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堂的真正主人
2014-10-24张霞
张霞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下,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健全地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小组合作;自主案例
“以生为本,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核心思想。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充分展现思想品德课的价值,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营造的和谐课堂氛围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文科,大部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都选择的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导致出现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的现象出现。然而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活动当中不仅能够给枯燥的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还有助于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进而为学生成为思想品德的主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时,为了让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堂的主人,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授本节课时,我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同时,我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家长私自看孩子的手机是否属于侵犯隐私?生活中哪些行为属于侵犯隐私?……这样不但能够使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更具目的性,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自主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法是思想品德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的使用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对突出学生的个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效地开展案例分析活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探究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树立起课堂主体意识。
例如,在教学《维护消费者权益》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消费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在导入课时,我引导学生对下面的案例进行自主分析。如,小飞家日前买了一台彩电,回家按说明调试,却始终调不出来,于是,向厂家求助,谁知调试人员要另外向小飞索取30元,可小飞感觉这应该属于厂家的问题不应该收取费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顺势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引入课堂当中,并使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进而也促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有人曾经说过: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当然,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走进思想品德课堂。而且,教育心理学家也认为,轻松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提高学习效率;而压抑的环境会让学生出现紧张心理,甚至是畏惧心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元化的评价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态度;评价的主体也要由教师转变成教师和学生两者的结合,以确保学生在有效的评价中能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最终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心态走进课堂。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堂还给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给学生搭建一定的主体展示平台,以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汪威.如何将思想品德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J].新课程学习:中,201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