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状物传神刻画入微

2014-10-23陶文鹏

古典文学知识 2014年5期
关键词:词话旧梦斜阳

陶文鹏

南宋末词人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今存《碧山乐府》词六十四首。擅长托物言志,在咏物中寄托亡国哀思。近人梁启勋《曼殊室词话》卷一说:“碧山以咏物擅场,集中名作如咏春水之《南浦》,雪意之《无闷》,新月之《眉妩》,落叶之《水龙吟》,萤与蝉之《齐天乐》,榴花之《庆清朝》,均属神来之笔,刻画入微。”顾随《驼庵词话》卷八说:“对物,要在物中看出其灵魂。”王沂孙最出色的咏物词,确能在所咏之物中看出其灵魂。下面撷取四例赏析。

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

王沂孙《南浦·春水》词云:“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縠纹初遍。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绿迷旧处,却添残红几片。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帘影蘸楼阴,芳流去,应有泪珠千点。沧浪一舸,断魂重唱花怨。采香幽泾鸳鸯睡,谁道湔裙人远。”此词通篇写春水,含蓄抒写夫妻的离别相思之情。词题为“春水”,词中不出此二字,但句句都紧扣着春水来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春水美境。开篇首句描写杨柳阴下,澄碧的水面漾起粼粼波纹。曲,酒母,酿酒或制酱用的发酵物。曲上所生的菌,淡黄色如尘,因称曲尘。二、三句说,春水看起来像曲尘刚生出来,颜色嫩绿带黄,似乎是造化染成的。南宋诗人范成大《谒金门》词有“塘水碧,仍带曲颜色”之句,王沂孙这三句从范词中脱胎,但他先画出杨柳作映衬,又用“粼粼”摹状春水在和风中漾起波纹的动态,再用动词“认”字和副词“乍”字,表现出春水如曲尘初生与他观赏春水时的欣悦之情,其后更以“色嫩如染”四字作精妙的形容与比喻,这就比范成大的两句生动、细致、活泼,并且饱含情味。王沂孙那些寄寓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的咏物词,写得隐晦曲折,情调凄苦,风格沉郁。而这首咏物抒情并无寄托的春水词却清疏秀丽,别具一格。正如清人陈廷焯所评:“题极清秀,却合碧山手法。寄慨处,亦清丽闲雅。非蒋竹山,亦非周草窗也。”(《云韶集》卷九)。

惊旧梦、绿鬂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

王沂孙《绮罗香·红叶》词云:“玉杵馀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惊旧梦、绿鬂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此词描写秋天红叶,婉曲地表达词人对故国沦亡、人世沧桑的慨叹,是有寄托的。词人以其独特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运用典故、拟人、反衬等艺术手法表现红叶幽异奇瑰又孤寂凄凉之美。词中“几点朱铅”两句用拟人化手法,写红叶被秋风秋雨吹打,一片片飘坠下来,就好像美人的眼泪沾着面颊上的脂粉洒落,带着美人对秋风的怨艾与迟暮的悲伤。紧接着的“惊旧梦”两句,继续拟人,对红叶——美人的形色、神情作更生动细腻的描绘。“注”,涂抹。白居易《时世妆》诗有“乌膏注唇唇似泥”句,元代无名氏《一枝花·嘲黑奴》套曲有“唇注松烟墨”句。这两句说,红叶这位绿鬂女子,一到秋暮,黑发便轻易地凋谢,这是她心惊于美好旧梦的消逝吧?她微微抹上绛红色的唇膏,又好似在诉说着新恨。大自然中的青色枫树,到了秋天树叶会变成绚丽的红色。这一现象在词人笔下,竟化作一位“绿鬂轻凋”、“绛唇微注”的佳人,读者从她的“惊旧梦”与“诉新恨”中,深切感受到她(其实是词人自己)的失望、怨恨、孤苦、凄凉。从句法看,“惊旧梦”对“诉新恨”、“绿鬂”对“绛唇”、“轻凋”对“微注”都用了“反对法”,对比鲜明强烈,对仗工巧密丽。更妙的是,使红叶——佳人形神兼备,活现纸上,可谓得其灵魂。在此词中,开篇“玉杵馀丹”、“金刀剩彩”两句都是用典,后句典故生僻,有王国维《人间词话》所批评的“隔”;“绣蓉一镜晚妆妒”句,绣蓉是荷花还是红叶,也使读者难以确指,因此艺术效果都不如“惊旧梦”这两句。结拍“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以景结情,生动凝练,意象凄冷,意境深远,是词人在亡国后悲剧命运的象征,堪与辛弃疾“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和姜夔“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点绛唇》)媲美。

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

王沂孙《齐天乐·萤》词云:“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练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楼阴时过数点,倚栏人未睡,曾赋幽恨。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何人为省。但隔水馀晖,傍林残影。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此词通篇咏萤,不出“萤”字。上片用典、白描、比喻、拟人等手法兼用,对萤的初生、发光、飞行等形态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更以萤火暗近人衣的生动细节,引出词人对昔日美好生活情事的追忆。下片侧重描绘秋萤悲怆无望的末路之境,暗寓词人的亡国之痛与身世之悲。萤与词人、家国三者融为一体。“汉苑飘苔”三句,化用唐人刘禹锡《秋萤引》:“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夜空寂寥金气净,千门九陌飞悠扬。”意思说:当年的汉苑、秦陵,已经变为一片荒芜,秋风掠过,遍地苍苔飘舞,败叶坠落,只有几点青冷的萤火在它们的废墟上飞来飞去,使人不禁生出千古兴亡、凄凉不尽的悲怆感慨。这两句妙用前人诗句,明写汉苑、秦陵,暗写萤火。苍苔与落叶,将昏暗微弱、零落闪烁的萤火衬托出来,使人宛然如见。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三句写萤火纯用虚笔,不着迹相,与上片对萤火的明写、实写呼应,又有明暗相映、虚实相生之妙。字面上是怀古,其实是伤今。“凄凉不尽”,传达出词人暗伤亡国的沉痛悲愤之情,永难消释。

已故的现代杰出诗人绿原在1942年写了一首短诗《萤》:“蛾是死在烛边的/烛是熄在风边的//青的光/雾的光和冷的光/永不殡葬于雨夜/呵,我真该为你歌唱//自己的灯塔/自己的路。”抒写出诗人追求光明、抗击黑暗的独立人格和坚韧意志。短小精悍,深蕴哲理,是传统与现代的美妙结合。将此诗与王沂孙此词对照阅读,可悟新诗与旧体诗词的继承与超越,是很有益处的。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王沂孙《齐天乐·蝉》:“一襟馀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鬂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此词开篇就巧妙运用《古今注》中所载齐王后尸变为蝉的神话传说,以奇幻、丰富的想象描写作为哀蝉化身的后妃的悲惨身世与凄楚情状,显然是抒发对元僧杨琏真伽盗发宋代后妃陵墓的悲愤。词中蝉、后妃、词人融合无间、浑化一体,寄寓着词人的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结尾用对往昔欢乐的回忆作有力的反衬,更显得沉痛彻骨,动人心魄。词的下片,“铜仙铅泪”三句用唐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典故,既影射临安沦陷、诸陵被掘、南宋亡国,又表现以餐风饮露为生的哀蝉已无露可饮。既然无露可饮,哀蝉的生命也就危在旦夕。于是,词人自然以“病蝉惊秋”三句承接,写哀蝉临秋时的凄苦境况与心情:病弱的薄翼,已抵挡不住秋寒的侵袭,不由得惊惶失措;它经历了人世时序推移冷暖巨变,此刻它那濒临死亡的枯槁形骸,还能禁受得几度落日斜阳的惨淡凄寒?顾随先生《驼庵词话》卷九说:“描写有二种:一为绘画的。如《左传》,似水墨画,得其神气,有飘逸之致,如云龙。……一为雕刻的。如《水经注》之写景近于雕刻,形态清楚逼真。”王沂孙这三句词描状哀蝉,用雕刻之法,形容词“病”与“枯”、动词“惊”与“阅”,锤炼得极精准、坚实,力透纸背,从而清楚逼真地塑造出濒死哀蝉憔悴枯槁的形貌与辛酸凄楚神情,令人不忍卒读。两个四言对仗句继之以一个六言设问句,骈散结合,音调抑扬起伏,后二句都用去声字“世”、“度”收尾,声音激厉劲远,极富馀韵。清人陈廷焯评此词:“低回深婉,托讽于有意无意之间,可谓精于比义。字字凄断,却浑雅不激烈。”(《白雨斋词话》卷二)近人陈匪石《宋词举》评:“‘病翼三句,一片变徵之音。”都很中肯。

猜你喜欢

词话旧梦斜阳
游雁塔
望斜阳
难圆旧梦
诉衷情
竹之韵
春天的意外
新词话
十字路口
王国维??《人间词话》??李敬伟书
王国维《人间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