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的感悟
2014-10-24刘英辉
刘英辉
摘 要:我国大部分省份实行新课改已有好几年,在对各科教材的观察中发现信息技术教材的变化是最大的,从原来的注重理论转变为更加注重操作的实用性,更加关注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提高学生计算机信息素养。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习惯了注重理论的教材,第一次接触到新教材时都不免感到新鲜,同时也有些不习惯。但经过老师和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的不断摸索、研究、进行教学方法的相应变革,逐渐习惯了新课程改革后的信息技术课程,也逐渐发现了新课程的学习更加有趣、实用,更加有利于学生计算机技术能力的提高。将自己的一点感悟写出来,希望能够对大家产生一点启发。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教学;感悟
一、新课程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学生思维方式和已有知识都不同,因此,想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就要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一个了解,进行必要的学前分析。在教学前应与学生进行适当交流。通过交流对每个学生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要对学生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以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适合学生的讲解内容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有所得。此外还需对高中新课改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及评定标准进行介绍,使学生在学习前对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以后的课程有大致的规划。
二、采取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经过调查,学校大部分的学生计算机基础都不是很好,有的几乎是零基础,而新教材起点相对于以往课程要高一些,因此,想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就必须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比如,在一般的授课外,还可制作相关学习网站,使学生在网站上可进行自主学习、作业提交、进行讨论以及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老师也可将自己设计的学案放到网站上,为学生提供学习模板,也可为学生解答问题以及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学生共享。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三、注重学习评价,提升学生积极性
在新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很重要的,这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学习和完成任务。因此,老师要对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我相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做好上述要求,信息技术课堂效率会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1):12-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