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化: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2014-10-23朱海滔

企业文明 2014年10期
关键词:职业化素质职业

朱海滔

根据我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60%以上的企业生存周期在4~12年。近年来,我国企业生存周期逐渐缩短,平均只有1.7年。我国企业生存周期为什么会越来越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员工职业化程度不高!

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事实证明,我国企业员工由于职业化程度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要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建立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员工队伍。职业化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职业化的丰富内涵

据研究,目前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的差距,也就是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滞后。就像一场足球比赛一样,如果将职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进行同场竞技,其结果不言自明。一名现代企业员工不仅要有熟练的技能和相关的知识,更要有职业化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这种职业精神,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潜在竞争力,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确切地讲,何谓职业化呢?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用适合的方式做合适的事。职业化包括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规范三个部分。

——职业素养:指职业态度,是否从内心尊重本职业,是否从内心尊重本职业的规则,是否能够按照职业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来开展工作,这是衡量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重要指标。

——职业技能:指工作岗位对工作者专业知识的要求。例如:律师要对法律有深入了解,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者就要对劳动人事法规政策熟悉,等等。

——职业行为规范:也叫职业行为标准。规范是效果和效率的保证,能对工作中的疏漏进行有效防范。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总是能够按照规范来开展工作,以确保少犯或不犯错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效果。

员工职业化就是要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职业化员工,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责任感强。一个职业化员工的责任感体现为积极主动做事的态度,体现为对所做事情负责的态度,体现为对自己事业(工作)的忠诚度。责任感是一名员工综合素质最核心的要素,是一切行为的根本,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

严守规范。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没有它的规范。遵守企业技术和业务规范,可以保证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作为一名职业化员工,应当严以律己,视遵守公司规范为自己的义务,将企业规范潜移默化为自己必须遵守的准则。

团结协作。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没有团队的成功就没有个人价值的实现。团队意识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人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大小,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一名职业化员工,要永远以公司和团队的利益为重,与同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精诚合作。

善于沟通。沟通是职业人的一项生存技能。作为企业的一员,你需要了解情况、表达愿望、提出意见、交流思想、获得理解、寻求合作,等等,这无一不需要进行有效沟通,这样可以使企业减少内耗、提高效率。

业绩良好。职业化的时代只能凭业绩说话,市场评价企业的标准是其最终产品的竞争力,企业评价员工是看其工作的实际成果,即业绩的高低。员工有了业绩,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企业才能生存发展。企业发展了,才能为员工提供更好实现人生目标的平台。

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如今已成名言了,从日常行为细节、个人形象细节等可以判断一名员工是否职业化。从细节做起,重视细节,不断完善日常行为细节,才更具有人格魅力,从而成为优秀的职业人。

始终如一。中国有句老话:“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就是要求做人要始终如一。珍惜你的工作、尊重你的工作并持续努力地工作,因尊重自己的工作而始终如一的行为是令人尊敬的职业态度。

善于学习。对知识的自我投资是成功职业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一名职业化员工,要积极参加培训,重视在自己职务范围内应该具备的固有专业能力相关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技术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职责需要,有利于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勇于创新。一名职业化员工要具有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不断创新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制胜法宝,而员工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职业化的强大作用

根据我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60%以上的企业生存周期在4~12年。近年来,我国企业生存周期逐渐缩短,生存周期平均只有1.7年。我国企业的生存周期为什么越来越短?通过广泛的理论研究和深入实践发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员工职业化素质不高!

诚然,人才是第一要素。企业的竞争力说到底是人的竞争力,人的生产效能高了,企业效益当然就会水涨船高。对于我们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持续战斗力,就必须抓住“人”这个关键,加快建设职业化队伍,推行职业化管理。只有全面提高员工和管理者的职业化水平,才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不败,就必须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职业化素质。这是因为:

——员工队伍职业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有一家生产乐器的中国企业,废品率高于10%。该公司负责人了解到日本同行的废品率仅1%,于是,就去日本企业实地考察,发现在日本企业里,员工进行生产的操作台上面物品摆放整齐划一,没有任何私人的物品;桌子上面都画好格子,哪个位置放置什么工具,哪个位置放水杯,位置安排十分符合劳动操作规范和程序。而在同行的这家中国企业里,上班时间员工聊天、吃东西、干私活现象普遍,可以说干什么的都有,上厕所也要花半个多小时。对此,该公司负责人不由得感叹道:员工职业化程度的高低的确影响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员工队伍职业化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在企业或部门的内部沟通中,还是在对外合作、交流的场合里,良好的职业形象不仅让员工充满自信心、有利于企业内部团结,更重要的是企业员工行为职业化可向外界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利于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和附加值。

——员工队伍职业化有利于员工自身发展。企业员工职业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也决定了员工自身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当前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文凭贬值,国企员工大规模下岗失业,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在劳资市场,中国现在已经完全进入了资方市场,职场竞争趋于白热化。正如前些年最流行的职场名言“今天你不努力工作,明天你就要努力去找工作”一样,现在可以升级换代为:“今天你不重视职业化素质和职业竞争力提升,明天你就会失去你的工作!”职业化素质关系到每个人的未来,如果你想要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就必须首先成为职业化员工。

职业化的认识误区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逐步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职业化素质作为招聘职员的重要标准,因而很多企业把员工职业化素质建设问题,也摆到了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但是,就实际情况看,目前一些企业对职业化以及职业化素质有相当多的误解,一些所谓职业化培训也对职业化存在肤浅的认识,形成了误区。

一是穿西装、打领带、衣冠楚楚就是职业化。很多人认为穿西装、打领带就是职业化或者说是职业化素质高的表现,其实这是很肤浅的认识。商务礼仪是职场人士的必修课,作为职业人士在工作场合穿正装是很有必要的,但这并非是职业化的唯一体现。恰恰相反,有些穿西装的人也可能严重缺乏职业化素质。

二是职业化素质培训是新员工的事情,与老员工毫无关系。说起职业化,很多人几乎都认为那是对新员工而言,好像对老员工,就没有任何关系了!其实,很多老员工照样欠缺职业化素质。作为老员工,为什么你总是得不到提升?为什么工作很多年,你却总是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为什么你对工作总是没有成就感、没有事业感?如此等等的问题,无一不折射出很多老员工依然缺少职业化素质。所以,职业化培训不仅是新员工的事情,对老员工来说同样重要。

三是职业化素质与老板没有丝毫关系。不少企业老板都有这样的困惑:班子不好带,员工不好管,听话的不能干,能干的不听话!很多公司都有这样的情况:老板工作辛苦,成天忙着跑业务,员工则坐在环境舒适的办公室里,把公司当网吧……为什么员工众多,可总是缺少左膀右臂?为什么很多事情老板必须事必躬亲?为什么总是找不着合适的人来分担责任……其实,这些都是因为老板们不懂得什么是职业化,因而也就不懂得应该怎样培养下属,最终也就不可能带出一支职业化队伍!要想提高企业的职业化水平,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的职业化管理,老板自己必须实现职业化,至少应该懂得什么是职业化!

四是管理者不缺乏职业化素质。其实,我国很多企业首先是管理者缺乏必要的职业化素质,最终才导致下属员工也缺少职业化素养。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如下的问题:作为管理者,自己不职业化,如何教导下属?为什么很多管理者角色错位,忙而无效?如何正确与老板和下属相处?以上问题或者事实,同样折射出我们的管理者很缺乏职业化素质。可以这样讲,要想提高我国企业员工职业化水平,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职业化素质。

五是高学历的人不缺少职业化素质。我们身边不乏很多高智商、高学历、高能力的失败者,这是为什么呢?关键原因就在于很多高学历的人,做事并不职业。很多博士、硕士,其职业化程度实际上很低。我国的教育现状就是培养高学历的人才,但并没有培养高职业化素质的人才。高学历并不代表职业化,而职业化才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六是职业化素质就是企业和老板对员工的约束。职业化并非老板或者企业对员工的约束,相反地,有了职业化才能够更好地处理与老板和企业的关系;有了职业化,反倒能够增添员工与企业与老板之间的润滑剂;有了职业化,反倒增加了我们享受工作的乐趣。

七是职业化素质培训只对企业有用,对员工没有益处。人人都渴望在职场中获得成功,渴望不断得到提升和领取更高薪水,渴望能够受到客户喜欢、同事爱戴、老板赏识和企业重用。可是,很多人总是迷茫,自己好像努力了,却为什么总是得不到赏识和重用呢?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很多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些很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素质――职业化,这使得他们在迷雾中不能自拔。

职业化的提升路径

美国学者的一项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仅发挥了10%~30%左右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的职业化素养教育与培训,就能发挥其能力的50%~80%。员工的职业化程度,跟其工作价值成正比。提高职业化程度,可以帮助员工发挥最大潜力,从而实现最高的工作价值。那么,如何提升员工职业化水平、引导员工走上职业化道路、为企业打造健康而富有活力的职业化队伍呢?

——强化员工职业化理念思想教育。职业化是一种理念,只有这种理念被员工理解、接受,职业化的推进才有动力。要提高员工的职业化素养,首先要培育员工正确的职业观。一方面,要广开思路,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有效的宣传,引导每一位员工把工作当成职业经营、把职业当成事业去奋斗的职业理念,去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打工心态,进而树立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塑造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心态。另一方面,要谋划载体、创新形式,结合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演讲、征文、发布典型案例、印发职业化手册等形式,全力推进员工职业化进程,提高员工的职业化素养。

——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绩效意识。正确的绩效意识应是员工职业素质的第一要素。职业队伍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绩效,因而加强绩效考核也是推动职业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推行绩效考核是一个“双为”和“双赢”的过程。推行绩效考核是保证企业取得经营业绩、获得长足发展的措施,而员工与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企业不断发展,个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实现职业化及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如果大家正确认识企业推行绩效考核的目的,自然就会去追求高绩效,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的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最终上升到团结协作实现高绩效、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素质达到自我成长的高度。

——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使个人实现职业目标,一方面进行知识、技能、绩效、收入等的提升过程,另一方面进行相关的心态、价值观和自我经营等连续性提升过程。作为企业,要为员工开辟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员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勇于创新,使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努力成为基层或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专家或者工人技师,实现员工成功和企业发展的共赢。

——规范员工的职业化行为。对于一个职业化员工而言,其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折射出职业化的特征。比如:接打电话时的文明礼貌用语、和同事共处时的团结互助精神、在工作过程中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是职业化行为的体现。具体来讲,职业化行为主要指职业化的思想、职业化的语言、职业化的动作等方面的内容。在规范员工职业化行为过程中,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人员成长的内在发展规律,提炼出本企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特征和职业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该企业员工的职业化素养标准、知识技能资格标准和行为规范标准,并通过制度进行固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职业化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而让职业化行为规范成为约束员工行为的准则。

——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技能。职业化技能是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具有高超精湛的职业技能是职业人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既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员工实现职业化目标的现实需求。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技能,一是要健全技能培训机制,定期聘请内外部教员,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和相关知识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二是不定期选派聪明好学、业绩突出的骨干到先进企业、高等学府进行学习深造,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管理知识,拓宽员工的工作思路;三是有重点、有计划地把有发展潜力的员工选拔到高一级的岗位进行培养锻炼,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通过以上形式的培养、学习和锻炼,把员工打造成一专多能的高素质职业人。

另外,加强员工职业化队伍建设,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员工内在原动力出发,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力求通过科学、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让职业素养好、职业技能高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能。通过员工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来提升企业运行效益,树立企业形象,推动企业发展。

在打造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过程中,要避免两种倾向,即好大喜功的功利主义倾向和求全责备的完美主义倾向,既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突出针对性,又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只有这样,才能让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为企业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

总之,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职业化水准还相对落后,中国企业员工职业化道路将是漫长的,需要改变我们传统中的许多不良习气,如:随意、任性、差不多等。改变员工的思维以及行为习惯是最难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须知,提高员工职业化素质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需要全面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职业化素质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职业写作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