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EF在体外循环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中的机制研究
2014-10-27杨威董啸周建良龚艺徐建军
杨威 董啸 周建良 龚艺 徐建军
【摘要】目的:探讨PBEF在体外循环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中的机制,为提出更好的体外循环期间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并进行分组,A组仅行病毒转染;B组仅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C组行病毒转染后,再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结果:C组的PBEF、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ERK、磷酸化MLC、磷酸化VE-cadherin、磷酸化FAK表达明显高于A、B组和对照组。结论:PBEF通过P38MAPK、ERK等途径改变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MLC的磷酸化状态,VE-cadherin和FAK也参与了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过程。
【关键词】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体外循环;肺血管内皮;通透性
【中图分类号】R65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24-02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技术是心脏外科手术的必备条件,但其带来的术后肺损伤等并发症一直威胁着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重者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甚至死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re-B-cell colony enhancing factor, PBEF)作为一种具有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作用的分子,认为PBEF在急性肺损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参与调控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内皮血管形成、心脏保护效应和免疫应答等多种作用。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因此通过建立大鼠模型分析PBEF的作用机制,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体重在25~30g之间的成熟雄性昆明种小鼠进行动物实验(南昌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提供),按不同处理方法分4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均在室温(24±2)℃,湿度(55±5)%环境中饲养,自由饮水、摄食,如在实验过程中动物死亡,选取新小鼠进行补充。对照组动物在麻醉后建立体外循环,不行体外循环转流;A组动物行慢病毒AD-PBEFshRNA转染,在麻醉后建立体外循环,不行体外循环转流;B组动物在建立体外循环后进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C组动物行同种病毒转染后,再进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
1.2方法大鼠处死后取右肺前叶用于肺组织湿干重比的测定,右肺中后叶留待Western blot、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按试剂盒说明分别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ERK、磷酸化MLC、磷酸化VE-cadherin、磷酸化FAK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BEF,镜检以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反应[1]。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各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见表1,C组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ERK、磷酸化MLC、磷酸化VE-cadherin、磷酸化FAK表达与A组、B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A、B、C组在肺泡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胞核及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均有广泛的棕黄色颗粒,PBEF高表达。C组PBEF的表达明显高于A、B组和对照组,表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PBEF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摘要】目的:探讨PBEF在体外循环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中的机制,为提出更好的体外循环期间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并进行分组,A组仅行病毒转染;B组仅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C组行病毒转染后,再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结果:C组的PBEF、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ERK、磷酸化MLC、磷酸化VE-cadherin、磷酸化FAK表达明显高于A、B组和对照组。结论:PBEF通过P38MAPK、ERK等途径改变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MLC的磷酸化状态,VE-cadherin和FAK也参与了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过程。
【关键词】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体外循环;肺血管内皮;通透性
【中图分类号】R65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24-02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技术是心脏外科手术的必备条件,但其带来的术后肺损伤等并发症一直威胁着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重者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甚至死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re-B-cell colony enhancing factor, PBEF)作为一种具有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作用的分子,认为PBEF在急性肺损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参与调控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内皮血管形成、心脏保护效应和免疫应答等多种作用。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因此通过建立大鼠模型分析PBEF的作用机制,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体重在25~30g之间的成熟雄性昆明种小鼠进行动物实验(南昌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提供),按不同处理方法分4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均在室温(24±2)℃,湿度(55±5)%环境中饲养,自由饮水、摄食,如在实验过程中动物死亡,选取新小鼠进行补充。对照组动物在麻醉后建立体外循环,不行体外循环转流;A组动物行慢病毒AD-PBEFshRNA转染,在麻醉后建立体外循环,不行体外循环转流;B组动物在建立体外循环后进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C组动物行同种病毒转染后,再进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
1.2方法大鼠处死后取右肺前叶用于肺组织湿干重比的测定,右肺中后叶留待Western blot、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按试剂盒说明分别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ERK、磷酸化MLC、磷酸化VE-cadherin、磷酸化FAK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BEF,镜检以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反应[1]。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各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见表1,C组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ERK、磷酸化MLC、磷酸化VE-cadherin、磷酸化FAK表达与A组、B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A、B、C组在肺泡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胞核及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均有广泛的棕黄色颗粒,PBEF高表达。C组PBEF的表达明显高于A、B组和对照组,表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PBEF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摘要】目的:探讨PBEF在体外循环术后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中的机制,为提出更好的体外循环期间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并进行分组,A组仅行病毒转染;B组仅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C组行病毒转染后,再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结果:C组的PBEF、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ERK、磷酸化MLC、磷酸化VE-cadherin、磷酸化FAK表达明显高于A、B组和对照组。结论:PBEF通过P38MAPK、ERK等途径改变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MLC的磷酸化状态,VE-cadherin和FAK也参与了肺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过程。
【关键词】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体外循环;肺血管内皮;通透性
【中图分类号】R65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9-0024-02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技术是心脏外科手术的必备条件,但其带来的术后肺损伤等并发症一直威胁着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重者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甚至死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re-B-cell colony enhancing factor, PBEF)作为一种具有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作用的分子,认为PBEF在急性肺损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参与调控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内皮血管形成、心脏保护效应和免疫应答等多种作用。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因此通过建立大鼠模型分析PBEF的作用机制,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体重在25~30g之间的成熟雄性昆明种小鼠进行动物实验(南昌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提供),按不同处理方法分4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均在室温(24±2)℃,湿度(55±5)%环境中饲养,自由饮水、摄食,如在实验过程中动物死亡,选取新小鼠进行补充。对照组动物在麻醉后建立体外循环,不行体外循环转流;A组动物行慢病毒AD-PBEFshRNA转染,在麻醉后建立体外循环,不行体外循环转流;B组动物在建立体外循环后进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C组动物行同种病毒转染后,再进行30min深低温停循环。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
1.2方法大鼠处死后取右肺前叶用于肺组织湿干重比的测定,右肺中后叶留待Western blot、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按试剂盒说明分别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ERK、磷酸化MLC、磷酸化VE-cadherin、磷酸化FAK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BEF,镜检以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反应[1]。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各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见表1,C组磷酸化P38MAPK、磷酸化ERK、磷酸化MLC、磷酸化VE-cadherin、磷酸化FAK表达与A组、B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A、B、C组在肺泡上皮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胞核及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均有广泛的棕黄色颗粒,PBEF高表达。C组PBEF的表达明显高于A、B组和对照组,表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PBEF表达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