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性是高职教育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标识”

2014-10-27熊惠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产学研经济社会区域

熊惠平

主动性“标识”的基本内涵和层次关系

高职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型教育。“主动性”作为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标识”,其基本内涵有两个层面:一是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服务主动性,此为第一层“标识”;二是指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主动性,此为第二层“标识”。如果把已经建造完成的房子比作刚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毕业生,作为产品意义上的“成品”,是否能卖个好价钱或者说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市场的需求,直接关系到商家或者说培养单位的切身利益,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似乎成为唯一的选择。因而,人才培养规格只有主动适应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并主动迎合产学研合作潮流,才能从根本上增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价值目标。

第一层“标识”的主动性是根本的和基础的主动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服务主动性之所以是一种根本的主动性和基础的主动性,就在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本身所具有的根本性和基础性“特质”。高职院校如果没有培养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足够的、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人才,所谓“主动服务”就失去了根基。

就业服务主动性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服务主动性的具体表现和外在形式,即将这种基础性服务主动通过市场这个“晴雨表”动态地显现出来。在此,高职教育就业服务作为一种显性服务,它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有效性的实际检验,又是高职教育基础性服务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接口”。鉴于基础性服务和显性服务这两种服务既一脉相承又相互促进的特性,高职院校要努力建设基础性主动服务机制和显性主动服务机制及其联动机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动服务机制;而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动服务机制,这正是第一层“标识”主动性建设的主旨和中心任务。

第二层“标识”的主动性是承接性、拓展性、提升性以至引领性的主动性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主动性之所以是一种承接性、拓展性、提升性以至引领性的主动性,就在于高职院校与地方各利益相关方相联系的“切口”和“通道”就是产学研合作,并通过这个“切口”和“通道”实现其作为大学的应有功能。显然,“实现”本身就内含了“承接”、“拓展”、“提升”以至“引领”。“应有功能”在此主要指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传统三功能,至于文化传承与引领新功能,由于篇幅、高职教育文化影响力等原因暂不作讨论。“承接性”主动性表明“标识二”继起于“标识一”;“拓展性、提升性以至引领性”主动性则是“标识二”对“标识一”的扩升,是主要通过科研式和社会服务式及其“联合”行动的扩升。

因而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主动性就成为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主动性的实质表现,即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主动性实质上是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主动性。同样,高职院校也要努力建设科研主动服务机制和社会服务主动性机制及其联动机制——高职院校产学研主动服务机制;而构建高职院校产学研主动服务机制,这也正是第二层“标识”主动性建设的主旨和中心任务。

高职院校通过产学研合作活动主动服务于地方,目前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高职院校的“区域”(社会)服务能力问题。高职院校多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积极性,但能力还未被完全认可。这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科研能力。二是高职院校的“县域”(社会)服务能力问题。从“区域”到“县域”,这是高职教育以“地域空间换取发展空间”为发展取向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展现其长于应用型科研这种优势科研能力的契机。在“新四化”建设和县域“新四化”(县域工业化、县域信息化、县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指向下,高职院校要以产学研合作的具体实现形式——“县校合作”为基本方式,以“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为基本路径,以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为代表的办学机制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内涵建设与‘下移拓展并举”发展新战略,以此“以创新质量换取可持续发展空间”。

在此特别指出,在我国总部经济发展、“总部—生产制造基地”模式或“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布局建设、“总部—基地”模式运行总框架构建已总体进入大力推进或实质性推进的情势下,高职院校以其颇具特色的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进驻”县域(为分享两区域各自的优质或优势资源,与通常设于发达或中心区域的企业总部相对应,生产制造基地等产业基地多设于县域),是其推进县域异地办学的管理模式创新,也是使第二层“标识”“落地”的重要创新举措。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动服务机制的构建

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主动服务提供“纵横并进”结构支撑

由于结构性培养已成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这一基础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高职教育要纵横并进地主动提供结构支撑。

纵向支撑,从人才梯度分布和高职教育在形成这一梯度分布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与优化需要高中低相匹配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或高技能人才位居这个金字塔的中部或中下部,占据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总量的相当一部分。这种人才分布结构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总体上仍是一个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或高技能人才(两种说法本质上一致,前者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多因其更具“前沿性”和“高端性”)相对短缺的国家。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或相对应的这种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其高端部分,鉴于其定位和现有实力,高职教育至少目前无力也无法(无相应政策通道)提供支撑;当然其低端部分,高职教育又是无需提供主要支撑的。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服务不仅要“主动”,而且要在定位清晰、方向明确、对应关系明了、结构布局优化中“主动”。

横向支撑,从高职教育以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的自身建设角度来看,其具体落实于专业(群)建设以及由此引发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三大建设”要主动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关键是主动瞄准的针对性和动态性。针对性是指主动瞄准的实际性,动态性是指主动瞄准的及时性和前瞻性。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仍较明显,这里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为例说明。有的区域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基本或已经完成,即将或正在向现代产业集群或服务型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这些特色产业集群构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载体,正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必然会导致产业价值链的变化,从而带来人才需求链的变化。如先进制造业发展会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链以及产品上下游的关联人才链;产业集群发展会形成对某几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涨或相对萎缩。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会引发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从而带来“三大建设”的新变化:高职教育专业群对应的正是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它揭示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群群”链式对应关系。高职院校只有积极主动调研、掌握这种新变化,才能通过“三大建设”抓手,形成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质性成效,为这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横向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有的区域正在进行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甚至传统产业结构还将维系相当长时期。这对“三大建设”同样是一种要求——一种坚守阵地而勿盲目攀比的要求、一种不要一味追求“高、新、尖”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要求”的要求更高:唯有以“三大建设”特色成效而服务于这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提供横向人才支撑。因为高职院校要在主动瞄准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核心需求上凸显并保持特色,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要求。

以动态调适提高就业主动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标示着高职教育就业主动服务能力。就业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效性的重要尺度,是以其培养的人才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标尺。就业率看似一个具体指标而实为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主动服务能力的显性反映,也是高职教育社会声誉的直观表示。高职院校要通过有就业质量保障的高就业率来主动提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而提升其社会地位。显然,高职教育就业服务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我们在透视高职生就业难的问题时,总是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可以破解就业难的突破口,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使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就业岗位的要求,就业质量才能有保障,就业率成为一个外显的重要解释机制。

为此,要特别防止片面追求高初次就业率而忽视对学生就业持续性能力培养的做法。初次就业率不是最终就业率,不应成为评价高校就业状况和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目前高职院校的初次就业率总体要高于普通高校,进而有了“上高职就业容易”或“高职学生好用”的总体印象;但若基于就业后评价机制的反馈式考察,又会有“高职学生后劲不足”的另一印象。

不妨作中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的跨度比较。高职毕业生与以技能熟练见长的中职毕业生相比,在专业视野、研发能力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这是中职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在企业能够胜任不同职业岗位的根本原因(王寿斌:《高职学生“冲劲”不足引发的思考》,辽宁教育2012年14期);较之本科毕业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匹配能力较高,短时间内尚有一定的创新,因而受到企业的欢迎;然而若干年后,大多数高职毕业生会趋于平淡——在技能上“熟”不过中职毕业生,而在持续性和创造力方面又逊于本科毕业生。

高职毕业生职业成长的这种缺憾(也容易成为企业最不满意之处)折射出的问题是,高职院校不仅要在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上下工夫,而且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当然,关于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问题孰轻孰重是有分歧的,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高职院校要增强就业服务的主动性,毕业生的即期能力和持续能力都是考量的重要因素,其关键在于取得两个能力之间的动态平衡。

“以岗位型就业教育为主,创业型就业教育为辅”就是坚持和完善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岗位型就业模式是指瞄准既有工作岗位的就业模式,是一种“单轨模式”,也是一种传统型就业模式;创业型就业模式是指以创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的就业模式,是一种创新型就业模式;同时实施这两种模式的就业模式即为“双轨模式”(两者有主辅之分或并重)。因而高职院校要根据就业模式战略的转换变化,适时进行高职教育就业导向战略下的就业模式教育调整。

第一,“服务于岗位型就业模式”就是坚持高职教育就业导向。自《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已历时十年。无论是基于经济性的现实考察角度(目前我国仍面临青年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转轨性就业三大就业压力,前两者尤甚),还是基于社会性的历史考察角度(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其实就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进一步说,高职教育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问题),就业导向的提出都是适时和适宜的。这一合理性和正当性来自于这样的基本逻辑关系:高职教育首先应当是就业教育,而就业教育又首先应当是生存教育,这就是说,高职教育就业导向正是其作为生存教育的本质反映。正基于此,高职教育就业服务主动性与就业导向具有同一性:贯彻落实就业导向、大力推进岗位型就业教育,这本身就是一种顺时应势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以服务于岗位型就业模式为主而辅之以创业型就业模式”就是完善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创业型就业模式是在坚持服务于岗位型就业模式为中心前提下的有益补充,在当下经济结构大规模调整、高职教育面临重大转型的社会背景下,该模式秉持的就业导向应该加强。

如果说“服务于岗位型就业模式”所坚持的就业导向使高职教育显现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并由此逐步改变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被动适应的现状,那么在今天的创业型经济时代,“以服务于岗位型就业模式为主而辅之以创业型就业模式”就是要使高职教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是高职院校以“创业型就业教育”对这一新时代的主动应对。

其主要动因,一是基于创业——就业的内在机理。创业型就业模式具有乘数(倍增)效应,一改“一(人)对一岗”旧模式为“一(人)带多岗”新模式,形成“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经济成长”的良性互动,从而构成创业型经济的内在支撑。二是在于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时格局。一方面,“机器换人”风潮正形成对既有就业岗位的强力冲击。第三次工业革命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生活和教育方式。机器人正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就是这一革命的“副产品”。另一方面,国际差距也意味着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按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的企业数计,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分别是40~50个、20~30个,我国仅为11.66个(曲秀琴:《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由上分析可见,高职教育就业导向所依存的经济社会条件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适时、紧密地跟进、追踪这种新态势,是高职院校实现这种建设方向的转变——从“岗位型就业教育”到“以岗位型就业教育为主,创业型就业教育为辅”而实施的扎实又有节奏的主动性行动;对于就业导向,坚持就是彰显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或生存教育的本质,完善就是展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精髓。

高职院校产学研主动服务机制的构建

从服务于新型就业发展模式——以“岗位型就业模式为主辅之以创业型就业模式”的“双轨模式”或创新型就业模式以及由此显现的新型就业发展战略出发,到服务于其“升级版”——创业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即从“就业”到“经济”的转变,高职院校由此主动应对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境界更高了,也因此有了转变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紧迫要求;而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又依赖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新型关系的建立,依赖于基于“三大活动”而构建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动服务机制与高职院校产学研主动服务机制的有效整合。事实上,新型就业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在完成“就业”与“创业”的博弈与互动,促使这种“双轨模式”激发人才培养主动服务机制与高职院校产学研主动服务机制“两大机制”的内生动力。

高职院校要通过努力转变社会服务方式增强主动性

在以岗位型就业模式为代表的传统型就业模式服务框架下,高职教育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冲突,往往是以教学位居绝对优势甚至取代科研得以协调的。在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是以单一的教学活动服务社会,瞄准的是既有工作岗位,将培养学生的应岗(顶岗)能力放在首位,并在不合理的考核制度下追求一次性或初次就业率。

在以创业型就业模式为代表的创新型就业模式服务框架下,高职教育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冲突,应该是一种动态的调适。由于办学条件的差异和培养目标的规定性,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固然有其特殊性,但不应该以无原则地让步于教学为代价。科研活动地位和功能的提升,是由于创业创新型经济时代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单一的教学活动又无法应对或只是作出被动式反应。高职院校只有开展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活动并不断提高特色科研水平,才能更加主动而有质量地服务于社会;主动而有质量本身就是“三大活动”之间建立的一种新型关系——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以有质量的社会服务为立足点和归宿。简言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而继之以研则活,研而继之以教则精;而社会服务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活动相得益彰的综合反映。

由此看来,在这个“创新为王”的新时代,以“创新型就业教育”建设为契机和切入点来实现对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引领,这是高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以至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值得思量的新命题;“引领性主动”,正是对高职教育要发挥更重要作用的新呼唤。

在此,“两大机制”建设所分别代表的第一层“标识”、第二层“标识”,根本的和基础的主动性、承接性、拓展性、提升性以至引领性的主动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方式转变即新型社会服务方式建设中得以再现和进一步的印证。

高职院校要通过努力形成引领效应,追求更高境界的主动性

从倚重教学到注重寻求“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而全面提高社会服务质量”三者联动的转变,高职院校产学研主动服务机制建设要凸显作为“三管齐下”支柱的科研在社会服务中的提升性功能,并由此突出创新在社会服务中的引领性功能,这正是高职院校努力转变社会服务方式而增强主动性的“内核”,也表明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相关政策指引下(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教育要发挥引领作用),高职教育以引领效应追求更高境界的“主动性”要着力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引领的类型、优势和活动领域问题;二是引领载体问题。从产业价值链的环节来看,高职院校推进其最具优势的应用型引领应更着力于产业价值链的中间环节,拓展其原创型引领则应更着眼于这一链条上下游环节的空缺“地带”。高职教育无论是发挥应用型引领优势功能(高职院校充当“中间站”或“二传手”角色,致力于自主创新或引进成果的应用推广—产业化—商业化),还是开发原创型引领拓展功能(填补由于实力型科研院校“不屑”或忽视成长型、科技型民营企业或小微企业而留下的原创型引领的空缺),实施载体的基本形式是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园区和创新型企业;换言之,要形成这种引领效应,在高职院校通过载体建设而构建的“高职院校—创新型载体”协同创新体系中,各构成要素之间要建构一种以利益博弈关系为基石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而形成和完善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机制。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区域的“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布局建设,在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创新型区域中已形成良好发展态势(企业总部或其产业基地多布局于此)。这为高职院校以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设为突破口和抓手而推进应用型引领和原创型引领活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高职院校要以“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主动对接“总部—基地”产业模式,以形成学校总部及其教育教学基地与企业总部及其产业基地之间基本的对应关系和复杂又清晰的非基本对应关系。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适用性和对接机制研究》(12YJA880134)、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产业系改革引领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群重构研究》(KT2014011)的研究成果

作者: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产学研经济社会区域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分割区域
擦桌子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区域发展篇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月度监测数据(2008年11月)
改革开放三十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