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次带教在检验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4-10-24吴世木周光莉兴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兴义5624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3期
关键词:带教检验科实习生

吴世木,周光莉(兴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兴义 562400)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需要得到资格认可[1-2],在检验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前,都会有较长时间的临床实习期,而实习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在检验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大多采用常规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往往无法达到最佳的带教效果。本研究比较了分层次带教方法和常规带教方法在检验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带教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检验科实习的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名学生;对照组包括男生14名、女生20名,年龄21~26岁,平均年龄(23.4±1.3)岁,本科生4名、专科生30名;观察组包括男生13名、女生21名,年龄21~26岁,平均年龄(23.7±1.6)岁,本科生6名、专科生28名。学生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及学历分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带教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带教老师按照本专业的要求,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教案制订,同时告诉学生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部分,并布置3~5道问题让学生预习时找出答案,以便帮助学生明确需要预习的内容。在带教过程中,对预先布置的问题进行逐一讲解,对带教讲解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每节课临近结束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体性的回顾,并安排下次授课前学生需预习的内容[3-4]。(2)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分层次带教方法。在带教前,带教老师通过考试、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充分了解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再对其进行分层次带教。针对不同学历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订特殊的带教方案,并在课前布置问题时考虑到学生在学历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在带教过程中,充分照顾学习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学生,适当减慢授课时的语速,并对相关专业名词进行详细的解释。引导学生采用自行提问的方式提出尚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以便于带教老师及时解答。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低,同时也有可能存在自身不敢提问、害怕被老师提问的情况,利用上述方法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方式[5]。对于部分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带教内容,带教老师则根据学生的能力,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带教方法。采用分层次带教方法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使其能够获得较为全面的教育和培养,进而尽可能多地掌握授课内容。

1.2.2 评价标准 考察两组学生带教前后的学习积极性、操作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及其对带教老师和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学习积极性和操作能力由检验科带教老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较好、一般及较差。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采用试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试卷满分100分,评分标准分为3个等级,即:85分及其以上为优秀、60~84分为良好、60分以下为较差。学生对带教老师和带教方法的满意度采用无记名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为3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学习积极性、操作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按照评分标准对两组学生带教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并比较评价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带教后的学习积极性、操作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学生通过接受采用分层次带教方法的带教后,操作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比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学生对带教老师和带教方式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学生对带教老师和带教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分层次带教在检验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得到了学生的肯定,数据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学生学习积极性、操作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

表2 两组学生对带教老师和带教方式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检验科主要承担医院病房、门诊、急诊患者和体检者、科研项目所涉及的人体和动物标本的检测工作[6-7]。检测结果对于患者的诊治、体检者健康水平的判断和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都极为重要,因此,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能力的高低对医院而言也极为重要。检验科实习生是即将步入检验科,从事检验工作的人群,必须通过临床实习培养充分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知识,并在实习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8-10]。本研究从带教方法层面探讨了更适合于检验科实习生带教的方法,结果证实分层次带教方法在检验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带教方法。

就本文的研究数据结果而言,实施分层次带教的观察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操作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都比实施常规带教的对照组学生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学生对分层次带教的带教老师满意度为97.06%(非常满意占73.53%、比较满意占23.53%),而对分层次带教这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更是高达100.00%(非常满意占82.35%、比较满意占17.65%),足以证明分层次带教方法很容易被检验科实习生所接受。分层次带教主要是考虑到不同学历、能力层次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所差别,而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正是针对上述差别而对授课方式、带教内容等进行适当的调整。常规带教则是对所有实习生采用相对一致的对待方式,未考虑到基础较差的学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因不懂而害怕,越害怕越跟不上,从而越落越远,在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的同时,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时有可能导致实习生因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而在实践操作中发生重大错误[11]。由此可见,选择恰当的带教方法在检验科实习生带教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检验医学专业临床实习在检验医学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探索更加合理、更加适合于检验医学临床实习生,且效果更好的带教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不断总结临床实习带教经验,对带教方法进行优化,有助于保证带教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带教效果的提高。

[1] 刘建霞,王丽君.中小型医院检验科实习生带教的实践与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75-1776.

[2] Handoo A,Sood SK.Clinic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in India[J].Clin Lab Med,2012,32(2):281-292.

[3] 项贵明,罗福康,李蒙,等.在检验科实习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7):870-872.

[4] 陈国添.检验科临检专业组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1,26(2):161-164.

[5] 刘铁牛,陆婷婷,陈要朋.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6):1124-1125.

[6] 林云,苏庆军,唐古生.临床生化检验实习带教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4):399-401.

[7] 李臣,李振勤.检验科全程质量控制的措施[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5):1774-1775.

[8] 杨再兴,梁艳,仲人前.检验医学实习带教中不可忽视的内容[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7):1221-1222.

[9] 吴世木.PDCA循环法在检验医学实习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8(24):3823-3826.

[10]Houghton CE,Casey D,Shaw D,et al.Staff and students′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Clinical Skills Laboratories:interview findings from a multiple case study[J].Nurse Educ Today,2012,32(6):29-34.

[11]李学慧,王景胜.对检验实习生“机械式”带教的反思[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5):403-404.

猜你喜欢

带教检验科实习生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寓素质教育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做法
乡镇卫生院检验科的问题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合作的建议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
Exce12007在检验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因需施教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观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