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置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复本的新方法

2014-10-23田傲然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河北三河065201

图书馆建设 2014年6期
关键词:本馆时间段时段

田傲然 (华北科技学院图书馆 河北 三河 065201)

在图书馆馆藏建设的过程中,复本数的确定一直是一个难题。在经费一定的前提下,品种和复本成反比关系,即品种数增多,则复本量相应减少;品种数减少,则复本量相应增加。如何在最大化馆藏品种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降低因复本不足而导致的拒借率,是每个图书采访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 问题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学者就开始研究复本问题[1-3],分析影响复本的各项因素,还出现了大量从数学建模的角度考虑问题,力求找到确定最佳复本量的文章[2-8],为复本量的确定提供了许多思路。但目前此方面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1.1 影响复本因素非常复杂

影响复本的因素是研究复本问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此各位专家侧重点不同,但总体可以归纳为:读者因素、图书因素、图书馆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两个特性。首先,因素众多,许多因素需要层层细化分解;而且一些外部因素无法预知。例如,图书本身的类型、优劣,馆内条件、流通制度等,其本身就需要研究和细化;一些无法预知而突然出现的社会热点、校园的社团活动等,会对相关领域的图书复本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其次,各种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大小并非一成不变,难以确定权重。

1.2 影响复本因素量化困难

目前,试图通过各种数学方法确定复本量的学者居多。既然用数学的方法,就需要对每个作用因素进行量化。但是许多因素不但量化困难,而且存在很多估值,甚至这些因素自身就需要研究确定。例如,图书品质(著者、出版社、获奖情况、排行榜等)、流通制度(借期、借数、阅览方式、有无保存本等)、流通数据(相关读者数、拒借率、损失率等)等。针对这些因素给出一个科学、实用的量化数据不太现实。

1.3 实用性不强

首先,这些数学模型[2-8]的主要数据来源是流通数据,而图书没到馆之前,其没有流通数据,得出的结果显而易见;其次,如果仅就某一类图书来说,由经验估值得出的结果还可靠的话,那么如果具体到某一种图书,恐怕其意义就不大了。

2 需要明确的问题

由上文可知,图书馆要确定合理的复本数,还需要在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做进一步研究,继续明确一些重点问题。

2.1 必须抓住主因

正是因为影响复本因素非常复杂且量化困难,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抓住主因,而且是便于量化的主因。笔者认为,读者对某种图书的借阅量和预约量不仅最终反映了读者对该书的需求,而且便于量化,容易通过自动化系统操作,可以作为复本量确定过程中考虑和计算的主要因素。

2.2 复本量确定要便于操作

复本量的确定过程要便于实际操作,不论是影响因素的选取、量化,还是计算过程,到最终的实际订购,都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在数学方法的应用中,需要明确两点:一是上文所述对于非常复杂且量化困难的因素,一定要抓住容易量化的主因,而不能面面俱到;二是选取具体、适当的方法,如果初等数学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一定不要用高等数学。

2.3 客观面对采访质量

笔者认为,购买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是采访工作人员的第一要务,“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9]是采访工作的理想目标。复本问题主要研究的是有读者的那部分图书,但我们必须承认有一部分图书的利用率很低,甚至从未被读过,而这正是我们在研究复本问题时必须要正视的客观存在和前提。

2.4 采访经验和数值计算互为补充

根据采访工作人员的经验,如果可以明确某种图书的合理复本量,应该在处理订单时就确定其复本量(目前大多图书馆如此)。而对于大多数不能确定复本量的图书,则需要采用数值计算,并结合自动化系统,确定其复本量。只有两种方法互相补充,才能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2.5 影响复本的因素是动态变化的

“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图书采访工作者来讲,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因素都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10]。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时间先后为序,发展地看待各项影响因素,并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地修正一些参数,这样才能得出合适的结果。

2.6 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

采访工作没有最好,只能努力做到更好。复本问题也一样,拒借率不可能为零,只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即使采访人员再努力,也会有没采到的好图书;即使复本量增加到100,也会有借不到该图书的读者。

3 时段需求重订法

通过上文分析,笔者力图通过对图书不同流通时段借阅次数和预约次数的统计来确定图书的合理复本量,以重订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方法可暂称为时段需求重订法。

3.1 基本过程和原理

时段需求重订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初订,相对以往在初订时就确定复本量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个复本”的模式[11],在初订时只考虑本馆采访计划和该图书是否符合馆藏需要,全部按照“一个复本”订购;其次是重订,以单位时间内入藏图书在不同时段的借阅次数和预约次数作为确定其复本量的依据。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时段需求重订法的基本过程

由于新书入藏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我们只能选取一个时间段内入藏的图书进行研究,也就是要确定“参与统计图书的入藏时间段”。其目的是确定参与统计的图书,并以这一时间段的终点作为“参与统计图书的首次流通时段”的起点。在首次流通时段的终点,我们可以得到这些图书在首次流通时段的借阅次数和预约次数的统计数据,对有复本需求的图书进行“首次重订”。由于重订图书的到馆和加工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参与统计图书二次流通时间段”的起点应该在重订图书入藏之后。在“二次流通时间段”的终点,则可以根据本时段的借阅次数和预约次数,对复本数仍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进行“二次重订”。最后,笔者建议每学年对少量读者需求极大的图书再次重订,以对本方法进行必要的补充。

该方法主要从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先解决馆藏有无和读者能否接触到该图书的问题,而暂不考虑有多少读者需要该图书和拒借率的问题。由上文可知,既然影响复本的因素纷繁复杂,不如化繁为简,舍去难以量化且影响不确定的因素,抓住最为关键、直接的因素。读者的借阅次数和预约次数不但最客观、最容易量化,同时也是影响复本量最为关键、直接的因素,因为判定复本量是否合理的最终且唯一标准只能是读者的需求。而后,对读者需求量大的图书通过重订来最终确定其复本量。毕竟现在一本拥有众多读者的好图书,其再版率是非常高的。

3.2 主要问题

3.2.1 适用范围

时段需求重订法只适用于采访人员不能明确判断合理复本量的图书,而对于采访人员根据经验能够明确判定图书复本量的,可直接确定。

3.2.2 初次订购的种数确定

时段需求重订法初次订购的图书种数实际就是最终采访的种数,应该根据本馆的年度采访计划,并且考虑到重订的复本增长量,即:某类年度计划册数=某类初订种数+该类重订册数。

根据本馆的流通数据,我们很容易得出每年某类流通图书和不流通图书的种数之比(不完全等同于流通率),由于这一比值基本固定,因此我们可以推定下一年度某类流通图书和不流通图书的种数比值与本年度基本相同,由此可以知:

a.L+L'= N

b.L/L'≈ l/l'

c.N+L'×(V-1)=C

其中,L为下一年度某类流通图书种类,L'为下一年度某类不流通图书种类,N为下一年度某类图书种类,l为本年度某类流通图书种类,l' 为本年度某类不流通图书种类,V为下一年度某类流通图书平均复本量,C为下一年度某类计划采访总册数。

根据a、b、c很容易得出N的值。“下一年度某类流通图书平均复本量”同最大复本量的道理一样,我们根据本馆具体情况设定,可参考常亚青博士的《47所重点高校图书馆复本量抽样调查研究》[12]一文。

需要指出的是,高校读者借阅的图书普遍集中在I、H、K和TP等类目,专业图书的借阅量并不大。因此,在制定采访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图书的总册数;另外,品种和复本量始终成反比关系,对于专业图书可以考虑在满足复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丰富品种。

3.2.3 流通数据统计时段的确定

“参与统计图书的入藏时间段”设定的目的是选取要研究的图书,既要考虑采访工作强度,又要考虑重订的时效性,因此可在1周至个月内灵活选取。当然如果自动化系统支持,能够自动处理,可考虑将此时段设为每天。

“参与统计图书的首次流通时段”及“参与统计图书二次流通时间段”的设定,需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图书入藏后应立即参与流通(需特藏图书可特殊处理),笔者建议单独设立新书架位区域,并通过新书通报等方式使其尽快与读者见面;其次,流通数据统计时间段的长短和频次应该参考本馆的借阅期限。如果要通过一本图书的借阅次数和预约次数反馈来决定复本采购,就必须适当加快流通频率,即缩短借阅期限。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对借阅次数和预约次数较高的图书进行重订。因此,参与统计图书的首次流通时段应该大于借阅期限,一般为借阅期限的2~3倍,并小于6个月。这样设定主要考虑既能使图书有2~3的流通时间,又尽量缩短再次订购的时滞。

“重订图书的到馆加工时段”应根据本馆实际,以正常发订、到货、加工、入藏的周期为依据。对于少数售罄且新版暂时未出或绝版的图书不予考虑,可留待每学年重订时解决。

3.2.4 复本量的确定

再好的图书,图书馆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收藏,所以每个图书馆只能结合实际,确定一般图书(特殊图书需要另计)的最大复本量(如3或5本)作为图书采集复本的上限。当计算值大于等于最大复本量时,按最大复本量计算。另外,一般高校图书馆普通图书的复本量有高、低两个档次,高档为3或5本,低档为2或3本。那么我们重订图书就应该以此为依据。

由于不同图书借阅次数和预约次数的变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并非质变,所以需要人为地设定一个限量,如在参与统计图书的首次流通时段时,借阅次数和预约次数之和大于等于“参与统计图书的首次流通时段”与借阅期限的比值,即可按低档复本量重订;大于等于“参与统计图书的首次流通时段”与借阅期限的比值两倍以上可直接按高档复本量重订。当然在参与统计图书二次流通时间段时,图书馆只需考虑是否按高档复本量重订。

3.2.5 其他问题

针对目前数字图书的迅猛发展,有人认为没有研究复本问题的必要,但是数字图书在阅读习惯、阅读设备及方式,信息传递性、时效性、完整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限制和不足,只要印刷版图书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就有研究的必要。

另外,时段需求重订法需要科学的采访计划、完善的流通数据统计系统及较短的到货周期、较高的到货率作为保障。还有,这种方法必须要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某类流通图书和不流通图书的种数之比”、“参与统计图书的入藏时间段”、“参与统计图书的流通时段”、“重订图书的到馆加工时段”及“最大复本量”等参数是动态变化的,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

4 结 语

虽然时段需求重订法还存在上述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这种通过动态地了解读者需求确定复本量的方法,不但能够降低复本不足造成的拒借率,同时还能降低馆藏有无引起的拒借率,并且数据来源客观、计算方法简便、操作性强,可以具体到每一种图书,具备在采访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性。

[1]李德宁.复本问题:上[J].图书馆学通讯,1982(2):33-42.

[2]邵文杰.复本阳题:下[J].图书馆学通讯,1982(2):43-50.

[3]于鸣 .复本数学模式初探[J].黑龙江图书馆,1983(3):7-11.

[4]王建志.文献采访中复本量的确定方法[J].图书馆建设,1993(1):24-26.

[5]高仰淑,赵福来.复本量计算的一个简便方法[J].情报杂志,1998(1):43-44.

[6]曹 臻.大学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复本的配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3):53-56.

[7]金更达,张 军,吴京华,等.图书复本决策模型构建[J].图书馆杂志,2006(1):19-21.

[8]唐振宇,季 莹,冯玉强,等.给予图书流通效用的复本量决策模型及其方法实现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0):96-100.

[9]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夏 云,杨起全,王先林,等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10]马瑞莹,吴开华“.动态复本量”及其调控[J].图书馆建设,2002(3):48-50.

[11]吴志荣.感悟“一个复本”[J].图书馆杂志,2004(12):42-43.

[12]常亚青.47所重点高校图书馆复本量抽样调查研究[J].情报杂志,2009(6):192-196.

猜你喜欢

本馆时间段时段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第70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主要奖项提名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同时间段颅骨修补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绘本馆:童书营销新支点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
我们的都市有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