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体育类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析
——基于生态学研究视角

2014-10-26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体育类体育院校培养目标

刘 伟

体育院校本科体育类专业作为培养体育人才的主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体育精英,然而,近年来体育类各专业的发展却难以与时俱进,具体表现为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日益下降。纵然造成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但无可否认的是体育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相关专业的开设良莠不齐,个别专业自身定位不准,不能很好地协调人才培养和社会大环境的实际需要。这些都导致了体育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倘若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体育院校的长远发展,甚至会成为体育学科向前发展的障碍。鉴于此,部分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理论模型、观念方法等来解决体育专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它关注的是生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种群之间、种群与环境之间的整体性、平衡性和动态性的关系,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些理论观点,对于有效解决体育类专业面临的发展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王伟廉教授认为:“教育研究只是提出问题,而解决问题要靠跨学科研究。”[1]因此,笔者采用生态学的相关理念,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高校体育类专业的现实状况,对可能促进体育院校本科类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路径进行探析,力求能为破解体育类专业的发展难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1 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1.1 培养目标(见表1至表4)

培养目标的确定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培养方案的合理与否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成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成为就业市场的新宠,因此,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对各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各高校体育主干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

表1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表2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表3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表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1.2 招生就业现状

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目录内有五个专业,分别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每个专业的招生规模可以充分反映出五个专业的布局结构以及各专业的发展态势(见表5)。其中,总增长率为2002—2009年历年增长率之和。

表5 2002—2009年体育本科专业招生年增长率(%)

由于部分高校对体育专业盲目扩招,导致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通过对部分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统计显示,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式非常严峻。据2007—2009年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的调查:武汉体育学院分别为:体育教育专业 52.3%、48.2%、49.6%;社会体育专业35.0%、30.9%、37.7%;运动训练专业39.1%、32.0%、20.0%。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50.9%、47.0%、50.0%;社会体育专业37.0%、35.0%、33.0%;运动训练专业 30.0%、30.0%、30.0%。根据2010年《出国与就业》杂志就业动态栏目报道:本科中的综合类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年终就业率)为88.6%;理工类院校毕业生为88.5%;体育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为74.7%。

1.3 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规定,体育专业课程总学时为2 600—2 800学时。据冯思思[2]的研究显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各专业的平均总学时基本符合国家所规定的学时要求,具体数据为:体育教育专业2 689.6学时、社会体育专业2 600.2学时、运动训练专业2 710.0学时、民族传统专业2 623.7学时。然而,据吴忠义对我国36所高校体育院(系)的调查显示[3],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四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相同课程占62.3%,其中必修课中相同的课程占78.60%,选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46%。课程设置的雷同导致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方面几乎相同,模糊了专业特点的界限,造成体育专业人才类型的重复。同时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局限于传统的基础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体育边缘学科类课程较少;在专业课程方面,往往重视技术类课程,忽略相关的理论课程;在课程结构方面,往往注重专业课程建设,忽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在开设的少量通识课程中,仅重视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课程,类似哲学、文学、历史等课程在体育院校中几乎难寻踪迹。

1.4 资源配置现状

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是指高校开展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类条件及要素。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如体育馆、运动场及各种器材、体育工作者和学校体育人口数量等,也包括了某些无形的非物质资源,如学校发展水平、对体育投入的力度、体育课的质量、体育训练和科技水平,师资力量、学生体质、体育传统和习惯等等[4]。

本文所指的体育专业的资源配置主要指人力资源(师资)、物力资源(场馆)和财力资源(经费)。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据陈东[5]的调查,在师生比方面,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师生比在10.24~18.3之间,低于教育部的相关标准,其中,山东体育学院的生师比为18.3∶1,在高等体育院校中生师比最高,河北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生师比与普通高等学校平均水平接近,其他各高等体育院校生师比只有10~15∶1之间,远低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平均水平;在职称结构方面,高等体育院校中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及以下职称的比例为 1∶2.47∶4.98,相对于理想的金字塔式职称结构而言,体育院校的职称比例比较合理;在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配置中,据李鸿江[6]调查显示,有64%的体育院校、院系拥有的教室和教学场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只能采取中午或者晚上安排教学课;有80%的体育院校、院系学校经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只能通过学校创收或银行信贷来解决经费困难的问题,再加上许多学校加强校园基础建设,用于分配教学经费的比例更少,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由于高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资助,所以学校体育经费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政府的拨款。虽然部分高校通过场馆的有偿开放服务来弥补经费短缺,但是经费缺口依然巨大。

2 生态学理论及其启示

最早提出生态学概念的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他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英国生态学家A.G.坦斯烈于1935年提出了“生态系统”一词,认为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生态系统一般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和可持续进化等特性。一个生态系统要想持续发展,系统内部的各生态要素必须相互协调发展,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近三十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恶化,人口、粮食、环境、资源等一系列生态危机的出现,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生态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生态学原理中的生态位理论、竞争与协同进化机制、反馈平衡机制和输入输出动态平衡等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同时,生态学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自然科学,学者们更多地把研究视角转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体育学研究领域,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寻体育系统出现的问题,以求找出解决之道。借用生态学理论视角,进行高校体育教育系统的探索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是培养各级体育人才的主要渠道,体育专业发展状况的好坏对我国体育事业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尤其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更是令人堪忧。中国社科院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自2007年以来,整体就业率一直上升,但是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仍在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前10名之内。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普遍偏低的情况,必须对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设置进行反思。生态系统强调的整体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等可以对陷入发展困境的体育专业提供一定的启示。生态学原理中的生态位理论有利于体育各专业明确自身在体育专业系统中的位置;竞争与协同进化机制有助于更好地厘清各体育专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体育专业的整体发展;输入输出动态平衡理论有助于学校制定完善的培养方案,更好地指导高校进行专业招生及就业实习。

3 生态学视角下的体育专业系统

3.1 专业生态位

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6]在体育专业系统中,专业生态位是各个专业在整个体育专业系统中相对于其他专业的特定位置,及其与外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专业生态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竞争程度、资源数量等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对高校各体育专业来说,要明确自身在整个体育专业系统中的位置,对自身的专业生态位要有清晰地认识,捋顺自身专业生态位与其他相邻专业生态位之间的关系,协调专业生态位与所处的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2 专业生态竞争力

优胜劣汰是自然界各物种的存在法则,正如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外在的资源有限,种群内部会为了自身的生存进行竞争。在体育专业系统中,各专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竞争,其主要表现为对师资、场地器材、经费、课时等的占有率。专业生态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各个专业的存在与否。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的是,体育专业的生态系统可以进行人为的调控。当恶性竞争出现时,如某一专业的强势威胁到了其他专业的存在,可以进行人为的干预,促进各专业的协调发展。因此,为了保证体育专业系统的良性运行,必须确保系统内的师资配备、经费投入、课时设置等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对于部分既没有竞争力又没有较好前景的专业要勇于放弃。

3.3 专业生态承载力

帕克和伯吉斯提出的专业生态承载力认为:“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7]在生态系统中,任何种群的存在都有环境阻力的制约。同样,在体育专业系统中,各专业的发展也受相应的生态承载力所制约。这里的专业生态承载力主要指专业资源承载力。专业资源承载力包括专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人力主要是指生源和师资的配备;物力主要指高校的体育基础设施和设备;财力主要指体育经费的投入。因此,体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专业生态承载力基础之上。

4 体育专业生态系统的现实问题

4.1 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生态位错位

培养目标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据吴忠义[8]等人对高校体育专业的调查,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明确写明“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的占77.7%;在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中明确写明“培养基层体育学校教师”的占83.3%;在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中明确写明“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占86.1%”。研究表明,各高校体育主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似度较高,且其培养目标有向学校集中的趋势。培养目标的定位模糊,极易导致各个专业对自身所处的专业生态位的认识错位。专业生态位的迷失,使各专业不能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的规划,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此外,由于各专业对自身所处的生态位认识不清,导致生态位的交叉重叠,加剧了各专业之间的生态竞争,容易造成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浪费。

4.2 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生态竞争力下降

研究表明,在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四个专业中,课程设置的雷同现象十分严重。说明高等院校在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在高校开设的主干课程中,注重技术类课程,忽视理论性课程;注重专业性课程,忽视通识课程的建设。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各专业培养的人才技术能力都很强,但教学和科研能力很弱。此外,由于课程的开设局限于体育类及其相关学科,学生的知识面被人为的压缩,不利于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在资源配置方面,由于缺乏对师资、经费、场地器材等的合理规划,各专业的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整体的专业生态竞争力的下降。

4.3 招生就业缺乏合理规划,专业生态承载力下降

有关资料显示,从2001到2009年,体育专业设置点整体数量增长了2.67倍,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数在这九年间增长了2.82倍,人数突破23万人。随着培养规模“大跃进”式的扩张,部分高校对体育专业的发展布局没有进行有效调控,导致学科专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人才的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大严重超出了专业的生态承载力。在师资方面,师生的比例、教师的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远没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经费投入方面,由于学生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导致学生人均体育经费远远低于国家的标准;在场地器材设备的投入方面,高校也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人均占有量的平均水平。生态承载力下降的直接后果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再加上学生人数众多,导致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一直处在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低的现状。

5 体育专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析

5.1 合理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专业生态位

明确的培养目标首先源于学校对专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其次,在高等院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根据专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实际情况,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社会经济和教育环境等条件来综合评定;最后,培养目标的定位应立足于长远,针对一定时期内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确定,以此保证专业发展的稳定性。

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有利于专业生态位的定位。专业生态位的定位明确,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学校对体育专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各专业在体育专业系统中的位置,进行正确的生态定位。由于各个专业处在整个体育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所以,对处于不同生态位的专业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协调好专业发展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促进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完善,确保各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5.2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提高专业生态竞争力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要体现“五个强调”:一是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全面性;二是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强调终身学习;四是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五是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9]。针对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贯彻执行;其次在进行课程设置差异化建设的同时,努力体现课程的专业特色,构建系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最后针对不同的专业,在课时分配、师资安排、经费投入和场地器材等教学资源的配置上进行科学的规划,提高专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各专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自身专业生态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5.3 控制人才培养规模,提升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的提升是促进体育类专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对高校的招生规模进行严格控制,加大对高校办学资源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高校在招生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源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注重加强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将专业发展的质量问题放在首位,根据学校实际,合理设置专业类别;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学历结构,优化教师的职称配备比例,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大对体育场馆、器材设备等教学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专业的生态承载力,最终促进各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1]王伟廉.试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跨学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1999(2):21.

[2]冯思思.我国体育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1.

[3]吴忠义.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的现状与改革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35 ~37.

[4]李荣,杭子星.论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开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6):29 ~30.

[5]陈东.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师资管理现状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95 ~96.

[6]李鸿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7]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郭秀锐.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3):28.

[9]杨贵仁.全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主题报告[R].广西桂林,2001.

[10]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1 ~57.

猜你喜欢

体育类体育院校培养目标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