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天养好血 远离慢性病

2014-10-24康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4年9期
关键词:阳虚津液心脑血管病

康健

【背景新闻】

据报道,来自我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被确诊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慢性病已经占我国公民总死亡构成的85%。有专家认为,慢性病已经在我国形成了“井喷”的局面。

中医专家表示,中医养生理论中的不少观点对防治慢性病有重要意义,养血的观念就是其中之一,而秋季恰恰是养血的关键季节。

慢性病与血关系密切

很多慢性病都可以在血上找到病根。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贺娟表示,从中医体质上划分,血淤体质者容易患各种肿瘤疾病,这是因为淤滞的血液会阻滞气的运行、津液的布散,从而形成肿块。虽然导致血液淤滞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血淤是造成肿瘤的根本,已经成为中医界的共识。另一种慢性病——心脑血管病,和血液被痰“污染”有关系。贺娟解释,这里所说的“痰”是肉眼看不到的无形之痰,它散布在血液之中形成痰湿,引发高脂血症、高胆固醇等问题,成为诱发中风、冠心病、心梗等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同样,血液中的痰湿还能诱发糖尿病。

值得警惕的是,血淤和血中有痰湿容易在秋季加重。由于天气较凉、气候干燥,津液亏虚在所难免,再加上血“遇寒则凝”,所以血淤的情况容易出现或加重。另外,由于入秋后天气变得凉爽,不少人食欲大增,饮食上开始青睐肥甘厚味,所以“痰毒”污染血液的现象也容易加重。所以,在秋季养好血对防治慢性病十分关键。

哪些人要在秋季养血

贺娟认为,长老年斑的人,皮肤本来很好却突然长黄褐斑的人,长期眼眶发暗、口唇发紫的人,都易发生血液淤滞。另外,长时间皮肤干燥、头发容易脱落、月经失调、舌面颜色发紫或暗淡的人也可能处于血淤的状态。上述类型的人应该在秋天避免忧虑、上火、生闷气,同时还要注意在早晚做好保暖。贺娟提醒,由于半数的血淤是由于阳虚造成的,所以人们应该到中医院辨别自己的体质,改善阳虚的状态。少量饮酒,用玫瑰花泡水喝,坚持体育锻炼,平时按摩全身,这些做法都值得提倡。

平时体形肥胖,尤其是腹部看上去十分松软的人,是血液有痰湿的表现。颜面浮肿、口中发黏发甜的人也可能有类似倾向。所以,这些人要在秋天少吃肥甘厚味,多吃一些冬瓜、黄瓜、海带、扁豆、山药等食物。此外,血液有痰湿的人还要注意活血,可适当吃些山楂,或用荷叶泡茶、煮粥喝,或用薏苡仁、粳米各50克煮粥喝,都是这类人养血的好方法。■

猜你喜欢

阳虚津液心脑血管病
基于温扶阳气法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探析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血压≥140/90,血管病升140%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气血津液辨证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