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近乎消失的猪种
2014-10-23黄若涵
本刊记者/黄若涵
1 三江白猪、湖北白猪、军牧1号的衰变历程
本刊:三江白猪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
黄大鹏教授(八一农垦大学):三江白猪作为我国自主培育的第1个瘦肉型猪种,1983年通过国家鉴定,其以产仔数高、母性好、抗寒、耐粗饲、杂种优势明显而著称。1997年经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协调,三江白猪育种核心群由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友谊县)整体搬迁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密山市)进行保种培育,2004年三江白猪育种核心群又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整体搬迁至大庆市。
三江白猪的育种工作从1972年开始酝酿,1975年正式在国家立项,1982年完成了预定的科研任务,1983年通过农牧渔业部正式验收鉴定,前后经历了11年的时间,育种工作进行了8年之久。三江白猪产仔数保持12头的高水平,肉质基本保持良好,而生长速度也达到了当时的较高水平,180日龄达90 kg,平均背膘厚为3 cm,肉质良好;三江白猪还具有发情征候明显、母性好等优势。更可贵的是三江白猪适应我国北方严寒条件,在肉质和繁殖方面又优于长白猪,因此其培育成功后迅速得到黑龙江省农垦各农场及其附近的各市县养殖户的认可,种猪销售一度供不应求。三江白猪育种协作组随后开展了配套系的选育工作,其所选育的“杜×三”杂种猪生产性能达到国内配套系猪领先水平。
本刊:三江白猪品种遭遇过哪些变故?
黄大鹏:三江白猪品种育成后,随着农场体制的改革,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的退休、调转,更因为育种经费有限,三江白猪育种协作组没有再致力于以持续进行其本身的选育提高和杂交配套系培育的研究工作。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其育种核心群迅速萎缩,后经农垦总局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协商,1997年5月其育种核心群整体搬迁至密山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进行保种培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成立了以院长耿忠诚教授为组长,相关领域专家教授组成的三江白猪育种专家组,分别以优质肉品系、高繁殖性能品系、抗冷应激品系等3个方向,结合现在先进的分子育种手段,对三江白猪持续进行系统选育和杂交配套系筛选工作。现在的新三江白猪其初产母猪平均胎产活仔数11.2头,经产母猪平均胎产活仔12.8头。其优良杂交组合大白猪×三江白猪二元母猪胎产活仔更高达13.4头,是当今国内猪种中产仔较多的品种;其育肥猪175 d即可达到100 kg以上,肉质优良。以三江白猪为母本,大白猪为父本,再与杜洛克猪杂交所形成的“杜大三”三元杂种猪,达100 kg体重为166日龄,料重比3.0,胴体瘦肉率62%以上。特别是近年来,三江白猪课题组对三江白猪进行了持续系统的选育,使其体型更丰满、瘦肉率更高、抗病力更强、适应性更好。
本刊:三江白猪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
黄大鹏:三江白猪基础群饲养于大庆市龙凤区三江白猪原种猪场,其基础母猪群一直维持在240头左右的规模;年纯种猪及其杂交猪销售在500头左右,猪群基本处于维持状态。其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育种经费有限。多年来三江白猪育种组一直积极进行课题申报工作,也得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局以及省科技厅科研立项的支持,但一直没有在国家立项更没有专项保种经费支持。课题研究经费一直十分紧张。
2)市场推广力度不足。国内市场外种猪优良性能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培育品种的生长性能同外种猪的差异掩盖了其繁殖性能与抗逆性的优势,致使养殖户对国内培育品种不认可,以商保种就成为空谈。一个品种或其繁育体系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最终只能进行维持生产。
本刊:军牧1号白猪的育种历程?孙博兴(吉林大学副教授):军牧1号白猪是由原解放军农牧大学培育而成的新品种。1999年3月26日通过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审定,品种证书号为:(农01)新品种证字第4号。它是以三江白猪和施格猪为育种素材,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和测试手段,经多年精心选育而成的。全身被毛白色,体型大,体躯长,四肢粗,背腰平直,腿臀丰满突出。2002年12月30日国家农业部发布了军牧1号白猪的品种标准NY624-2002。军牧1号白猪于1997年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列入国家科学技术部“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在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上,军牧1号白猪连续4届获“神农杯”动物大赛金奖。现在的吉林大学原种猪场是军牧1号白猪的核心选育场。吉林大学原种猪场是以繁育优良军牧1号种猪为特色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综合性实体单位。它作为国内唯一进行军牧1号白猪选育的原种场,2002年、2003年获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项目资助;2005年被列为长春市科技示范基地;2008年获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支持;2008年抗猪瘟转基因克隆猪在该场诞生。
本刊:军牧1号最辉煌的时候?
孙博兴:军牧1号白猪培育成功,一下成为东北地区中小型猪场和农户的引种热点,有些养种猪的农户还流传出“要想富,养军牧”的自创广告语;还有的农户坐火车从千里之外来到长春,只为买一个10 kg左右的小公猪,揣在怀里抱回家。在2000年前后,军牧1号白猪总是供不应求,连续几年的推广,其后裔遍布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军牧1号白猪对东北地区养猪良种扩繁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本刊:军牧1号遭遇了哪些挫折?
孙博兴:风云变幻,在2003年前后,第3次改名后的解放军军需大学在裁军大潮中也如同一叶扁舟在风雨中飘摇,那种人心慌慌的日子持续了近2年,期间军牧1号白猪也因学校前途不明遭受到了过山车式的冷遇,种群数量出现萎缩,“丰满的大屁股”也不再那么吸引人的眼球,终于在2004年底军需大学被正式并入吉林大学,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选择退休或转业,离开了原有的那个光荣的集体。动物繁育工程中心作为军牧1号白猪的育种工作站,也由当时的11人只剩下2个人,1名讲师和1名职工。在经历了学校转、并的波折之后,军牧1号白猪也大伤元气,数量和质量已今非昔比,猪舍条件也是漏风漏雨。
那名讲师正是本人,当时正在攻读博士。我接手猪场管理工作后,面临着猪瘦屋漏粮不够的现实,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度过2004年那个冬季。无奈之下,在一次学校领导组织的现场办公会上,我经过详细思考,大胆地向学校领导提出借款20万元以渡难关。当时的校长韩文瑜教授深知保种的重要性,当即拍板拨款5万元无偿资助猪场,如还有需要可以借款,条件是必须把军牧1号这个新品种重新塑造起来并在1年后全部还款。但接下的日子也并不好过,2005-2006年的市场低谷,猪贱伤农,乡间曾有100元买3头仔猪传闻。在用尽学校20万元借款之后,猪场又背负上了45万元的外债,外债主要是拖欠饲料原料款和猪舍维修款。在长达1年多的市场低谷中,我通过调整猪群结构,淘汰了产能低的高龄母猪,补充了大批量的后备母猪。为了让母猪群尽快恢复高产体况,在负债的情况下仍坚持给母猪补充葡萄糖和植物油等高能原料;为了节省成本,我开着一辆绿色的212吉普,从饲料厂拉半吨预混料穿越长春市区到猪场。
苦尽甘来,2007年猪价出现了超历史的暴涨,种猪销量大增,猪场一下实现扭亏为盈。接下来的一切也就从前2年的紧迫逐渐变得从容了。军牧1号白猪在东北地区的中小型猪场占据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市场销售额从2006-2014年元旦之前一直是节节攀升,平均同比增幅38%。军牧1号白猪原种场现在隶属于吉林大学农业实验基地,经过逐年修缮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育种场,有小单元产房、舍内环境控制设备、种猪测定站和克隆猪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我每年要组织几批学生到猪场进行实践教学,其中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驻场学习2周。科研方面主要集中精力于猪种选育和产业化推广,也得到国家和省部多个科研项目支持。出国深造后,更清楚了当今世界猪种主流选育方向是优质高效,把提高饲料效率作为后期军牧1号白猪的主选方向。
本刊:军牧1号在当代面临哪些挑战?
孙博兴:军牧1号白猪,从根源上讲,是从东北民猪和长白猪杂交育成三江白猪,到三江白猪和施格猪杂交育成的一个新品种,历时30多年,花费了几代人的心血,几经波折发展到今天,为我国东北地区良种扩繁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目前最大的缺撼或者危机是,现在大规模集约化猪场越来越多,中小型猪场将逐渐退出市场,而且大量国外育种公司快速涌入中国,国内育种公司也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企业已经成为猪种选育的主力军,如果军牧1号白猪还局限在现有的高校实习实验基地的层面当中,将难以有做大做强的发展。所以无论是大学教授和育种科技,还是军牧1号白猪本身,如何打破现有体制格局?在新一轮的猪业革命中大显身手,逐浪淘沙,这是要面临的中国养猪业转型发展的新课题。
本刊:湖北白猪最辉煌的时期?
彭中镇(华中农大教授):湖北白猪是大白猪、长白猪和本地猪的杂交结果。湖北白猪1986通过新品种鉴定,它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当时正处于兼用型猪向瘦肉型猪转变时期。这是我国培育的第2个瘦肉型品种猪。我们的育种规划设计跟三江白猪相比有一定的进步、有一定的创新性,在1988年获得湖北省当年唯一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我是育种方案总设计师,熊远著院士全面负责生产(配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湖北白猪有系统的育种规划设计,我用了6个月时间来设计试验方案,第一手数据非常详尽。在当时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杜湖猪”(杜洛克和湖北白猪杂交),远销我国香港地区,还获得香港商会和外贸部门金杯奖,颇受香港市场欢迎。湖北白猪是我国创外汇最多的一个培育新品种。
本刊:后来发生了什么让它推广受阻?
彭中镇:那时候是湖北省食品粮油进出口公司掌握着供港活猪调运的权力,而他们主张供港要100%的外种猪(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所以杜湖猪失势,推广受阻。这有悖于香港市场的需求。
我认为推广产品太单一也是一个因素,只考虑了杜湖,我曾提出了“杜长湖”,“杜大湖”等方案,但是未能实现。我个人觉得湖北白猪的血缘比例高了一些,这在外形等方面就有了一些劣势。杂交商品猪的生产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杂交模式,二元杂交的后代只有一个后代杂种优势,没有母本优势,如果用长湖或大湖,来生产一代杂种母猪,再用杜洛克杂交,就可以利用母本的优势,产仔数、瘦肉率等性能都提高了,也更有利于推广。
本刊:从湖北白猪的育成到后期的式微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
彭中镇:过去有一句话,新品种成果通过鉴定之时,就是品种走向灭亡之日!虽然说得不客气,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新品种培育坚持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完全跟着市场跑,去迎合市场,还要看到远景,加地方猪血缘主要是培养好的肉质,如果都去跟风100%搞外种,那我们的差异化优势怎么体现?所以开发利用的前提是要留下一定数量的保种群。
再有人才的断档也是一个原因。我觉得科学家不要功利心太强了,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做到实事求是就行,只要你做了工作就一定会有成效,不要带着太强的功利心去搞科研。这样的话就能避免上一代科研人员和下一代课题研究衔接不上的尴尬。
团队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团队对一个好的品种培育和持续是非常关键的,要充分调动每一位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各自的长处。维持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所以这在当时对湖北白猪的持续也是一个考验。
虽然推广受到阻力,导致结果不是特别理想。但是在湖北白猪的培育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让他们都知道了怎么科学严谨地搞育种。另外正因为有了一定的基础,从事后来的教学、科研工作等都更有底气。
培育品种近乎“消失”的普遍原因
三江白猪、湖北白猪、军牧1号的发展轨迹只是我们18个培育品种中的一个缩影,每个品种都有不同的困难,但是应该存在一些共性,关于培育品种难敌时代变迁的原因我们听听另外的声音。
本刊:那些培育品种为什么“消失”?
李宁(中国工程院院士):我的观点可能也不成熟。我个人觉得在改革开放3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期做很多工作都比较难。那个时期整个社会经济的交流不大,影响是区域性的,猪场规模很小,无法实现持续的改良。加上科技人才的断档,一个品种做完以后是这个科学家的事业,他的理想往往是品种鉴定完就实现了,接手他事业的博士去干别的事的情况屡见不鲜。
我们给了很多奖励,那些猪很多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利用,这跟政策导向有较大关系。
我们的政策对培育出一个新品种有较大的鼓励,荣誉证书、资金鼓励。所以很多专家以培育出一个新品种而作为自己理想的终极目标。但是新品种的鉴定标准我认为缺少合理性,评定的新品种都是要求掺有一定比例的地方品种血缘,到头来发现通过鉴定的新品种的群体规模很小,占整个养猪工业生产量的比重很低。
本刊:怎么改进?
李宁:所有鼓励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产生效益、影响规模、科学育种的角度出发,不要给一个死框框,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掺有多少地方猪品种血缘不应该是核心问题,不应该硬性规定标准,这样是违背科学的,不值得鼓励和提倡,应该让育种单位自己根据综合效益来决定。法国的长白猪掺太湖猪血缘是自己的行为,掺多少也是自己的行为,只要改善了产仔性能就是最好结果,含有多少太湖猪的血缘他们并不关注,也不会去认定为新品种或新取名字,依然叫长白猪,只是可以给不同的商品名。我们也应该是这种思路,让科学来判定,让市场来检验。至于应该具备多少中国地方品种血缘不硬性规定,要以生产性能提高到某种程度为衡量标准,以培养这个品种的效益、规模以及最终给生产带来怎样的帮助作为考量依据。
我们看看美国养猪业、欧洲养猪业,它的品种名字几十年来改没改?杜洛克就是杜洛克,几十上百年来不断选育和改进,现代的杜洛克和20年前的杜洛克生产性能已经提高了很多,差距很大,他们并没有安一个新名字或认定这是一个新品种,但是这几十年的改进对生产效益和所影响的生产范围却是巨大的!
选育、提高、改良就是育种,不要分你我不要分国界!我认为拿中国地方品种育种该大力支持,拿杜长大等进行选育改进也该有同样的支持力度!换句话说你培养出性能突出的、超过了引进时的性能的“中系杜洛克”也该给奖。这样能提高养猪工业化的今天养猪企业对杜长大育种的热情。如果我们引进的杜洛克经过选育后生长速度更快,生产性能更高,那国外返到中国引种也不是不可能。
李加琪(华南农大教授):我国目前的猪育种的主要模式还是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育种模式,由于科研评价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形成了重培育轻应用的局面,许多育种项目以成果为最终目标,取得成果后缺乏持续培育的动力,而且许多培育品种取得成果后没有得到后续研究支持,这些都导致一些培育品种缺乏持续选育进一步提高性能的结果,甚至一些培育品种退化消失。未来我国的种猪育种必然要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化的导向原则,形成各方利益联动的育选推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种猪育种的能够有品种有应用,才可能形成品牌和影响力。但是考虑到我国目前种猪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尤其是育种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当下比较适合国情的种猪育种模式还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要有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另一方面一定要理顺相关利益关系,使得育种工作能够取得科研成果和市场优势双赢的目标。
成功范例
湖南湘潭的吴买生研究员对沙子岭猪的保种、开发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树立了地方猪保种、开发的典范。2013年他们成立了院士工作站,这是国内首家专为深入研究沙子岭猪的培育和推广而设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吴买生研究员谈到,有好的团队、有条件优越的保种场等强大支撑成就了沙子岭猪的保种。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引入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等先进技术,沙子岭猪的生长速度提高、瘦肉率从42%提到50%。再有就是搞配套系,拿沙子岭、巴克夏和杜洛克做配套系,研究所已经搞了8年。将来将有不同层级的猪肉面市场,纯种沙子岭猪肉200元/kg,巴沙二元杂交猪肉100元/kg,巴、沙、杜三元杂交猪肉卖到60元/kg,可以满足不同需求。
成功的道路因人而异,但是沙子岭猪保种开发工作搞得风生水起,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