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
2014-10-23乔平
乔平
[摘 要] 在现代化养牛业当中,关于奶牛不孕症的诊治始终是养殖过程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养牛户的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整个家畜饲养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然而,在现阶段的奶牛不孕症诊治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养殖户对于免疫性不孕症诊断技术存在偏见和误区。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分析得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家畜饲养业的发展。
[关键词] 奶牛 免疫性不孕症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272-01
奶牛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技术现阶段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养牛户的认可,在这项技术之下,奶牛孕育能力得到提升,并且幼牛的出生比重较大、成长速度极快、肉质好、产肉量高。最近几年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诊断过程中,奶牛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将在未来家畜饲养业当中不断发展下去。
一、奶牛免疫性不孕症发病原因
1.同种免疫
从奶牛的孕育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奶牛在发情和受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良现象,具体状况是奶牛发情时期没有发情,其原因是奶牛所处于的生产环境较差。这种客观环境,最终将导致母牛在发情期不能受精,容易致使奶牛发生免疫性不孕症。奶牛在发情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子宫内膜受损的情况。另外,还需要我们注意母牛受孕会受到饲料因素或者治疗用药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母牛机体的免疫能力明显减弱。而奶牛妊娠本身就是一种异体移植的过程,在母牛受精后的一段时间内,受精卵产生早孕因子能够有效的抑制住母体当中的淋巴细胞活性,有效的避免了母体排斥情况。如果出现胚胎被母牛排斥的情况,那么生殖道上皮就会吸收胚泡。这时就需要奶牛改良人员对此现象进行及时的判断,并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自身免疫
除了先天性疾病或者功能性的不孕不育之外,授精后的成牛还可能产生生殖道疾病,但是很多养牛户会认为没有生过小牛的成年奶牛根本不会存在致命的疾病。事实上,生殖道的炎症就可能给种牛的繁衍带来致命的威胁,而这种疾病主要是由外界感染造成的,和牛本身是否生育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还有的养牛户并不认为自家的牛在生产之后会出现生殖类的疾病,所以一旦出来屡次配种却无法孕育的情况,就将所有的责任推给繁育员,认为是繁育员的工作不合格,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奶牛的产后护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出现胎衣迟迟不下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剥离并采取跟踪治疗。
二、发病机理
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是动物机体识别并清除抗原性异物即区分自身与异己,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正常情况下,精子进入母畜产道后,由于黏膜层的屏障作用,精子是不会直接与母畜血液接触的,完成受精后,即着床发育成胚胎。但是在母畜产道有创伤时,精子作为一种异体蛋白进入后,即被母畜免疫系统所发现,精子即可作为一种抗原对母畜致敏,使母畜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将精子杀死,以后,即使产道损伤修复,当精子再次进入母畜产道时,由于母畜已经产生特异性免疫物,精子也会立即被杀死,导致精卵不能会面,不能完成受精过程,自然不能孕育。各种产科检查均无异常病理变化,子宫卵巢无发育不全现象,发情表现正常,有卵泡发育和排卵现象,用同一种公牛精液久配不孕。
三、临床症状
通常来说,奶牛免疫性不孕症在临床上没有任何发病的症状,并且发情周期也表现地极为正常,利用常规的产科检查并不能够及时得到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由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所带来的不孕时,通常会伴有免疫性因素,但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可以将其看做是其他生殖系统疾病所造成的奶牛不孕,而不是奶牛本身的免疫性不孕症状。
四、预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正确接生,杜绝粗暴和野蛮操作,对于初养牛户或发生难产征兆的临产牛,要马上请兽医接生助产,防止强拉硬拽等野蛮操作,人工外力助产要首先检查胎位并确保矫正胎位的基础上,随母牛子宫的节律性收缩而施加外力助产;其次,头胎牛适时配种,一般应该在14-16月龄,体重达到300千克左右配种,过早配种不但会影响母体发育和影响母牛以后的生产力,更会因为青年牛的生殖系统发育不成熟而造成难产,生产时造成生殖道损伤而可能形成本病;再次,选择技术熟练的配种技术人员并保定好母牛,防止母牛骚动不安创伤生殖道从而形成本病。另外,根据我们多年经验,人工受精时,可以让畜主同时用力按摩母牛的腰椎十字部,可以迅速使母牛安静下来,接受授精。另外,要注意输精枪的温度不要与牛体温相差太大从而对母牛形成刺激,导致母牛骚动不安;最后,一旦发生本病,要及时用药和更换种公牛精液。
结语
总而言之,奶牛不孕症的治疗是养牛业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这项工作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因此我们要对不孕症治疗工作做好大力宣传,让养牛户意识到优良品种孕育的作用和意义所在,并对相关人员和养殖户的工作加强针对性培训,以此来推动奶牛孕育质量的提高,最终使得整个养牛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梦媛,张可荣,韩照清,李坤,张鼎,丹巴次仁,李家奎.5-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和猪瘟疫苗对牦牛病毒性腹泻的田间免疫效果[J].中国奶牛.2014(01)
[2]郭延俭,王绿林,王朝阳,董海聚,翟新国,邓立新,贺丛. 4-牛眼球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探索[J]. 中国奶牛. 2014(09)
[3]纪素坤,邓明亮,费文涛,胡长敏,陈颖钰,郭爱珍,陈焕春. BHV-1gG-/tk-/GM-CSF+重组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的评价[J].中国奶牛.2014(09)
[4]张熠,杨宝凤,李能章,李海娥,李春明,袁晓娟,冯思源,马建伟,彭远义. 3-一株牛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研究[J]. 中国奶牛. 2014(01)
[5]张传师. 一例奶牛真胃移位伴发瘤胃与腹膜粘连病的诊治[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02)
[6]林福滨,张天舒,薛晶,卓丽菲亚,参都哈西,张美玲,张琦,杜玮.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治疗[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