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通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32例临床观察
2014-10-27林参曲宪成田苗艳
林参 曲宪成 田苗艳
【摘要】目的:探讨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尼莫通进行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及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脑梗死;尼莫通;复方丹参;右旋糖酐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38-01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渐明显,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尼莫通是脑梗死的新型治疗药物,为了更好地了解尼莫通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现选取诊的6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57~69岁,平均年龄(63.7±1.8)岁。所有患者均为首发脑梗死,发病时间均在48h内,且其临床症状及CT检查结果均与《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相符[1]。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身常规检查,并调节血压、控制血糖、改善体内电解质情况。且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其它常规治疗。对照组:将16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与250ml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通治疗,即将15mg尼莫通注射液溶于500ml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并将滴注时间控制为4h/次;滴注5d后换用尼莫通片口服治疗,药物口服治疗的用药量为70mg/次,3次/d。治疗15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疗效判断标准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情况评判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临床治疗效果:痊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80%,临床病征基本消失;好转: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在50%~80%,临床病征有所改善;无效:NIHSS评分变化<50%,且临床表征未发生明显改变[2]。
1.4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摘要】目的:探讨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尼莫通进行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及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脑梗死;尼莫通;复方丹参;右旋糖酐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38-01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渐明显,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尼莫通是脑梗死的新型治疗药物,为了更好地了解尼莫通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现选取诊的6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57~69岁,平均年龄(63.7±1.8)岁。所有患者均为首发脑梗死,发病时间均在48h内,且其临床症状及CT检查结果均与《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相符[1]。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身常规检查,并调节血压、控制血糖、改善体内电解质情况。且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其它常规治疗。对照组:将16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与250ml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通治疗,即将15mg尼莫通注射液溶于500ml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并将滴注时间控制为4h/次;滴注5d后换用尼莫通片口服治疗,药物口服治疗的用药量为70mg/次,3次/d。治疗15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疗效判断标准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情况评判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临床治疗效果:痊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80%,临床病征基本消失;好转: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在50%~80%,临床病征有所改善;无效:NIHSS评分变化<50%,且临床表征未发生明显改变[2]。
1.4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摘要】目的:探讨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尼莫通进行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及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脑梗死;尼莫通;复方丹参;右旋糖酐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38-01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渐明显,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升高。尼莫通是脑梗死的新型治疗药物,为了更好地了解尼莫通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现选取诊的6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57~69岁,平均年龄(63.7±1.8)岁。所有患者均为首发脑梗死,发病时间均在48h内,且其临床症状及CT检查结果均与《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相符[1]。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身常规检查,并调节血压、控制血糖、改善体内电解质情况。且在治疗过程中均进行其它常规治疗。对照组:将16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与250ml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通治疗,即将15mg尼莫通注射液溶于500ml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并将滴注时间控制为4h/次;滴注5d后换用尼莫通片口服治疗,药物口服治疗的用药量为70mg/次,3次/d。治疗15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疗效判断标准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情况评判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临床治疗效果:痊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80%,临床病征基本消失;好转: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在50%~80%,临床病征有所改善;无效:NIHSS评分变化<50%,且临床表征未发生明显改变[2]。
1.4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