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材剖析(鲁教版)

2014-10-27曹元

地理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石灰岩喀斯特圈层

曹元

一、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三节,是在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桂林山水成因的剖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感知。从知识层面说,也是对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流水侵蚀作用”的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流水溶蚀是流水侵蚀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对喀斯特地貌及其成因虽未作出显性要求,但作为一种地理素养和高考高频考点,有必要进行系统了解。本节教材的编写,旨在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强调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从另一个维度解读课标——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之所以选择喀斯特地貌为案例,是因为该地貌的形成机制完全涉及自然环境的四大圈层。教材按照从基本原理到典型案例的思路,主要介绍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及其成因两部分内容。

“认识喀斯特地貌”。由四段正文和一个知识窗组成,主要介绍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喀斯特地貌发育条件和喀斯特地貌的分类。第一段介绍地理术语“喀斯特”。喀斯特(Karst)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字,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因近代岩溶地貌的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第二段介绍喀斯特作用的本质(见表1),其化学过程涉及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CO2+H2O=Ca(HCO3)2 ,体现含有CO2的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过程,难溶的CaCO3生成易溶于水的Ca(HCO3)2。第二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Ca(HCO3)2 =CaCO3↓+CO2↑+H2O,体现溶解在水中的Ca(HCO3)2 受热分解,生成难溶的CaCO3 沉淀过程,CaCO3不断积累,形成CaCO3堆积体。溶洞中悬挂于洞顶的锥状堆积体叫石钟乳,由地面向上发展的竹笋状、锥状CaCO3堆积体叫石笋,石钟乳向下发展,石笋向上发展,如果最终上下相连成为一体,则被形象地称为石柱。第三段进一步归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其它三个条件: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岩石透水性的好差主要取决于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无机酸和生物作用产生的有机酸数量以及水的流动速度决定了水对石灰岩溶蚀程度的强弱。第四段用文字结合图3-3-2“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介绍喀斯特地貌地上形态和地下形态。从图3-3-2可以看出,当石灰岩地块被抬升至一定高度以后,喀斯特地貌发育便逐步深入,发育过程总体可分为A、B、C三个阶段,其中C阶段,喀斯特地貌发育达到典型期和成熟期。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由四段正文和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组成。第一段教材认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极其典型不是偶然的,而是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的,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桂林地区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桂林地区岩石的可溶性强、透水性好、水的溶蚀力强、流动性好。第二段结合桂林古地理环境和地壳运动,说明石灰岩广布的原因。三、四两段分析桂林的气候、地形、水文和生物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创造的有利条件。桂林山水的形成是自然要素相互影响和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见表2和图1)。

本节教材知识网络如图2所示。

三、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其中的插图为本节内容锦上添花,尤其是开篇的漓江风光、象鼻山等实地拍摄的景观图片,让去过桂林的学生倍感亲切,让没去过的学生心驰神往,深切感受到地理的生活性和应用性。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相关图表,巧妙设问和引导,按图索骥,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和应用详见表3。

四、活动建议

教材结尾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1属于知识巩固类,要求学生说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需要哪些基本条件以及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较为典型的成因。活动2属于知识拓展类,引导学生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思考。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让学生分析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可先让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再点评补充。笔者认为对喀斯特地貌的评价要一分为二。有利方面: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有着丰富的石灰岩矿产,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地下溶洞埋藏的古生物化石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等。不利方面: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地表崎岖不平、岩层保水性能差、地表水难以保存,即使降水丰富,缺水仍较严重;此外,地下溶洞多,地质条件不够稳定,给大型工程的建设增加了技术难度和安全隐患。其实这个开放性的活动题也是对本节内容的升华,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深受圈层相互作用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仅表现为各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体现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联系上。把四大圈层间的相互作用提升到人地关系的高度,充分体现高中地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一、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三节,是在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桂林山水成因的剖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感知。从知识层面说,也是对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流水侵蚀作用”的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流水溶蚀是流水侵蚀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对喀斯特地貌及其成因虽未作出显性要求,但作为一种地理素养和高考高频考点,有必要进行系统了解。本节教材的编写,旨在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强调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从另一个维度解读课标——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之所以选择喀斯特地貌为案例,是因为该地貌的形成机制完全涉及自然环境的四大圈层。教材按照从基本原理到典型案例的思路,主要介绍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及其成因两部分内容。

“认识喀斯特地貌”。由四段正文和一个知识窗组成,主要介绍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喀斯特地貌发育条件和喀斯特地貌的分类。第一段介绍地理术语“喀斯特”。喀斯特(Karst)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字,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因近代岩溶地貌的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第二段介绍喀斯特作用的本质(见表1),其化学过程涉及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CO2+H2O=Ca(HCO3)2 ,体现含有CO2的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过程,难溶的CaCO3生成易溶于水的Ca(HCO3)2。第二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Ca(HCO3)2 =CaCO3↓+CO2↑+H2O,体现溶解在水中的Ca(HCO3)2 受热分解,生成难溶的CaCO3 沉淀过程,CaCO3不断积累,形成CaCO3堆积体。溶洞中悬挂于洞顶的锥状堆积体叫石钟乳,由地面向上发展的竹笋状、锥状CaCO3堆积体叫石笋,石钟乳向下发展,石笋向上发展,如果最终上下相连成为一体,则被形象地称为石柱。第三段进一步归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其它三个条件: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岩石透水性的好差主要取决于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无机酸和生物作用产生的有机酸数量以及水的流动速度决定了水对石灰岩溶蚀程度的强弱。第四段用文字结合图3-3-2“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介绍喀斯特地貌地上形态和地下形态。从图3-3-2可以看出,当石灰岩地块被抬升至一定高度以后,喀斯特地貌发育便逐步深入,发育过程总体可分为A、B、C三个阶段,其中C阶段,喀斯特地貌发育达到典型期和成熟期。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由四段正文和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组成。第一段教材认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极其典型不是偶然的,而是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的,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桂林地区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桂林地区岩石的可溶性强、透水性好、水的溶蚀力强、流动性好。第二段结合桂林古地理环境和地壳运动,说明石灰岩广布的原因。三、四两段分析桂林的气候、地形、水文和生物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创造的有利条件。桂林山水的形成是自然要素相互影响和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见表2和图1)。

本节教材知识网络如图2所示。

三、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其中的插图为本节内容锦上添花,尤其是开篇的漓江风光、象鼻山等实地拍摄的景观图片,让去过桂林的学生倍感亲切,让没去过的学生心驰神往,深切感受到地理的生活性和应用性。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相关图表,巧妙设问和引导,按图索骥,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和应用详见表3。

四、活动建议

教材结尾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1属于知识巩固类,要求学生说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需要哪些基本条件以及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较为典型的成因。活动2属于知识拓展类,引导学生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思考。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让学生分析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可先让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再点评补充。笔者认为对喀斯特地貌的评价要一分为二。有利方面: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有着丰富的石灰岩矿产,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地下溶洞埋藏的古生物化石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等。不利方面: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地表崎岖不平、岩层保水性能差、地表水难以保存,即使降水丰富,缺水仍较严重;此外,地下溶洞多,地质条件不够稳定,给大型工程的建设增加了技术难度和安全隐患。其实这个开放性的活动题也是对本节内容的升华,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深受圈层相互作用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仅表现为各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体现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联系上。把四大圈层间的相互作用提升到人地关系的高度,充分体现高中地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一、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三节,是在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桂林山水成因的剖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感知。从知识层面说,也是对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流水侵蚀作用”的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流水溶蚀是流水侵蚀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对喀斯特地貌及其成因虽未作出显性要求,但作为一种地理素养和高考高频考点,有必要进行系统了解。本节教材的编写,旨在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强调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从另一个维度解读课标——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之所以选择喀斯特地貌为案例,是因为该地貌的形成机制完全涉及自然环境的四大圈层。教材按照从基本原理到典型案例的思路,主要介绍喀斯特地貌、桂林山水及其成因两部分内容。

“认识喀斯特地貌”。由四段正文和一个知识窗组成,主要介绍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喀斯特地貌发育条件和喀斯特地貌的分类。第一段介绍地理术语“喀斯特”。喀斯特(Karst)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字,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因近代岩溶地貌的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第二段介绍喀斯特作用的本质(见表1),其化学过程涉及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CO2+H2O=Ca(HCO3)2 ,体现含有CO2的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过程,难溶的CaCO3生成易溶于水的Ca(HCO3)2。第二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Ca(HCO3)2 =CaCO3↓+CO2↑+H2O,体现溶解在水中的Ca(HCO3)2 受热分解,生成难溶的CaCO3 沉淀过程,CaCO3不断积累,形成CaCO3堆积体。溶洞中悬挂于洞顶的锥状堆积体叫石钟乳,由地面向上发展的竹笋状、锥状CaCO3堆积体叫石笋,石钟乳向下发展,石笋向上发展,如果最终上下相连成为一体,则被形象地称为石柱。第三段进一步归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其它三个条件: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岩石透水性的好差主要取决于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无机酸和生物作用产生的有机酸数量以及水的流动速度决定了水对石灰岩溶蚀程度的强弱。第四段用文字结合图3-3-2“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介绍喀斯特地貌地上形态和地下形态。从图3-3-2可以看出,当石灰岩地块被抬升至一定高度以后,喀斯特地貌发育便逐步深入,发育过程总体可分为A、B、C三个阶段,其中C阶段,喀斯特地貌发育达到典型期和成熟期。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由四段正文和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组成。第一段教材认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极其典型不是偶然的,而是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的,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桂林地区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桂林地区岩石的可溶性强、透水性好、水的溶蚀力强、流动性好。第二段结合桂林古地理环境和地壳运动,说明石灰岩广布的原因。三、四两段分析桂林的气候、地形、水文和生物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创造的有利条件。桂林山水的形成是自然要素相互影响和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见表2和图1)。

本节教材知识网络如图2所示。

三、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其中的插图为本节内容锦上添花,尤其是开篇的漓江风光、象鼻山等实地拍摄的景观图片,让去过桂林的学生倍感亲切,让没去过的学生心驰神往,深切感受到地理的生活性和应用性。教师若能充分利用相关图表,巧妙设问和引导,按图索骥,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和应用详见表3。

四、活动建议

教材结尾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1属于知识巩固类,要求学生说出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需要哪些基本条件以及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较为典型的成因。活动2属于知识拓展类,引导学生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思考。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让学生分析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可先让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再点评补充。笔者认为对喀斯特地貌的评价要一分为二。有利方面: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有着丰富的石灰岩矿产,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地下溶洞埋藏的古生物化石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等。不利方面: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地表崎岖不平、岩层保水性能差、地表水难以保存,即使降水丰富,缺水仍较严重;此外,地下溶洞多,地质条件不够稳定,给大型工程的建设增加了技术难度和安全隐患。其实这个开放性的活动题也是对本节内容的升华,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深受圈层相互作用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仅表现为各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体现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联系上。把四大圈层间的相互作用提升到人地关系的高度,充分体现高中地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猜你喜欢

石灰岩喀斯特圈层
漫画哲理
新媒体时代圈层文化现象研究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南方喀斯特”
网络圈层如何赋能青年
“后浪”叠起,媒体如何引导圈层文化
石灰岩
温度对常见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广西石灰岩集料特性调研
穿越喀斯特
封育阔叶林土壤的微生物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