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反思与行动
2014-10-23李显君
反垄断不是不改革开放,不是封闭倒退,而是重视改革开放的质量和深度。汽车行业反垄断的背后是什么?下一步我们又该怎么做?反垄断需要国家意志,需要顶层设计,需要统合战略
编者按:
8月9日,就这一轮汽车业反垄断情况,《汽车商业评论》记者贾可、马蕾在清华大学专访了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生导师,、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
李显君长期从事管理理论与管理技术、企业竞争力、技术创新和创业经营研究。他1989年7月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动机分厂参加工作,随后分别在吉林省农业机械总公司、吉林省饲料总公司企划部、吉林大学商学院、北京中企工易管理咨询公司、中国企业联合会咨询委员会任职,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在这次专访中,李显君谈到了他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崭新认识。他认为,中国政府对外充分开放,什么外资企业都进来了,对内却充分保护,而且是保护在位者,不让民营资本进来。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汽车产业的历史,有两点需要认识:第一,到现在为止,市场开放早已经过度,不是受控竞争;第二,我们这个口儿收得有点晚了,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早就应该收了。
对于此次汽车业反垄断,他认为是一个好迹象,但觉得绝对是不够的。,“下一步国家应该从各个层面为自主品牌的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对我们的消费者对我们的企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此次李显君采访部分内容整理。
破除弱国心态
最近国家针对汽车行业开展反垄断调查,怎么解读呢?
首先,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改革开放了,要关上门了。
改革开放的国策,整体判断是邓小平做出的,现在涉及到的是怎么开放的问题。
对于中国来讲,开放首先是观念开放,第二是资源开放,然后才是技术、管理方法,这样去看外面的世界才行。一开始国家必须给外资优惠政策,把它们吸引过来,因为刚开放大家对我们国家不了解。另外,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产业资本的环境都不好,靠什么呢?靠税收,这就要出让市场。
但这个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汽车产业的历史,有两点需要认识:第一,到现在为止,市场开放早已经过度,不是受控竞争;第二,我们这个口儿收得有点晚了,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早就应该收了。
我认为,汽车产业在2000年前后对合资企业的免税等优惠政策就应该收了,那个时候已经看到我们自主品牌竞争不过合资企业。我们本来技术就没有优势,价格上也没有优势。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就一直有这种不敢得罪国外的思维,包括在领土争端上的表现。如果不去掉这个思维,我们自主品牌还是不行的。
我们自己的主权一定要坚持。主权是一个宏观概念,落实到经济上就是我们有市场主权。这些年我们让开市场了,想换技术,但是从来没有把市场作为主权和资源。市场是最大的主权,是我们经济的领土。经济领土让出来了,外方为什么不把核心技术转让给我们但是我们并没有得到核心技术。?这是我们WTO初始谈判的问题。
这个事情,首先我们国家理念不对,总是小心翼翼的,怕得罪合资企业,怕公众有想法,其实你越维护自己的主权,国外越尊重你。
另外,一些跨国公司的政府关系部门很多就是间接贿赂,这些游说集团会影响到我们政府部门。未来中国一定要对跨国公司的政府关系部门进行反腐败,这不仅仅涉及我们国家经济主权利益的问题,还涉及国家安全问题。
再一点,负责制定整个产业政策的政府部门和管理人员也有问题。龙永图在广州花都那次汽车论坛上说,如果再怎样怎样外资都跑了。我说外资跑不了,它看到我们钱袋这么大的市场,能跑吗?龙永图和有他同样想法的那些学者不是说不爱国,他们只从宏观贸易理论上去解释整个产业规律,具体的微观运营他们不懂。
另外从国际指导规则来看,全球化没有完全自由的。龙永图他们太理想化,就是幼稚。任何一个市场倡导自由经济,从来都不是完全自由的,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倡导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完全放开竞争。
不是受控竞争就表现得太开放,合资都来了。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企业优尼科因遭受美国国内的政治干扰而最终失败,而华为在美国、在澳大利亚一直受到来自当地政府的干扰。其实国外很多高科技企业从企业利益导向来讲想卖给中国企业,但美国根本不让卖。
凡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美国政府都会帮助本国企业进行竞争,所以中国未来必须采取像现在发改委反垄断行动这样的正确措施。
破除弱国心态
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C.North)提出一个概念叫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一个国家选择什么制度,选择什么道路,离不开这个国家的历史。这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一样。我们国家还是深受整个西方殖民的影响,我估计有这个原因。
那个时候清政府怕西方,直到现在我们都不是大国心态,而是弱国心态,什么叫弱国心态?总看自己不行,总去掩饰自己的问题,这是其一。另外,强国心态就是我该主张我自己的东西,不该放弃我要的东西,市场的主权是要保护我们自己消费者的利益。
现在是要遵循WTO规则,但你说西方遵循这些游戏规则了吗?人权不都是它定义的吗?但伊拉克这些国家,现在给弄成什么样了,那是在发展民主吗?所以说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遵守WTO,但还有绿色壁垒,举个最简单的例子,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之一法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汤姆逊是当时全球贸易最大的电视机企业,它怎么竞争过日本电视企业的?包括施奈德电气,看它怎么收拾日本的。当然是有规则的。不能壁垒,那么怎么做?可以对你放开市场,但是就放开一个口岸。非常偏僻的口岸,上船不让你马上上岸,这样物流成本就高,你能有竞争力吗?所以说这些绿色壁垒都可以做的。
另外,美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它根本就不是自由市场经济,对外资它有一套国家安全审查机制。美国认为你在我本土进行经营,只要我国家安全部门认为你影响了国家安全,根本就不告诉是什么原因,就给你冻结资产。
汽车企业这么高额的利润,为什么在西方市场价格那么低,在我们中国价格就这么高呢?起码应该平等。从老百姓的福利来讲,这点国家应该管,而且这次管都管晚了。
反垄断不是不改革开放,不是封闭倒退,而是重视改革开放的质量和深度。西方维护自己国家的经济主权,我们也应该维护自己的主权,为什么你们西方维护主权之后,我们维护自己的主权就不行呢?
我们不是违背WTO国际规则,但是一定要以我们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现在反垄断行动是一个好迹象,但我觉得绝对是不够的。下一步国家应该从各个层面为自主品牌的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对我们的消费者、对我们的企业国民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是后发国家,现在我的博士生在做研究,为啥中国缺理论,我们的自然科学、工商管理都是跟从别人的,我们做大量的工作去证明西方理论是正确的。西方创新理论解释不了中国,但是也有用,你得学它,你必须跟踪,然后结合中国实际,来发展后发国家创新理论。
有了后发国家创新理论,就可以根据中国实际发展解决后发国家问题。一旦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教师爷了,也为我们国家产业资本进入那些后发国家打下基础。
现在我们太危险了。我们的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的评价标准都是西式的,要发SCI,发SSCI。一大批回国的经济学家,满脑子都是西方标准。
因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不像自然科学,物理学和数学的标准就是那样,社会学一定有自己的特点。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一定要跟中国结合,不能全盘西化。一定要支持我们的原创理论,西方的东西不可能完全适合我们。
反思过往问题
反思创新机制
汽车行业的垄断造成了整车价格包括零部件价格高企高,一些豪华高端车进口到各个国家,但在中国的价格就比在国外要贵得多了。
假如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企业是自己定价,不是政府定价。而从反垄断法来讲,价格是政府要管的,因为政府要管垄断价格或者价格歧视。但是在中国,这个价格形成环节不透明,比如整车价高25%关税,这是官方的价格,至于中间环节给质监总局多少,这个不是透明的。
主要的问题是要反思国家这个价格问题,比如消费者有钱就可以买,买完了就加价买,这个问题不去处理,对我国高端品牌的未来会有冲击,因为进口车太多了。
我们进口管理机制是有问题的,随便进,没有限制。差不多日本在1958年,在进口车方面全部放开,结果对整个市场冲击太大了,不到两年时间干脆就封闭进口车。国家应该想,为什么各个渠道都可以进口呢?合资企业有许多品牌,既然奔驰在这儿合资,那这个品牌就可以在这儿生产。
另外,进口配额一定要限制,不然,中国自主品牌永远也发展不起来。还是国家的问题,对老外不能这样纵容,包括八国联军进北京那都是中国纵容的。完全可以有绿色壁垒阻挡,比如设置一个海关,设到新疆。
任何狮子都要吃羚羊,关键就是要健全法律,比如说《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管理办法》就要修改,本身制定这个东西规则就是中国政府有问题,号称是保护消费者,结果却不怎么样。
限制国外资本也好,不限制也好,国家要发展必须控制外资规模。我们这么大一个主权市场,不可能任由外资呼风唤雨。
合资企业可能是双刃剑,如果合资的中低品牌继续价格继续下探,最后自主品牌再往上升的时候也不好升。这个问题学者也好,、媒介也好,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政府一定要好好想怎么样以目标为导向,发展中国汽车产业。
中国整个创新体制不是市场本身的问题,不是整个政府大的质的问题,是具体政策制定、执行的集体人员的问题。研究创新竞争,比如说到基础教育,小学生守则都是规定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没有一条是鼓励创新的。制度的整个思路都不支持创新,不知道这个社会核心发展的动机是什么。
创新是生态型的,光靠企业不行。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我们首先要反思。现在大家说改革,我想习近平要改革,各部委首先不是要设计未来目标,而是且每个部门要回顾自己过去有哪些问题。先反思问题,这是制定战略的一个前提。
整个汽车产业政策出了多少问题?正经事不研究,,包括到现在还在限制产能,还在向合并建立几大集团,这就是问题。我们汽车业的问题。,是不是不正跟因为1987年“三大三小”政策限制了民营资本进来有关系?
吗?现在有关部门工信部还是这个思维。第一,他们不反思;,第二,这些人不懂得整个产业规律,不懂得竞争规律和创新规律。
中国的足球市场、资本市场和汽车市场,有非常相似之处。足球挣钱很高,薪资跟国际差不多接轨,但是能力没有接轨。资本市场也是如此。汽车有许多方面也接轨了,但是能力没有接轨。足球、汽车这些行业都是没有很好地真正按市场规则来做事。
第一,汽车虽然是放开了,但是根本没有。对外资这部分按照市场规则放开了,但对国内的民营资本和其他没在位的国有资本没放开。
再则,该维护竞争,该创新环境,没有按照市场规则来办。像足球搞联赛,但那是假的联赛。市场经济是要上下淘汰的,要自由流动的,没有流动就没有意义了。
另外,市场经济虽然自由,但是是讲游戏规则的。但我们的中超也好,甲级联赛也好,虽然市场化,你看游戏规则,踢假球,一下子完了。还有官员这块,足球协会领导对整个足球的战略制定以及俱乐部管理方式,都是行政,都是计划经济。
所以,我们有市场的体,没有市场的魂,根本没有按照市场规则去走。
政府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应该为自主品牌创造一个创新环境和竞争环境,给它创新动力。中国政府对外充分开放,什么外资企业都进来了,对内却充分保护,而且是保护在位者,不让民营资本进来。民营资本1990年就想进,如果那时候进来,现在就不一样了。
日本正好跟我们相反。1937年之前,日本整个市场上跑的车跟我们1980年代末期是一样的,96%以上都是福特车和通用汽车。日本1936年出台《汽车制造事业法》,这个法律关上了外资的大门,1939年就把福特和通用整个赶出去了。
日本对外非常封闭,对内保护民族企业保护民族,但是对内什么资本都可以发展,充分放开,这样才能充分发展起来。所以对外资而言,中国民族品牌,国有和民营是一样的。
现在加入WTO是不是不能这么做了?我们全球化,但全球化不可能完全自由化,这是一个问题。第二,国家靠什么发展?外资就是流寇资本,不可能扎根,国家要靠自己民族的企业才能够发展。
龙永图这些人纯粹是贸易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什么意思呢?不求所有,不管是谁的,提供税收和就业就行了,他们不懂得企业税收是怎么来的。我们自己企业生产产品,不也能提供就业吗?我们自己的企业也能带动其他产业链。
而现在的事实是,外资拿走大部分国民收入。现在跨国汽车公司股份红利这块的利润不是主要的,关键是靠零部件定价获取整个产业链利润。奥迪做到什么程度?4S店马桶和地毯都是从德国进口的。2002年我去北京现代考察,工业缝纫机、座椅都是现代重工的。
他们带动了他们自己的相关产业,但是不带动你的,国家必须得认识这一点。虽然我们加入了WTO,但实际也有很多办法解决,国家可以制订一系列措施来制止。
美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它根本就不是自由市场经济,对外资它有一套国家安全审查机制。美国认为你在我本土进行经营,只要我国家安全部门认为你影响了国家安全,根本就不告诉是什么原因,就给你冻结资产。
现在加入WTO,但是也有很多办法。我们放开全球化,但全球化不可能完全自由化,全球化不是自由化,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国家靠什么发展?外资就是流寇资本,不可能扎根,国家要靠自己民族的企业才能够发展。
龙永图这些人纯粹是贸易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什么意思呢?不求所有,不管是谁的,提供税收和就业就行了,不懂得企业税收是怎么来的。这些市场我们自己企业生产产品,不也提供就业吗?我们国民服务里面不也有吗?另外还带动了其他产业链。
而现在事实是外资拿走大部分国民收入。现在跨国公司股份红利这块的利润不是主要的,关键是靠零部件定价获取整个产业链利润。奥迪做到什么程度?4S店马桶和地毯都是从德国进口的。2002年我去北京现代考察,工业缝纫机、座椅都是现代重工的。
带动了他们相关产业,但是不带动你的,国家必须得认识这一点。这一块必须算他们垄断,但这不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制订一系列措施来制止吗?
俄罗斯就非常强调自主,但不是封闭。设备进到它那不能拉回来,项目施工完了设备就不要带走了。因为占有他资源了,拿走他利润了,就必须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现在做得不够,一定要改变清朝末期的思维,坚持主权意识,坚持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
按照普京的话说,中国领导人只有习近平正式提出要政府采购的自主权。我们此前的领导不敢说,而奥巴马多少次都在倡导购买美国车。政府倡导国民去买自己车也没问题,我们的领导老怕得罪外资。
国家要承担95%责任反思创新政策
俄罗斯就非常强调自主,但不是封闭。设备进到它那儿都不能拉回来,项目施工完了,设备就不要带走了,因为你占有他资源了,拿走他利润了。就必须是这样的,但我们国家现在做得不够,一定要改变清朝末期的思维,坚持主权意识,坚持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
按照普京的话说,中国领导人只有习近平正式提出要政府采购的自主权。我们此前的领导不敢说,而奥巴马多少次都在倡导购买美国车。政府倡导国民去买自己车也没问题,我们老怕得罪外资。
从创新源泉的角度来讲,创新有的是技术推动,push模式,还有消费需求,pull模式。政府倡导国民买自己的车,实际是推动消费者改变消费模式。创新,消费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创新源泉的角度来讲,创新有的是技术推动push模式,还有消费需求pull模式。但是要中国消费者像韩国人和日本人一样就买本国汽车,这还得有点行政手段。
因为消费者毕竟是理性经济人,他自己的钱想要买什么没法控制,他爱国的话就自己爱国了。所以还是一个国家上行下效的问题,就是政府倡导民众去消费自主品牌汽车,但不可以去强制他。
美国警察用车全部都是福特,意大利整个警察用车都是菲亚特。韩国、日本基本所有的警车除极特殊的全是本国汽车。我们呢?北京的都是北京现代,上海的是上海大众,什么原因?不怨老百姓,政府没带好头。
中国汽车发展到今天,其实政府应该担95%的责任。奥迪做官用车,中央领导、正部级领导、副部级领导都开奥迪。最典型的是,奥运会期间科技部部长万钢,开着上海大众混合动力车来现场,竟然《新闻联播》还给播了。
我去韩国,韩国的政府官员、大学教授说买国外车会感到一种耻辱。我们的许多官员廉耻都没有,所以中国政府必须在采购上尽快处理掉那些外国品牌的官方车,就买国民车。实际上自主品牌发展都是中国底层老百姓推动的,因为是经济型轿车,都是他们在负责给大家的安全跑数据。
发展汽车产业需要创新,但现在中国整个创新体制有问题,比如说到基础教育,小学生守则都规定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但没有一条是鼓励创新的。制度的整个思路都不支持创新,不知道这个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创新需要一个生态环境,自主创新的主体,光说企业能行吗?从创新理论来讲,也不是企业完全负责。美国克林顿政府1993年推出“新一代汽车合作伙伴计划”,联合克莱斯勒、通用和福特成立一个运作集团。该组织的主体就是国家,由当时的美国副总统科尔担任首席执行官。
而我们的973计划,、863计划,联合高校联合企业,这样的分散模式,不可能做大事儿。算算汽车关键技术有几个,然后看大家能不能集中力量投入去攻克。
再延伸一点,我们这种创新管理体制下,创新投入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学学高铁和航天。一说高铁,一说航天,大家就说那是单件儿,但计算机、冰箱、彩电都是大众用的,虽然没有汽车复杂。
但汽车行业引进这么多年有什么呢?制定汽车政策的人,包括汽车行业人员,根本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太过强调汽车行业的特殊,而很多问题是我们认识有误区,不是我们能力的问题。不是我们汽车人不努力,汽车人很努力的,有多少人七天不休息。。
但是光让企业创新,国家主体不创新,是不行的。创新是一个生态性系统,国家政策不创造好的环境,光靠企业是不可能的。
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非常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同时管理创新又是技术创新的支持。但我们现在的创新很片面。说创新我们有973计划、863计划,整个行业关注技术创新,但不关注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不是所有制创新,是制度的安排,是政策的制定。
从技术创新角度来讲也有问题,技术创新有很多分类,其中一个最经典的分类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工艺创新比如福特流水线、丰田精益生产方式,我们国家现在就把自主创新理解为自主技术创新,把自主技术创新理解为自主产品创新。
企业重视产品开发,不重视工艺创新,可是你看日本怎么赢的,福特怎么赢的。?如果我们工艺创新得不到保障,产品开发就有很多问题。这种片面的思维不可能有效,所以说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整个构架认知是有问题的,政策导向是有问题的。
大家都辛辛苦苦刨地,但不知道往哪儿刨,结果刨出来都是老鼠洞,没有一个防空洞。我们其实总结很有意义,但是现在行业、协会、政府都没有静下心来回顾总结一下过去,这就是弱者心态。
现在我们整个政策不管是环保政策还是创新政策,都是部门政策,不是国家统一意志来做的。中国的示范产业只要是有国家统一意志,有个总体纲领,然后各部门协调配合,就都有自主创新,像航天、排球、乒乓球,。全部依赖国外根本搞不起来,汽车、足球最典型。
足球市场、资本市场和汽车市场,有非常相似之处。足球挣钱很高,薪资跟国际差不多接轨,但是能力没有接轨。资本市场也是如此。现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老总年薪三四百万元。有创新吗?汽车有许多方面也接轨了,但是能力没有接轨。足球、汽车这些行业都是没有很好地真正按市场规则来做事。
第一,汽车虽然是放开了,但是根本没有。对外资这部分按照市场规则放开了,但对国内的民营资本和其他没在位的国有资本没放开。
再则,该维护竞争,该创新环境,没有按照市场规则来办。像足球搞联赛,但那是假的联赛。市场经济是要上下淘汰的,要自由流动的,没有流动就没有意义了。
另外,市场经济虽然自由,但是是讲游戏规则的。但我们的中超也好,甲级联赛也好,虽然市场化,你看游戏规则,踢假球,一下子完了。还有官员这块,足球协会领导对整个足球的战略制定以及俱乐部管理方式,都是行政,都是计划经济。
所以,我们有市场的体,没有市场的魂,根本没有按照市场规则去走。
反思创新生态
中国汽车产业,我愿意从产业创新生态的角度,以及产业要素构架角度去考虑。为什么中国汽车大而不强?日本、韩国引进汽车,他们三年就有自己的产业了,为什么我们引进这么多年还是不行呢?
从产业生态,一个非常简单的思路,就是营造创新生态。首,首先是政府,然后是行业机构,然后是企业,是大学。当然还可以这样排列——,政府、企业、大学、行业机构。按照创新生态的这四个核心因素的维度,完全能够解释中国为什么创新不行。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主管汽车的政府部门,从来没有好好回顾历史,反思哪块儿做错了,不能老说,站在那个时间点上就只能那么做。我们回顾历史不是检讨历史,是要历史告诉未来,别再犯错误。另外,政府产业战略和政策,回过头来看,都是有问题的。
2004年,我做过汽车产业这种纯粹控股的研究课题,提出一个理论,看企业到底是产业性集团还是纯粹控股集团好,我研究了世界上电子、汽车、计算机、石油这些行业,比如丰田、奔驰、IBI公司、西门子,都是产业性集团,不是纯粹控股的。
我的指标是,产业竞争总部必须总部控制研发,必须控制采购,必须控制核心业务。什么叫纯粹控股,总部什么都不管就变成投资型,就完了。上汽级集团构造一个产业性集团,总部没问题,上级工业集团放了,再构造。当时我提出中国汽车企业集团一定不能走上空心化,空心化问题最早就是我提出来的。真正产业性集团,集团总部必须为全球的分支公司提供核心技术或者核心平台支持。
我们国家汽车产业是不是搞纯粹控股集团?,当时上汽级集团很犹豫。先是东风搞的,逐步变化为纯粹控股。一汽走的是控股集团,但是它放弃没放技术中心,但不控制采购。真正产业性集团,集团总部必须为全球的分支公司提供核心技术或者核心平台支持。一汽夏利做自己的,一汽轿车做自己,一汽集团还想管,管不了。它是一个基本上接近纯粹控股型的集团,所以没做好。上汽现在的构造,上汽股份就是一个小集团就是产业性集团,做得很实。
一定要对这个行业有好的反思,没有反思做不了这个行业。我现在正在做什么呢?我就要把航天产业,、计算机行业,、高铁纳入进来,深入研究,跟汽车做一个比较。汽车确实有特殊,但是我们抽象出一般规律,来做。不能因为特殊就掩盖了别的。
汽车行业的产业政策,属于战略问题,但从来没有明确争论。要是我们早点发展轿车就不一样了。一开始说建设社会主义要发展卡车,但认为轿车是生产资料,不是消费资料,1984年之前不允许个人买轿车。要不要发展私人轿车,我们讨论20年,政府都不去研究国外。这不是中国人笨的问题,是制度在那儿挡着。
日本很多观念跟中国是一样的,但日本轿车大讨论1951年末开始,就争了两年,日本政府马上就出来说,不要争论了,要发展轿车。而且要发展什么轿车呢?发展国民车,整个轴距、吨数、排量、价格,规定得非常清楚,有操作性。
再看看我们。然后我们要不要自主品牌争论了10年,想想当年的“何龙之争”,。现在股比之争还在争论,混合所有制也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政府解决争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行。
股比之争是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就是跨国公司最关注的。我是2012年给德国大众总部要我我们一起做了一个课题,大众他关注的两点:,一个方面就是说中国能不能放开股比,超过50%;,第二能不能合资放开两家,可以投资第三家。我说,这个知道也不能告诉你,这是涉及到国家机密的问题,
股比开放之后是这样,一旦51%,完全控制合资企业的利润来源,中方说的不算了,放开股比,他们接着就他想要独资,这是跨国公司,也就是说我这边为啥要分给你一半利润,它挣的全产业利润还不满意,还要把合资的利润拿走,这不就是资本的掠夺性吗?最主要的是不说要突破51股比,最后一旦放开口了,一汽大众就不跟一汽合了,要自己成立独资。所以这块根本不能放开。
苗圩说,合资股比最近几年不放开,未来肯定要放开。他的话我估计是外交语言,至于多少年放开没说,同时要尊重又不违背改革开放这种精神。什么时候放开呢?有一个标准,中国本土汽车核心技术和竞争能力能跟合资外方抗衡,可以放开,没问题,那就竞争嘛。但是这个标准可以50年,可以100年,这是咱们定的。我们也像美国那样制定一个国家安全审查机制,跟它学。
股比不放开跟WTO规则并不违反,合资的目的就是维护国家安全。美国有301条款,有国家安全审查机制,来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所以股比放开是一定要反对的,而且不是说你发展不发展,我还得像今天控制外资在中国的发展你,你在我的土地上能任意妄为吗?所以人不就怕两种状态,萧伯纳说的两点,第一怕肆意妄为,第二怕万念俱灰。现在感觉是,外资是肆意妄为,自主品牌是万念俱灰。
现在自主品牌感觉是万念俱灰,外资在肆意妄为,所以国家一定要平衡,我们不是说合资企业完全不要了,要考虑它的贡献,就说我们要正确认识它的贡献,但是你不能在我这边土地上乱做。
再者则,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为什么不去创新呢?创新考核就有问题,我们现在是在战术考核不是战略考核。考核一汽,就考核利润和年度收入,根本不考核创新的收入,而创新需要长期投入。这就需要中组部绝对有问题,包括、国资委这块。做好工作,现在搞好混合所有制,这块是非常关键,但怎么搞,似乎没有找到答案的。
再一个,从行业角度去看,汽车行业的标准由在位的大企业主导制订,像一汽、上汽、东风,在位小企业都排斥掉,民营企业和非公有企业在外面进不来,奇瑞都挤破脑袋才进来。它们要早进来就好了。在中国,我们行业是由企业主导,各种协会都挂靠到企业,从来没有形成行业独立的东西。
干什么,一定要清楚顶层设计及统合战略
反汽车垄断一定要顶层设计,不是说就单单是反垄断。查微软也好,查奥迪也好,我们是要干什么,一定要清楚。干什么要分阶段,我们一步一步实施,而且告诉大家,即使我们的目的不能说。
最关键不能流于形式,就一阵风。
我估计从国家安全角度来讲,这一次反垄断,上层习近平是点头了的。我们应该有国家意志,再有顶层设计,再有战略,要清楚一步一步走下去要干啥。要向国内公示,我们是在维护自己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是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不是要关上合资大门。
我们一定有理有据有节来做这个事情,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步调。不能就像去年产生股比之争那样,一提扩大开放,就说把股比放开,根本就没有理解什么是深化改革,什么是扩大开放。这就是各部门没协调,中央没有一个统一设计。,到底什么是对外开放?,我们要不去定义基本概念。
创新不是喊新口号,现在的创新,现在国务院秘书人员为什么老去用新概念呢?用老百姓的话就是老吐新词。创新没问题,理论上可以概念创新,但是作为国家来讲,老这么创新就有问题。计划经济的提法没问题,这是根本转变,大家都认同。还有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实体经济、低碳经济,这么多提法,司长能弄明白就是高水平,下面县长谁能弄明白呢。
西方在启蒙运动之后这么多年,自由平等博爱就没有变过。不需要变,要抓住经济的本质,管理也都是这样。现在管理上我们中国的商学院老引入西方的理论,学美国。但人家搞战略之前完成了其他细节问题,我们占了目标,但管理的细节不搞了。
我们商学院MBA围着战略管理来设置课程,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保证、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MRP2、ERP,全完蛋。看看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丰田也有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为了应付金融市场,根本没有ERP那套东西。
我们现在要抓住经济的本质,管理的本质。丰田制定生产的期量标准,数量、质量、时间,就三个问题。多快好省建立社会主义,多就是规模,快就是速度,好就是质量,省就是成本。得抓住本质,不能在概念上来做。
今年年初所谓的股比放开这个争论,也反映了很多高层思想的迷盲茫。高层思想的迷茫就是对整个十八大精神理解不对,或者十八大精神没好好阐述。我们的文件老留溜缺口,为什么不界定好呢?结果大家各部门解读,怕跟不上现在领导的步伐。领导首先要告诉各个部委,我们必须要支持民族品牌,应该要怎么做。
汽车反垄断是我们维护正当的市场主权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以此为起点,接下来该怎么弄?如果仅仅就这么反一下垄断,没有后续国家主体的创新意识,还是不行的。
国家以反垄断为起点该怎么做?首先国家意志,做好顶层设计,然后进行明确明确的战略,然后一丝一点,各部门一定要协调一致,只有有了顶层战略的设计之后下面才能步调一致。
汽车反垄断是我们维护正当的市场主权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以此为起点,接下来该怎么弄?如果仅仅就这么反一下垄断,没有后续国家主体的创新意识,还是不行的。
首先我们国家一定要确认整体的顶层设计,要战略定位,。有战略就不会是一阵风,就不只是发改委某个部门的事情。,国家要重新整理一下战略,对各个产业部门应该做什么,一定要有协调。然后各个部门对达到什么目的要清楚,不能要为反垄断而反垄断。
我觉得政府应该有一个自主创新委员会或者自主品牌委员会,或者就叫中国产业创新委员会,来协调制订整个战略,比如汽车产业这块,对外资要个评判,对国内企业要个评判。战略要分阶段,一步一步达到目标。
中国跟国外企业谈判,我们总去谈细节,一整就整到具体环节上去了。1980年代有一个大企业最开始谈合资,谈到价格,对方老总直接说,某某先生我不跟你谈这个,这是我部门谈的,我要跟你谈未来的战略。
所以说顶层设计部门要协调,然后分步来走,一定明确要干啥。比如说现在搞新能源汽车,我们也救市,出台一些措施,汽车免购置税,但我们往往就是某个部门在出手。最后造成整个新能源发展不均衡,产量不均衡,销量不均衡。新能源方面美国也救市,但它是一揽子,达到一个目标市场,促进就业,这是它的顶层目标。
宏观经济第一个指标就是就业,怎么做呢?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新产业新能源企业。美国现在汽车业就起来了,它整个是一揽子来做的。我们国家往往所有的政策都是部门的,都是有很多具体细节,缺少一个国家意志。国家意志是一方面,要整个反映到统合战略上。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是研究竞争战略的,他分析说,整个航天产业要有竞争优势,其中国家意志非常重要,航天业一旦注入国家意志意愿,美国的人才资源都往那儿流动。
我把发达国家分成两类,一种是典型发达国家,一种是非典型发达国家。典型发达国家都经历和正在经历汽车产业的重新发展,像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而非典型发达国家怎么也起不来,比如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没有自己真正的汽车工业。
我们国家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国家领导人自觉,要意识到汽车产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绝对不只是支柱产业。现代汽车工业不是当年的机械产品,已经是新产业,、新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汽车电子、智能交通、互联网、新材料等等全跟汽车相关。
现在汽车相关的管理部门分散,一定要有一个统筹和的部门。政策关键还得执行,各部门协调,国外也不是完全一个部门管一个产业。克林顿时期的那个新一代汽车计划,当时可以和阿波罗计划相媲美,虽然计划费用有些失败,但对美国汽车产业有直接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意志,是国家在管理这个项目。我们现在还不可以。
我们国家领导人一定要有意识把汽车产业抓起来,这个产业太重要了。首先从国家上层到国家各部委必须有大国和强国心态;其二,,国家意志竞争对产业和企业非常重要,创新必须形成统一的意志,上行下效;。再者则,一定要处理好外资和内资的关系。
跟外资不能讲和谐,跟狮子讲道理不可能。在尊重国际规则的前提下,我们就要发展我们自己,外资有能耐,市场可以给你,但你得正当跟我拿,尊重我的法律。汽车消费者赔偿,丰田赔美国的多,赔我们中国人就少了。但回过头来说,这不是人家的问题,是我们政策上自己没弄好。包括今天垄断到现在这个样子位置,是我们采购各方面的政策没做好。
首先要把我们的产业创新和竞争的理念告诉全球。如果什么也不说,老说WTO规则,不是被西方牵着走吗?我们要树立自己的产业全球观,、产业安全观,把我们的产业创新和竞争的理念告诉全球,同时又不违背WTO规则。如果其他什么也不说,老说WTO规则,不是被西方牵着走吗?一二三说清楚,又不违背WTO规则。从上到下,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产业安全观这个东西,要不我们太被动了。
现在具体环节企业都想做好,都想发展现在急切需要。国家顶层设计好有很多方面,关键是要形成战略性、系统性的东西,。具体环节企业都想做好,都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