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赤芝“相思岭1号”栽培特性研究
2014-10-26赖腾强吴伯文
张 平,赖腾强,谢 娜,吴伯文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福建福州,350119
野生赤芝“相思岭1号”栽培特性研究
张 平,赖腾强,谢 娜,吴伯文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福建福州,350119
对野生灵芝“相思岭1号”与其他5个不同灵芝菌株的栽培特性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相思岭1号”在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子实体形态、经济效益、产孢性状等综合评价指标上表现出菌丝生长较快、出芝较早、芝形较好、产量较高、孢子量较多,特别是第2潮产量高等良好性状。野生灵芝“相思岭1号”栽培特性的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野生灵芝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思岭1号”;灵芝;栽培特性
1 问题的提出
灵芝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也是我国目前研究和开发较多的药用菌[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灵芝具有扶正固本,防治呼吸道疾病,调节血脂,保护心脑血管,调节血糖,减轻、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提高免疫力,辅助治疗肿瘤等功效[2]。
近年来,灵芝开发与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需求已逐渐增大,产品供不应求。随着灵芝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野生灵芝资源遭到过度采摘和破坏,有的品种已濒临灭绝,保护野生灵芝种群及生物遗传多样性,对野生灵芝的引种驯化栽培和仿野生栽培等技术手段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3]。
“相思岭1号”[4]为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州南郊相思岭一枯树桩上采集到的野生黄褐色赤芝。对其进行菌盖内菌肉组织分离,并进行提纯,获得纯菌丝体,暂命名为“相思岭1号”,现保藏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实验室。
对“相思岭1号”与其他5个不同灵芝菌株进行栽培比较试验,从对比实验中掌握“相思岭1号”的栽培特性。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时间:2012年3月;试验地点: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实训基地。
2.2 供试菌株
相思岭1号,由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选育;圆芝8号、无孢灵芝,引自福州乐益食品有限公司;灵芝62、赤芝57、赤芝59,引自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所有菌种均保藏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实验室。
2.3 供试培养基
原种培养基:棉籽壳78%,麸皮20%,红糖、石灰、石膏、轻钙各0.5%[5],含水量60%。栽培培养基:棉籽壳30%,麸皮15%,玉米芯33%,黄豆杆20%,石灰0.5%,过钙0.5%,红糖1%,含水量65%。
2.4 栽培袋制作
采用750 mL原种瓶制作原种,直接用于接种栽培袋。采用17 cm×33 cm×0.05 cm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料高14 cm,干料重385 g,121℃高压灭菌2 h。待料温降至25℃以下,按无菌操作规范接种,每箱3瓶菌种,接64袋[6]。
2.5 菌丝培养与出菇管理
菌丝培养温度25℃,相对湿度65%~70%,遮光培养,每天适当通风。菌丝长满袋或有原基形成时,统一放入栽培室,在自然温度下出芝。拔掉棉花塞,将套环下压至料面,竖直摆放在栽培架上。向地板洒水,尽量保持相对湿度85%左右,适时通风,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促进原基的形成及子实体分化与生长。子实体生长初期为白色,后变浅黄色,然后渐变为褐色。当菌盖边缘的白边变为褐色时即可采收[7]。采收时,一手按住菌包,一手用刀在位于套环下方割下灵芝,及时烘干,烘干温度为50℃,烘干至恒重。采收后停止喷水,地板洒水,经过10~15 d后原基将再次形成,此时重复上述管理。出菇期只给水,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不使用农药,病虫害完全采取综合防治,以环境的预处理和卫生维护为主[8]。
2.6 观测内容
每个菌株各栽培50袋,采收2潮。接种后,观测各菌株的盖面时间、满袋时间、菌丝长速、菌丝长势等;开袋后,观测各菌株的现原基时间、分化期、孢子弹射期等;采收时,观测各菌株采收时间、袋单产量(鲜重、干重)、菇色、菇形、孢子量、菌柄长、菌盖宽、菌盖厚等。除产量记录第2潮外,其余观测内容均只记录第1潮的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6个菌株菌丝在栽培料中生长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从菌丝长势上看,无孢灵芝和赤芝57最好,其余的较好。从盖面时间上看,无孢灵芝和赤芝57最快,只需3 d;其次是“相思岭1号”和灵芝62,需4 d;赤芝59最慢,需要6 d。从满袋时间上看,无孢灵芝最短,只需28 d;其次是赤芝57,为31 d;灵芝62最慢,需要38 d。从菌丝长速上看,无孢灵芝最快,日生长量达0.560 cm/d;其次是赤芝57,为0.500 cm/d;灵芝62最慢,只有0.412 cm/d。
表1 6个菌株菌丝在栽培料中的生长情况比较
注:菌丝长势(cm/d)=料高(cm)÷(满袋时间-盖面时间)(d)。采用LSR测验:小写字母为5%显著水平,大写字母为1%极显著水平,下同。
3.2 6个菌株栽培特性比较
由表2可知:从原基期上看,6个菌株均在未满袋前长出原基,无孢灵芝最早现原基,只要25 d;其次是赤芝57,需27 d;赤芝59最迟,需要33 d。从孢子期上看,赤芝57最早弹射孢子,为51 d;其次是无孢灵芝,比赤芝57慢1 d,为52 d;最迟的是赤芝59,需要63 d。从采收期看,无孢灵芝最早,只需65 d;其次是圆芝8号,为69 d;灵芝62最迟,需要89 d。
从鲜芝单重上看,圆芝8号鲜芝单重最高,达83.33 g;其次是无孢灵芝,为77.78 g;“相思岭1号”较高,有69.57 g;赤芝57最低,只有36.19 g。从干芝单重上看,无孢灵芝干芝单重最高,达28.89 g;圆芝8号次之,为27.78 g;“相思岭1号”较高,有25.91 g;赤芝57最低,只有11.31 g。
表2 6个菌株栽培特性比较
3.3 6个菌株子实体形态特征比较
由表3可知:从形状上看(6个灵芝菌株子实体,图1-6),除赤芝57为马蹄形外,其余均为扇形;菌柄长5 cm以上的有“相思岭1号”和无孢灵芝,最长的为“相思岭1号”,达6.13 cm,其次为无孢灵芝,为6.05 cm;菌盖宽除赤芝57未达到11 cm外,其余均在12 cm以上,最宽的为圆芝8号,达14.52 cm,“相思岭1号”次之,为14.10 cm;菌盖厚均未达到1 cm,“相思岭1号”最厚,达0.98 cm,其次为赤芝57,为0.96 cm,赤芝59最薄,只有0.67 cm。
从色泽上看,6个菌株的子实体均为黄褐色,赤芝57最鲜艳,“相思岭1号”、圆芝8号、无孢灵芝中等,灵芝62和赤芝59最浅。从分枝量上看,无孢灵芝和赤芝59分枝较多,“相思岭1号”、圆芝8号、灵芝62和赤芝57分枝较少。从孢子量上看,赤芝57最多,其次为“相思岭1号”和圆芝8号,孢子量最少的是无孢灵芝。
表3 6个菌株子实体形态特征比较
3.4 6个菌株第2潮灵芝产量比较
由表4可知:从第2潮鲜芝单重上看,“相思岭1号”,为33.95 g,其次是赤芝59,达33.52 g;无孢灵芝最低,只有23.84 g。从干芝单重上看,“相思岭1号”干芝产量最高,达10.74 g;赤芝59次之,为10.19 g;灵芝62最低,只有8.11 g。
结合表2可看出,在鲜芝总单量上,圆芝8号最高,达109.26 g;“相思岭1号”次之,为103.52 g;赤芝57最低,只有65.62 g。在干芝总单量上,无孢灵芝最高,达38.36 g;其次是“相思岭1号”,为36.65 g;赤芝57最低,只有20.83 g。
表4 6个菌株第2潮灵产量比较
4 结 论
4.1 “相思岭1号”栽培特性
“相思岭1号”菌丝4 d盖面,37 d满袋,日生长量为0.424 cm/d;31 d原基形成,38 d开始分化,59 d孢子弹射,72 d可采收第1潮;鲜芝总单重103.52 g,干芝总单重36.65 g;扇形,柄长6.13 cm,盖宽14.10 cm,盖厚0.98 cm;色泽较深,分枝较少,孢子量较多。
4.2 “相思岭1号”差异性
从发菌情况看,无孢灵芝和赤芝57较好,其次为“相思岭1号” 和圆芝8号,灵芝62和赤芝59相对较差;从出芝时间看,无孢灵芝和赤芝57较早,其次为“相思岭1号”和灵芝62,圆芝8号和赤芝59相对较迟;从芝形及产量看,“相思岭1号”和无孢灵芝较好,其次为圆芝8号和赤芝59,灵芝62和赤芝57相对较差。从孢子量看,赤芝57最多,其次为相思岭1号和圆芝8号,灵芝62和赤芝59较少,无孢灵芝最少。
从第2潮鲜芝单重上看,在所有的对比灵芝实验中,无论在鲜芝总单量上和干芝单重上看,“相思岭1号”最高。
综上所述,“相思岭1号”在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子实体形态、经济效益、产孢性状等综合评价指标上,表现出菌丝生长较快,出芝较早,芝形较好,产量较高,孢子量较多,特别是第2潮产量高等良好性状,因此,“相思岭1号”是适宜栽培的菌株,可用于进一步推广或为杂交新品种提供种源。
[1]肖自添,阎轶,何焕清,等.28个灵芝菌株品比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9):58-67
[2]章灵华,肖培根.近十年灵芝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1993,8(1):31
[3]初洋,倪新江,陈鹏,等.野生灵芝的驯化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0(17):217-218
[4]张平,赖腾强,谢娜,等.野生赤芝“相思岭1号”生物学特性研究[J].食用菌,2012(5):10-11,17
[5]赖腾强.8个小平菇菌株秋栽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46,149
[6]赖腾强,张平,余应瑞,等.芦苇屑再生法工厂化栽培白金针菇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0(1):17-18
[7]杨桂珍.赤灵芝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42,144
[8]王庆武,兰玉菲,安秀荣,等.灵芝品种对比试验[J].食用菌,2010(5):25-27
2013-09-21
张平(1957-),女,重庆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食药用菌教学及栽培。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1.025
S567.31+
A
1673-2006(2014)01-0087-04
(责任编辑汪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