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养成
2014-10-24胡海瑛
胡海瑛
摘 要:初中历史课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引起学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创新;教学方式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历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定,暨要求初中生通过历史课学习,不但能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等基本历史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形成独立思考、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这就要求历史课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该采取以下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适当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自主学习视野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形式,因此,对学生实施“自主创新教学策略”首先就应该从改进教学内容着手。但纵观现在初中历史课的课程标准,笔者认为目前设计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仍偏重于对仅有的几个知识点的识记,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程教案给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列强侵华的主要罪行及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如果仅仅依照课时目标进行授课,无疑内容过少,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因此,教师应该适当补充些材料,不断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多是教师讲授,口耳相传这种最原始的教学方法。尽管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批评,但由于长期以来初中历史课作为副科不受重视的边缘地位,导致这种教学模式仍在许多教师身上广泛存在,从而影响了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质量。从学生方面来说,“填鸭式”教学以教师的思考代替了学生的思考,遏制了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毫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对于历史课来说,其每节课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相互独立但又具有前后联系的小故事,因而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通过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如,教师在讲授“宋朝的社会生活”这节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的图景,还可以让学生讲述一段岳飞抗金的小故事,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增进学生对当时宋朝时期社会生活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查阅资料获取深入理解的学习热情。
三、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巧妙地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设计,有助于推进学生对知识由浅及深的钻研,有助于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加其进一步自主学习的欲望。如,在讲授八年级初中历史第三册第六课“洋务运动”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连环相扣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开始,如,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其根本目的在于什么?洋务运动的领导人和内容分别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大多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或查阅资料,自行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计一些稍微有些难度的问题,如洋务运动中筹建的三只海军,其规模和实力在当时世界处于什么水平?当时日本是否已经开始了明治维新?是否已经建立了海军?对于这些问题,书上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查阅,需要学生在上课前查阅资料获取,而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理解,又可以为下一节讲授中日甲午海战进行铺垫。如果本着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考虑,还可以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设计,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如何评价这场洋务运动?”关于这个问题,其实长期以来都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持批判态度者有之,持褒奖态度者亦有之,该问题的设计,旨在提倡学生探究的态度,以发散性思维提出创新性的看法和解释。因此,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只要学生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就应加以鼓励。
总之,笔者通过近年来不断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还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主要表现在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多了;敢于对教师答案提出质疑的学生多了;一些创新性的提法也多了。历史课的教学氛围日趋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当然,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方式还有很多,但由于当前许多学校的教学辅助器材还不完善,学生遇到疑难立即联网搜索的条件还不具备,因而影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他的教学方法,以加快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李凤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