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寄情于生活

2014-10-24乐智锋

新课程·中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化学生活

乐智锋

生活就像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课堂,里面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为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了丰富而又鲜活的素材,课堂教学又为学生的日常生活作出正确的指导。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由此可见,教育与生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化学课程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为实现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界限,建立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还课堂教学以生活本色,使知识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兴趣。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可以从社会生活入手,从而活化化学知识,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又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生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死记硬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化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下面谈谈我平时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课堂导入要联系现实生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开始的三五分钟内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佳时间,即课堂的导入。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在这节课的课堂导入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对这堂课后面将要讲述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产生学习动力,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海洋中自动觅取珍宝,乐此不疲,即所谓的“书智者问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也。”对于初中生,要使他们对化学产生兴趣,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他们感到学了化学有用,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此,课堂导入时,我们可以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事例或者现象,让学生感觉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化学是十分有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金属的物理性质时,很多老师都会用一些高科技的例子来引入新课,比如“神州八号”升空等等,由于和学生的生活距离太远,定会让学生感到没什么意思。相反,我在教学时会列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来引入新课,比如铁锅、电线、金银首饰、灯丝等物质,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根据这些物质平时的用途来归纳出金属具有导热性、导电性、金属光泽、熔点等物理性质,不仅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比如,在教学食品中的有机物这节课时,我会通过幻灯片和学生一起欣赏世界各地的美食,例如,扬州炒饭、意大利面、法国比萨、日本寿司、美国汉堡等,美食当前,秀色可餐,学生看得情不自禁“哇”地叫起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后面的教学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诸如此类,通过合理地对生活中一些化学知识进行介绍,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正确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而且还能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必须学好化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

二、科学探究要联系现实生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过去由于过分强调化学实验的科学性、严谨性和专业化,往往把实验设计得“严肃”和“规范”,实验内容主要是验证物质性质、制取几种常见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实验用品都是化学仪器、化学试剂,学生感觉化学实验很抽象,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做起实验来战战兢兢,而且做完就忘。新课标旨在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事例或者现象作为切入点,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化学,养成兴趣。

例如,在讲解水的净化时,选用生活中的矿泉水瓶、鹅卵石、黄沙、棉花和纱布等材料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结合实验的现象对所选材料的作用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明白化学实验不一定非要用实验室里的烧杯、漏斗才能组装实验装置。在讲酸碱指示剂时,安排了利用生活中的蔬菜紫甘蓝来制取酸碱指示剂,检测不同溶液的酸碱性的活动探究,不仅提高了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改变了酸碱指示剂只能是石蕊、酚酞的错误认识。再如,在讲解碳酸盐的性质时,书本安排了煅烧石灰石的实验,但是在实际操作时石灰石难以完全烧透,而且灼烧后的颜色是灰白色,给后续实验和知识的讲解带来一定干扰,为此,我改用空的蜗牛壳来做实验,因为蜗牛壳很薄容易烧透,灼烧后颜色也比较白,放入水中立刻变酥成粉末状。实验改进之后,既节省了煅烧的时间,又为后续实验和知识讲解排除了干扰,使得实验操作变得简单,实验现象更清晰,实验结论更加明了。

由此可见,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善于运用,将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搬到课堂上来,就能使化学实验鲜活起来,增加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激情,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拓展应用要联系现实生活

古语有云:学有所用。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让它服务于生活。在课堂学习和课外生活中,我们应当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实验,并解释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会发现自己知道得太少,甚至学过的知识也理解得不够到位。教师应及时地、有选择地以现实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应用为起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学完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后,我们给出这样一个生活问题,请学生分析原因:在一些重要地方如资料档案室会备有二氧化碳灭火器,请问为什么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用到了什么原理呢?然后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不但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准确、灵活,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比如,在学完物质的溶解性以后,我给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由于不小心经常会在衣服或裤子上留下一些红色或蓝色圆珠笔的笔迹,用自来水很难洗掉,穿在身上影响美观,但是用酒精就能很容易把它洗掉,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并配合演示实验验证,这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帮助学生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在座的学生都非常兴奋,跃跃欲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所以,将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能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并让其体验到学有所用。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是一门生活的科学,在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化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与问题各种各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化学内容,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科学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应用,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与用途,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突破难点,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兴趣,激发其热爱化学的情感与努力学习的动机。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化学生活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