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水资源利用探析
2014-10-23李学宁闫叶青李本章
李学宁 ,闫叶青 ,李本章
(1.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2.庆云县水务局,山东 庆云 253700)
庆云县总面积502 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1.5mm,径流深51.9mm。水资源总量8353万m3,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 673万m3。
1 水资源特点
1)总量不足,与人口、耕地资源严重失衡;2)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开发利用难度大;3)入境水量逐年减少,可利用量呈减少趋势;4)过境客水丰富,年际变化巨大,水质污染严重。
2 水资源利用现状
庆云县有平原中型水库1座,兴利库容1 174万m3;拦河闸5座,有效拦蓄量3 120万m3;塘坝961个,有效拦蓄量275万m3;骨干沟渠132条,总长度467.6 km,有效拦蓄量836万m3。
庆云县年均用水总量为6 960万m3。其中当地地表水占总量的23%;地下水占总量的19.5%;引黄水占总量的57.5%。现状年全县地表水开发率达到61.4%,当地地表水水资源尚有1 005万m3的开发潜力;地下水供水量占可利用量的23.7%,但由于庆云县属于地下水超采区,按照水资源长期供求规划,地下水作为战略储备,为涵养水源,逐步关闭地下井。
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现状水源条件可供水量。在现有水源条件下,一般年份(50%频率)庆云县可供水量7 447万m3,枯水年份(75%频率)可供水量6 765万m3。
2)需水量预测。考虑社会技术进步、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预测一般年份(50%频率)和枯水年份(75%频率),2020年总需水量分别为 8 090万 m3和 9 790万 m3,2030年分别为9 700万m3和11 600万m3。
3)水资源供需平衡。现状工程及供水条件不变情况下,一般年份(50%频率)和枯水年份(75%频率),2020年的缺水量分别为643万m3和3 025万m3,2030年分别为2 253万m3和4 835万m3。
由以上分析可见,庆云县主要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同时又存在工程性缺水的现象。
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按照不同水源,分析了庆云县水资源再利用潜力。在可新开水资源3.3亿m3中,微咸水占了70%,客水占了23%,地表水占了3%。从表1看出,开源的重点依次为微咸水、客水、地表水。
5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
5.1 微咸水的开发利用
1)开发微咸水作为生活杂水和消防用水。生活杂水占生活用水的70%以上,利用微咸水冲厕,基本上能够减少生活供水的一半,每年为全县节约淡水200万m3。逐步实现双管道供水,饮用水和生活杂水分开,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最现实有效的办法。由于微咸水在庆云县分布广泛,接近占县域的1/2,可以采用均衡布点,分散供水,乡村管理的方式,以节约投资,便于管理。
表1 庆云县不同水源利用潜力分析 万m3
2)开发微咸水灌溉。庆云县水科所曾于1986年开始微咸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1990—1993年又进行了微咸水开发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2~4 g/L的微咸水灌溉农作物,在干旱年条件下,灌与不灌相比,冬小麦增产3 750 kg/hm2;夏玉米增产3 375 kg/hm2;棉花增产750 kg/hm2。不低于同类农田条件下用淡水灌溉粮棉产量的90%,年内灌溉3次微咸水后,土壤耕层盐分在特别干旱年份有微量增加,增加幅度远小于原土壤含盐量的20%,且在农作物耐盐度以下,年际不产生积盐。
5.2 挖掘雨水资源潜力
根据庆云县的客观条件与现实条件,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尽可能实现点、线、面结合,综合蓄水。
1)点蓄。充分利用坑塘、平原小水库、地下水库等,尽量利用荒洼地、废弃地,避免占用耕地。做到能蓄能排,防止蓄水位过高,以免造成四邻盐渍之害。同时鼓励家家户户进行雨水的零星储蓄,如水窖、水池等。
2)线蓄。对河道、沟渠进行综合规划,有计划地合理建设节制闸,拦蓄当地或过境水流,达到蓄水保水而又不影响排水的目的,做到蓄中有排,排中有蓄,排蓄灵活,以最佳状态控制地下水位。
3)面蓄。充分利用土壤蓄水,采取多种田间灌排工程及耕作措施,平整土地,打畦埂,修地边埂,进行平原林网和四旁绿化等措施,就地拦蓄天然降雨和灌溉水。要注意控制地下水位,以防渍涝,使土壤水有效发挥抗旱保墒功能。
4)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目标。从庆云县自然条件和客观现实条件看,实现次降雨150 mm就地吸收处理,次降雨达200 mm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调配,分割处理,遇更大降雨及时强排是现实可行的。
5.3 挖掘洪水资源潜力
关注河道水质,积极呼吁污染治理,促进河道净化,为蓄洪创造条件。统筹规划新建平原水库,建立区域间联通工程,增加拦蓄能力,加强区域间调度。结合“十百千工程”,兴建一批水库、塘坝,逐步使全县拦蓄客水能力提高1亿m3。
5.4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管理为抓手,建立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政府要配套出台一系列鼓励雨水收集和节约用水的政策,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制定节水规划,推进水价改革,强化需水管理,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起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体系,不断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6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庆云县水资源利用率将大幅度提高。地表水拦蓄可增加1 000万m3,微咸水可利用达1 000万m3,客水拦蓄增加9 000万m3,总供水能力可达到1.7亿m3,按全县40万人,人均占有425 m3,比现状翻了一番,可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有力地支撑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