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什么就教什么”

2014-10-27徐颖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伊索牧童寓言

徐颖

【设计理念】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后人解释为“寄寓之言”。寓言常常借简短生动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被称为“穿着外衣的真理”。针对寓言的文体特征,本课设计从语文的角度,采用想象、表演、品悟、复述、创编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进入寓言情境,感受寓言的言意特色,玩味寓言的言语方式,学习寓言的个性表达。如此依体而教,“是什么就教什么”,寓言教学才更有个性,更有语文味。

【教学流程】

一、唤醒记忆导入

1.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谁讲给你听的?你知道他为什么给你讲这个故事吗?

2.这也是作者伊索写这个故事的目的。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伊索和他的著作《伊索寓言》?

3.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三个故事,分别是——《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通过耳熟能详的故事《狼来了》唤醒学生的记忆,强化认识寓言是一种故事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激发学生阅读《伊索寓言》的兴趣。)

二、多样方式品读

1.展开想象读故事—— 《牧童和狼》。

(1)《狼来了》其实就是—— 《牧童和狼》。(出示:“狼来了!狼来了!”)故事里,牧童最后悲惨的结局其实与他的叫唤有关。他前后叫了几次?每次叫唤时,他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相同吗?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①交流:前面几次叫唤时,他心里会怎么想?

②最后一次喊叫呢?你能想象当时的情形吗?他的表情、他的叫喊声。

③小结:想象让简短的寓言故事更丰满具体,更生动形象!

(2)可现在他再撕心裂肺地喊叫,在人们听来都与前面几次是一样的。那是因为——(出示寓意: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生齐读)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常会有一些空白,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空间。本段教学,紧扣牧童前后几处叫唤浓墨重彩,想象当时的情形,体会特定情境中特定人物的情感色彩、心理感受,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寓言情境,触“言”感“意”,“意”由“境”生。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了寓言鲜明的形象性。学生越是具体而完整地感受故事形象,就越能深刻领会寓意。)

2.变换角度读故事—— 《狐狸和葡萄》。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这个故事。

(2)出示:(狐狸)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①请用刚才的“想象法”丰富这个故事的情景。

②狐狸够葡萄是不是就这几种方法?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想尽办法”去想象和感受狐狸为吃到葡萄而费尽心思)

③在讲述故事时狐狸用的这么多方法是不是都要讲出来、讲具体呢?(引导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最大特点——短小而精练)

(3)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都失败了,狐狸感到“无望”,“无望”就是——绝望,感觉没有了希望,所以他只好转身离开,边走边回过头来说——(出示:“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① 这句话狐狸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用怎样的语气说的?你也这样说说。

② 指导朗读:加上语气词“哼”,读起来会更有嫉妒时酸溜溜的感觉。(学生练读,指名读)

③ 言由心生,这句话让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狐狸?现在你又会对它说些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语气词“哼”走入狐狸的内心,品味出它的酸葡萄心理)

④ 所以,作者这样说——(出示寓意: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你读懂了吗?(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4)小结:换角度去读寓言故事,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

(设计意图:不同的人读同样的寓言,会有不同的认识。本段教学,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所描绘的形象和表达的故事寓意后并没有止步,教师继续引领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和品味。如此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注重多向思维训练,启发个性表达、独特见解,能使学生在模仿概括新寓意中创造、积淀言语智慧,其效果远远胜过学一则寓言只明白一个寓意的教学,学生会越学越聪明。)

3.借助表演读故事—— 《蝉和狐狸》。

(1)这个故事中也有狐狸,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2)故事里的狐狸是怎么夸蝉的?先轻声读读它的夸赞,再想象它当时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待会表演出来。

①学生表演练习。

②师生共评:狐狸当时是这样夸的吗?眼神是这样的吗?表情、声音、动作呢?(引导学生用崇拜的眼神、满脸堆笑的表情、甜甜的甚至发腻的声音、前倾谄媚的举动来表演狐狸)

③小结:表演,能使寓言故事“活”起来。

(3)蝉有什么反应,上当了吗?读读书上的描写。(出示: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①理解“有诈”。

②当狐狸看到有东西从树上落下时,它会怎么想?

③当它扑过去,发现只是一片树叶时,它又变成了什么样儿?用四字词语形容一下它的样子。

(4)出示:“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①这时蝉说话了,它当时和狐狸是怎么说的?读读想想,在它的话语前加上恰当的提示语,然后再读读,读出蝉的语气。

②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蝉?它为什么没有像《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那样上当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蝉的智慧)

③所以故事最后写道——(出示寓意: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④从蝉身上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你还想说什么?请用句式“一个聪明的人,总能……”说说你的感悟。(引导学生对比被骗的乌鸦进行思考和总结)

⑤这又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你从它身上又获得什么启示?也用一句话精练地总结一下。

(5)一则寓言能让我们悟出这么多独特的感受,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正如《伊索寓言》的译者所说——(出示:《伊索寓言》之所以能有如此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使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每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的同时,能获得不同的启发和智慧。生齐读)

(设计意图:表演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游戏式学习方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语文学习方式,适合寓言故事的教学。用生动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再现故事,能使学生内化文本语言,与人物情感产生共鸣,对寓意自然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悟。借助表演,还可启发学生抓住文本的矛盾处、微妙处、关键处,察言会意、涵泳品味、明意赏言,从而收获不同的启示。)

三、复述寓言故事

1. 《伊索寓言》真有意思,请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则寓言绘声绘色地复述出来,复述时要注意故事中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等。

2. 学生复述,师生评议。

3. 读了这三则寓言故事,你觉得《伊索寓言》有哪些特点呢?

4.交流、总结特点:故事短小精悍、生动有趣;主人公大多是动物,但讲述的是人类的故事;结尾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揭示寓意。

5. 作业:把寓言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父母听。

(设计意图:复述,是寓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这主要是由寓言这种文体故事性强、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的特点所决定的。复述,能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寓言的文体特点,了解寓言的表达特色,感悟寓言的深刻内涵。如此教学,得言、得意、得法,使课文这个学习例子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226100)

猜你喜欢

伊索牧童寓言
时装寓言
牧童学画
书童垅上行
蚂蚁和麦粒
老鼠开会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牧童与老牛
伊索和旅行者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