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纳孩子的天性

2014-10-24宋导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4年9期
关键词:芊芊内向天性

宋导

好几个妈妈都不约而同地问:孩子与人交往时胆小、退缩、不自信该怎么办?这些孩子的年龄从1岁到6岁。如果说1岁多的孩子还因为人际交往少而表现出正常的害羞和不适应,那上幼儿园以后,孩子独立交往和应对事件的能力已大大增强,这时,若孩子仍然表现得内向、胆小、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是不是反常呢?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活泼、开朗、乐观、大方,都觉得这样的孩子才算好,于是,不符合此标准的孩子就被贴上“不好”的标签。早教专家卢洁珍表示,孩子的情商多数遗传自爸爸,若爸爸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交际也不广,本来就内向,那么孩子也可能具有这样的特性。家长应该从心底里认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坦然接纳孩子的天性,无条件地给孩子爱和肯定。

儿童情绪与社交发展辅导师张洁认为,并非性格外向才是好的,相比起来,内向的孩子更坐得住,从而专注地做他们擅长的事。另外,有些孩子是慢热的,他们跟人接触,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判断对方是否安全、亲切和值得信任,慢慢地才会熟悉起来。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求他们见人就打招呼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我们常看到,沉默寡言、畏畏缩缩的孩子背后是同样内向少言的老人、保姆,或是指手画脚、大声责骂、焦虑烦躁的父母。这些因素也可能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孩子小时候如果父母不怎么管,交给老人或保姆带,而养育者不爱说话,或不怎么跟孩子说话,会不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及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的锻炼。另外,家里的大人成天围着孩子转,很少让孩子和同龄的小伙伴相处,这也是一个问题。”卢洁珍说,跟孩子多说话,带孩子多去接触其他小朋友,创造社交环境,是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人群的重要方式。

1.面对别人夸奖,家长的谦虚可能让孩子受委屈。

“孩子长得真高!”每当面对别人的夸奖,父母总会谦虚一番。成人觉得这是礼貌,孩子听了却觉得委屈:我明明很厉害,为何爸妈不认同呢?

卢洁珍表示,面对别人对自己孩子的称赞,家长应欣然接受,并肯定孩子的努力。“是的,她不挑食,所以长得好。”这不但能让孩子感到高兴,也能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是会被夸奖的。

2.不要在意别人的批评,面子远没有孩子重要。

在游泳池里,芊芊害怕得大哭,旁边的老奶奶忍不住说:“你哭得这么厉害,把我家小宝宝吓得都不敢游了!”这时,父母该怎么做呢?

卢洁珍说,父母应该置之不理,转而关注孩子的感受。芊芊的妈妈可以把芊芊带到一边,告诉她“妈妈知道你害怕,但我相信你会勇敢起来,奶奶的话不用去管,我们慢慢来”。切记不要强化负面的评价,如“我家孩子就是胆小”之类的话,说多了,孩子会索性认可父母的说法,变得更不自信。

3.不要替代和干涉孩子的交际,即使他们受了欺负。

父母不能因为怕孩子受欺负而替代或干涉孩子的交际,否则,可能对孩子不利。孩子的问题一定要让他自己去面对和处理,家长可以告诉他方式方法,但千万不要代替和干涉。当然,还要关注孩子的感受,要及时安抚,核对事实,引导孩子分辨是非。即使小孩处于弱势,也不建议家长教孩子以武力对抗武力。■

猜你喜欢

芊芊内向天性
内向的你
A song in his heart 心中的歌
果然
眼不见为净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最残忍的事
内向者压根不需要“修复”自己
天性是人心的影子
成长是需要秘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