相连。胸腔有积液,有黏液及泡沫状液体溢出,呈黄色,发出腐臭味。心包腔内有淡黄色积液,旁边纵膈肿大并伴随有出血的症状。胃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

5 诊断

在分析了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后,笔者发现其症状有别于猪流行性感冒、猪喘气病等疾病,初步诊断为猪瘟和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5.1 实验室检验

切除部分病猪脾脏,冷冻后将其做成切片,采用荧光抗体对其染色,并设立空白对照。结果发现,其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的亮绿色荧光,病原体呈阳性;对于空白对照的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无绿色荧光,病原体呈阴性,确诊为猪瘟病毒感染。

5.2 细菌学检验

采集肝、肺等部位的渗出液,制作了液体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进行镜检,在镜下观察到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球杆菌。另取渗出液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皿、鲜血琼脂培养皿和葡萄糖琼脂培养皿上,在37 ℃下培养了36 h,结果发现在普通琼脂培养皿上找不到目标菌落,在鲜血琼脂培养皿上存在少量的菌落,在葡萄糖琼脂培养皿长出大片灰白色的菌落。对其典型的菌落接种,观察到靠近葡萄球菌菌落处菌落生长缓慢;远离葡萄球菌菌落处菌落生长较快。对典型的菌落涂片镜检观察到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球杆菌。

5.3 药敏试验

针对猪场主的反映,笔者认为该菌应具有较高耐药性,为此,通过抗菌药敏纸片所做的抑菌实验,发现该菌对环丙沙星高敏、卡那霉素中敏、磺胺嘧啶不敏感,为此,可以对此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来进行治疗。

6 防治措施

6.1 环境消毒

保持猪舍的清洁与卫生,并对其定期打扫,合理安排猪圈的饲养密度,定时对猪群及猪场进行消毒,消毒圈舍和用具。具体可采取过硫酸氢钾酸盐,每天以1:200浓度对猪场进行消毒,以1:100浓度对猪群进行消毒。

6.2 疫情的处置

①对发病猪进行隔离,集中圈养在消毒后的隔离栏,并加强对病猪的观察,有针对性的采用药物治疗,并结合肌肉注射的方法注射高免血清。每天上午10:00对其进行注射,连续注射4 d;②环丙沙星、抗病毒因子。按0.3 mL/kg体重进行注射,每天16:00对其注射,连续注射4 d。而当其病情好转时,也不应盲目乐观的将其转回健康猪群,防止向外排出的毒素感染健康猪群。健康猪群也要采取防治措施,饲养时可额外服用恩诺沙星粉以及维生素C来增强猪群抵抗能力。

6.3 采用敏感药物治疗

由于目前市场上对抗生素的使用过多,对猪群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首先进行药敏试验,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据该猪场主反映,其曾使用过链霉素与青霉素等一般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未取得明显的效果,仍存在着较高的死亡率,这说明该猪群对该类抗生素已经存在着抗药性。笔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药敏药物治疗,最终取得了68.36%的治愈率。平时养猪场为减少抗药性,可采用轮流使用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来治疗,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也可采用结合使用氨苄青霉素、利巴韦林、地塞米松等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对于易受猪瘟病毒以及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猪群,先使用0.2%复合醛溶液对其生产环境进行消毒,再对猪群接种猪瘟弱毒疫苗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对已经感染的猪群接种已愈猪的动物血清与病毒蛋白干扰素(黄芪多糖),这对于缓解已经感染的病猪疫情也有着良好的效果。

7 小结与体会

目前,养殖场对猪瘟的防范还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积极对猪群进行猪瘟疫苗的接种,我国已经初步控制了强毒性与中毒性的猪瘟病毒,但低毒性的猪瘟病毒仍然会破坏猪群的免疫系统,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趁虚而入创造了机会。同时,由于猪群产生抗体水平的不同,导致其对猪瘟病毒的抵抗力也有着巨大的差异。为此,养殖户科学对猪群进行防疫,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一般来说,在第一次接种后的一个月后便应该再加强免疫一次,之后每半年免疫一次。并对每头猪更换注射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通常会导致猪群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由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寄生在猪的肺泡中,同时在肺泡上皮不断地增殖分化,而其溶血毒素、荚膜多糖等均会对肺泡造成损害,因而具有很高的致病性与死亡率,但由于该放线杆菌无交叉免疫性,这又使得疫苗免疫的实施变得极为困难。该病原体为好氧菌,所以对其培养病料以病变肺组织、纵膈淋巴结为宜;同时,应该加入血清进行4~6 d的培养观察。猪瘟和传染性胸膜肺炎均为强致病性的传染性疾病,将对整个猪圈的不同年龄段的猪群造成伤害,直接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针对猪瘟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不同致病特点,可分别采取敏感抗生素来防范与治疗,如采用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轮流使用,防止猪群产生抗药性。早期泰乐菌素注射液可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饲料中加强力霉素预混剂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摘要:猪瘟和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时,呈现出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的特点。在分析了一例混合感染病情后,提出了预防及治疗措施,对今后猪瘟和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可行性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诊治报告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8-0041-02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广与集约化养猪的开展,生猪产品交易频繁,但会由于缺乏有效的防疫措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猪瘟作为一种高接触性、高致病性传染病,通常会因为急性高热稽留而继发感染引起死亡;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会因胸膜炎放线杆菌引发胸膜炎症。两种疾病常混合感染而导致猪死亡率增加,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基本情况

2014年4月,古田县某猪场从外地购买了育肥猪82头,平均体重为37.5 kg,该养殖场主对新购进的猪未经隔离便集群圈养。在购进5 d后,猪群便陆续出现了异常发病情况,到6月18日,已经有接近30头猪出现了异常状况,大都表现为精神沉郁,消瘦,食欲减退,不爱运动,喜卧。养殖场主采取了头孢、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好转。后请笔者前去诊治。现将该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2 发病情况

在笔者赶到该养猪场时,已经发病34头,死亡11头,死亡率为13.4%。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猪场发病及死亡情况

3 临床症状

笔者发现该猪场由于购买的育肥猪较多,导致猪圈内过于拥挤,这也导致了疫情的传播。疑似患病的猪,大都皮红、高热、精神沉郁、无食欲,测量时发现体温升高,最高41.6 ℃,全身皮肤发绀,被毛粗乱,极度消瘦,步态不稳,多扎堆呈犬坐式呼吸,同时呼吸困难,口鼻中有泡沫状分泌物流出,眼结膜潮红,大多病猪最后都衰竭而死。

4 病理变化

为进一步确诊,笔者在经得猪场主同意后,随机抽取了3头病情严重的猪与3头死亡的猪进行剖检。在进行剖检后,发现病猪的全身淋巴结均肿大状,有些还呈现出血坏死的症状;肺部局部水肿并伴有出血,色泽不均,病情严重的猪还有肺叶坏死、病变而呈现大理石状,肺小叶的间质增宽,肺叶与胸膜相连。胸腔有积液,有黏液及泡沫状液体溢出,呈黄色,发出腐臭味。心包腔内有淡黄色积液,旁边纵膈肿大并伴随有出血的症状。胃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

5 诊断

在分析了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后,笔者发现其症状有别于猪流行性感冒、猪喘气病等疾病,初步诊断为猪瘟和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5.1 实验室检验

切除部分病猪脾脏,冷冻后将其做成切片,采用荧光抗体对其染色,并设立空白对照。结果发现,其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的亮绿色荧光,病原体呈阳性;对于空白对照的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无绿色荧光,病原体呈阴性,确诊为猪瘟病毒感染。

5.2 细菌学检验

采集肝、肺等部位的渗出液,制作了液体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进行镜检,在镜下观察到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球杆菌。另取渗出液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皿、鲜血琼脂培养皿和葡萄糖琼脂培养皿上,在37 ℃下培养了36 h,结果发现在普通琼脂培养皿上找不到目标菌落,在鲜血琼脂培养皿上存在少量的菌落,在葡萄糖琼脂培养皿长出大片灰白色的菌落。对其典型的菌落接种,观察到靠近葡萄球菌菌落处菌落生长缓慢;远离葡萄球菌菌落处菌落生长较快。对典型的菌落涂片镜检观察到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球杆菌。

5.3 药敏试验

针对猪场主的反映,笔者认为该菌应具有较高耐药性,为此,通过抗菌药敏纸片所做的抑菌实验,发现该菌对环丙沙星高敏、卡那霉素中敏、磺胺嘧啶不敏感,为此,可以对此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来进行治疗。

6 防治措施

6.1 环境消毒

保持猪舍的清洁与卫生,并对其定期打扫,合理安排猪圈的饲养密度,定时对猪群及猪场进行消毒,消毒圈舍和用具。具体可采取过硫酸氢钾酸盐,每天以1:200浓度对猪场进行消毒,以1:100浓度对猪群进行消毒。

6.2 疫情的处置

①对发病猪进行隔离,集中圈养在消毒后的隔离栏,并加强对病猪的观察,有针对性的采用药物治疗,并结合肌肉注射的方法注射高免血清。每天上午10:00对其进行注射,连续注射4 d;②环丙沙星、抗病毒因子。按0.3 mL/kg体重进行注射,每天16:00对其注射,连续注射4 d。而当其病情好转时,也不应盲目乐观的将其转回健康猪群,防止向外排出的毒素感染健康猪群。健康猪群也要采取防治措施,饲养时可额外服用恩诺沙星粉以及维生素C来增强猪群抵抗能力。

6.3 采用敏感药物治疗

由于目前市场上对抗生素的使用过多,对猪群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首先进行药敏试验,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据该猪场主反映,其曾使用过链霉素与青霉素等一般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未取得明显的效果,仍存在着较高的死亡率,这说明该猪群对该类抗生素已经存在着抗药性。笔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药敏药物治疗,最终取得了68.36%的治愈率。平时养猪场为减少抗药性,可采用轮流使用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来治疗,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也可采用结合使用氨苄青霉素、利巴韦林、地塞米松等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对于易受猪瘟病毒以及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猪群,先使用0.2%复合醛溶液对其生产环境进行消毒,再对猪群接种猪瘟弱毒疫苗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对已经感染的猪群接种已愈猪的动物血清与病毒蛋白干扰素(黄芪多糖),这对于缓解已经感染的病猪疫情也有着良好的效果。

7 小结与体会

目前,养殖场对猪瘟的防范还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积极对猪群进行猪瘟疫苗的接种,我国已经初步控制了强毒性与中毒性的猪瘟病毒,但低毒性的猪瘟病毒仍然会破坏猪群的免疫系统,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趁虚而入创造了机会。同时,由于猪群产生抗体水平的不同,导致其对猪瘟病毒的抵抗力也有着巨大的差异。为此,养殖户科学对猪群进行防疫,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一般来说,在第一次接种后的一个月后便应该再加强免疫一次,之后每半年免疫一次。并对每头猪更换注射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通常会导致猪群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由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寄生在猪的肺泡中,同时在肺泡上皮不断地增殖分化,而其溶血毒素、荚膜多糖等均会对肺泡造成损害,因而具有很高的致病性与死亡率,但由于该放线杆菌无交叉免疫性,这又使得疫苗免疫的实施变得极为困难。该病原体为好氧菌,所以对其培养病料以病变肺组织、纵膈淋巴结为宜;同时,应该加入血清进行4~6 d的培养观察。猪瘟和传染性胸膜肺炎均为强致病性的传染性疾病,将对整个猪圈的不同年龄段的猪群造成伤害,直接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针对猪瘟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不同致病特点,可分别采取敏感抗生素来防范与治疗,如采用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轮流使用,防止猪群产生抗药性。早期泰乐菌素注射液可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饲料中加强力霉素预混剂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摘要:猪瘟和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时,呈现出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的特点。在分析了一例混合感染病情后,提出了预防及治疗措施,对今后猪瘟和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可行性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诊治报告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8-0041-02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广与集约化养猪的开展,生猪产品交易频繁,但会由于缺乏有效的防疫措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猪瘟作为一种高接触性、高致病性传染病,通常会因为急性高热稽留而继发感染引起死亡;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会因胸膜炎放线杆菌引发胸膜炎症。两种疾病常混合感染而导致猪死亡率增加,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基本情况

2014年4月,古田县某猪场从外地购买了育肥猪82头,平均体重为37.5 kg,该养殖场主对新购进的猪未经隔离便集群圈养。在购进5 d后,猪群便陆续出现了异常发病情况,到6月18日,已经有接近30头猪出现了异常状况,大都表现为精神沉郁,消瘦,食欲减退,不爱运动,喜卧。养殖场主采取了头孢、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好转。后请笔者前去诊治。现将该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2 发病情况

在笔者赶到该养猪场时,已经发病34头,死亡11头,死亡率为13.4%。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猪场发病及死亡情况

3 临床症状

笔者发现该猪场由于购买的育肥猪较多,导致猪圈内过于拥挤,这也导致了疫情的传播。疑似患病的猪,大都皮红、高热、精神沉郁、无食欲,测量时发现体温升高,最高41.6 ℃,全身皮肤发绀,被毛粗乱,极度消瘦,步态不稳,多扎堆呈犬坐式呼吸,同时呼吸困难,口鼻中有泡沫状分泌物流出,眼结膜潮红,大多病猪最后都衰竭而死。

4 病理变化

为进一步确诊,笔者在经得猪场主同意后,随机抽取了3头病情严重的猪与3头死亡的猪进行剖检。在进行剖检后,发现病猪的全身淋巴结均肿大状,有些还呈现出血坏死的症状;肺部局部水肿并伴有出血,色泽不均,病情严重的猪还有肺叶坏死、病变而呈现大理石状,肺小叶的间质增宽,肺叶与胸膜相连。胸腔有积液,有黏液及泡沫状液体溢出,呈黄色,发出腐臭味。心包腔内有淡黄色积液,旁边纵膈肿大并伴随有出血的症状。胃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

5 诊断

在分析了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后,笔者发现其症状有别于猪流行性感冒、猪喘气病等疾病,初步诊断为猪瘟和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5.1 实验室检验

切除部分病猪脾脏,冷冻后将其做成切片,采用荧光抗体对其染色,并设立空白对照。结果发现,其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的亮绿色荧光,病原体呈阳性;对于空白对照的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无绿色荧光,病原体呈阴性,确诊为猪瘟病毒感染。

5.2 细菌学检验

采集肝、肺等部位的渗出液,制作了液体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进行镜检,在镜下观察到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球杆菌。另取渗出液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皿、鲜血琼脂培养皿和葡萄糖琼脂培养皿上,在37 ℃下培养了36 h,结果发现在普通琼脂培养皿上找不到目标菌落,在鲜血琼脂培养皿上存在少量的菌落,在葡萄糖琼脂培养皿长出大片灰白色的菌落。对其典型的菌落接种,观察到靠近葡萄球菌菌落处菌落生长缓慢;远离葡萄球菌菌落处菌落生长较快。对典型的菌落涂片镜检观察到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球杆菌。

5.3 药敏试验

针对猪场主的反映,笔者认为该菌应具有较高耐药性,为此,通过抗菌药敏纸片所做的抑菌实验,发现该菌对环丙沙星高敏、卡那霉素中敏、磺胺嘧啶不敏感,为此,可以对此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来进行治疗。

6 防治措施

6.1 环境消毒

保持猪舍的清洁与卫生,并对其定期打扫,合理安排猪圈的饲养密度,定时对猪群及猪场进行消毒,消毒圈舍和用具。具体可采取过硫酸氢钾酸盐,每天以1:200浓度对猪场进行消毒,以1:100浓度对猪群进行消毒。

6.2 疫情的处置

①对发病猪进行隔离,集中圈养在消毒后的隔离栏,并加强对病猪的观察,有针对性的采用药物治疗,并结合肌肉注射的方法注射高免血清。每天上午10:00对其进行注射,连续注射4 d;②环丙沙星、抗病毒因子。按0.3 mL/kg体重进行注射,每天16:00对其注射,连续注射4 d。而当其病情好转时,也不应盲目乐观的将其转回健康猪群,防止向外排出的毒素感染健康猪群。健康猪群也要采取防治措施,饲养时可额外服用恩诺沙星粉以及维生素C来增强猪群抵抗能力。

6.3 采用敏感药物治疗

由于目前市场上对抗生素的使用过多,对猪群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首先进行药敏试验,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据该猪场主反映,其曾使用过链霉素与青霉素等一般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未取得明显的效果,仍存在着较高的死亡率,这说明该猪群对该类抗生素已经存在着抗药性。笔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药敏药物治疗,最终取得了68.36%的治愈率。平时养猪场为减少抗药性,可采用轮流使用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来治疗,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也可采用结合使用氨苄青霉素、利巴韦林、地塞米松等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对于易受猪瘟病毒以及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猪群,先使用0.2%复合醛溶液对其生产环境进行消毒,再对猪群接种猪瘟弱毒疫苗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对已经感染的猪群接种已愈猪的动物血清与病毒蛋白干扰素(黄芪多糖),这对于缓解已经感染的病猪疫情也有着良好的效果。

7 小结与体会

目前,养殖场对猪瘟的防范还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积极对猪群进行猪瘟疫苗的接种,我国已经初步控制了强毒性与中毒性的猪瘟病毒,但低毒性的猪瘟病毒仍然会破坏猪群的免疫系统,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趁虚而入创造了机会。同时,由于猪群产生抗体水平的不同,导致其对猪瘟病毒的抵抗力也有着巨大的差异。为此,养殖户科学对猪群进行防疫,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一般来说,在第一次接种后的一个月后便应该再加强免疫一次,之后每半年免疫一次。并对每头猪更换注射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通常会导致猪群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由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寄生在猪的肺泡中,同时在肺泡上皮不断地增殖分化,而其溶血毒素、荚膜多糖等均会对肺泡造成损害,因而具有很高的致病性与死亡率,但由于该放线杆菌无交叉免疫性,这又使得疫苗免疫的实施变得极为困难。该病原体为好氧菌,所以对其培养病料以病变肺组织、纵膈淋巴结为宜;同时,应该加入血清进行4~6 d的培养观察。猪瘟和传染性胸膜肺炎均为强致病性的传染性疾病,将对整个猪圈的不同年龄段的猪群造成伤害,直接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针对猪瘟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不同致病特点,可分别采取敏感抗生素来防范与治疗,如采用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轮流使用,防止猪群产生抗药性。早期泰乐菌素注射液可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饲料中加强力霉素预混剂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猜你喜欢

混合感染猪瘟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非洲猪瘟流窜全球百余年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猪瘟疫苗的“前世今生”
猪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
猪蓝耳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一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与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多国发生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