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灵魂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2014-10-24苏万春
苏万春
当前,高效课堂的构建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潮流,然而,笔者最近随教学管理分类检查组深入诸多学校听课却惊讶地发现,我们的课堂距离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还很远。要么“满堂灌”依然在唱主角,学生坐在教室里,眼睛盯着黑板,可心思却在无边无际的遐想中遨游。教师则以主人的身份掌控课堂,满腔激情地唱着“独角戏”;要么照搬模式的“假行动”,给人感觉就是“东施效颦”,教师只关注外在的“方法和途径”,不去探究改革的实质;教学只要过程不要结果;追求民主、抛弃秩序;追求形式丰富多样,课堂上时间不够用等,甚至一些老师还存在将分组学习等同于小组合作学习,认为新课堂就是多提问、多讨论、必须用多媒体,传统教学全是落后的东西等错误认识,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而为提高考试成绩,又不得不采取“题内损失题外补”的做法,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牺牲本该属于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的时间,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与学校对立、与老师对立,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当然很多,但我想根本原因在于老师甚至是主管教学的领导还没弄清楚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即课改要达到的目标模糊所至。
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呢?我的理解就是:从学会知识→培养基础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发展能力,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即课堂即成长,既成长知识能力,也成长精神创造。而从高校课堂的内涵上讲,所谓的高效就是高效率和高效益,高效率多指成长知识能力的高效率,即课堂教学效率高;高效益则指成长精神创造的高效益,即课堂教学有灵魂,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下结论:高效课堂=高效率的课堂+有灵魂的课堂。之所以我们的教学改革不能顺利起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知识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我们的教育理念狭隘,没有实时把握我们的宗旨:育人。我们的改革还仅停留在课堂的高效率这个单一的层面上,没有认识到“成长精神创造”的重要性,即让课堂有灵魂。爱因斯坦回到他的母校时曾经说过:“把学校学的东西都忘掉了,剩下的才是教育。”爱因斯坦所说的忘掉的是那些具体的知识点,而剩下的就是人内部的本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足见高效课堂打造中成长学生精神创造的重要性。人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热情,面对问题是否具有积极探索的思维倾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是否有高尚的情感和追求,是否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的价值观,这些才是决定人性是否完美、人生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这是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最高目标!因此,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就是在增长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给予学生真、善、美、公正、自由、希望和爱,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只有“经历”学习的过程才能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即我们说的有灵魂的课堂。
对于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来说,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最显性的,
是多年以来我们的课堂一直努力践行、孜孜以求的,相对来说做得比较好些;过程与方法是我们最为看重的,也是众多专家学者执著追求的,我们总是希望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但还是没跑不出知识本位这个圈。我们可能忘了,海量的学科文化知识、习得的一技之长、掌握的若干方法,增强的能力才干等都只是教育的形式,而非课堂的本质和灵魂。周国平在《诗人哲学家》的序言中有精辟的论述,他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可以传授,智慧无法转让。”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称为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不断地“豁然开朗”,不断生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情景。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
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
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课堂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课堂却蕴含着教育所有的奥秘。抓住了课堂,便抓住了教育的命脉,它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切入点。当把切入点放在打造有灵魂的课堂的时候,我们便找到了破解高效课堂的密码,也便有了破解生命密码的可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