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对小微金融机构的影响及对策—以朝阳市为例

2014-10-23刘铁铮罗红光娄辉

银行家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间业务息差利差

刘铁铮+罗红光+娄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要求。虽然利率市场化将对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带来深远的影响,但国际经验也表明,利率开放后市场竞争加剧也可能对金融业的平稳运行带来一定冲击。对于在我国金融体系占主导地位的银行业来说,尤其是面临冲击较大的小微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积极主动转型变革,将是今后面临的重大课题,并影响银行业的长远发展。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

大多数国家存贷款利率和实际利率显著上升。利率市场化初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利率水平普遍上升。1960年代,全球平均存款利率仅为4.35%,其中高收入国家为4.58%,中低收入国家为3.84%。1970年代到1990年代,全球平均存款利率显著上升,分别为6.58%、11.69%和12.84%。与存款利率走势类似,1960年代到1990年代,全球平均贷款利率分别为6.70%、9.74%、14.74%和21.24%。其中,高收入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开放初期的1960年代,贷款利率仅为6.42%,而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贷款利率显著上升至11.39%和14.63%,并随着改革的完成和经济周期的调整,在1990年代小幅下降至13.92%。

市场化后名义利差不一定必然缩小,并在未来中长期保持稳定,净息差甚至会进一步扩大。虽然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将上升,而为了竞争的需要,贷款利率上升幅度可能并不明显,甚至还会出现一定下降,但利率的放开并不一定意味着存贷利差的缩小。除了陷入长期经济衰退的日本之外,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名义利差出现短暂的下降,并在之后一定时期得到恢复并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法国、韩国、香港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名义利差甚至出现上升。如果考虑更为全面的净息差,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在Q条例完全取消的1986年二季度之后,美国银行体系的NIM并未出现明显下滑,甚至还有所上升并在199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点,直至在1990年代末期随着《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和金融分业经营限制的正式取消,银行净息差才有所下降。

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净息差表现出明显差异。尽管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资产规模、技术手段、创新能力等方面并不占有优势,但是,一方面,中小银行往往是在某一个地区进行深度经营,具有区域经营优势,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小银行可以通过进一步向更具有议价能力的中小企业倾斜投放更多贷款,从而获得更高的信贷溢价,因而其净息差水平并不一定会下降。另一方面,大型银行服务对象多为大型企业,银行资金溢价能力相对较低,但综合服务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强,因而大型银行更多地通过产品创新、加快经营转型等方式抵御利率放开对净利差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不是更多地投向信贷风险溢价较高的项目,其净息差在利率市场化之后更有可能下降。由于更多依赖中间业务和非息收入,大型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也将较中小银行更低。

银行信贷风险溢价将明显上升。利率放开后,为追求更高的贷款收益,银行信贷将更多地投向风险溢价较高的项目,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信贷。银行贷款的风险溢价将明显上升,信用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以贷款利率与国债收益率之差作为贷款风险溢价指标,各国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内都有所上升,美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国还保持了比较稳定的上升态势。贷款风险溢价明显上升的趋势在中低收入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1970年代和1980年代贷款风险溢价较1960年代提高了近200个基点,分别为4.15%和4.49%,1990年代中低收入国家贷款风险溢价进一步攀升至6.38%。

中间业务迅速发展,大型金融机构占据优势。在1980年~2000年的20年间,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实现了年均12.61%的高速增长,中间业务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由0.77%上升至2.5%以上。非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70年代最低的10%逐渐上升至30%以上,部分大银行非息收入甚至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银行中间业务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一方面,大型银行拥有良好的信用、广泛的客户基础,在资产托管和投资银行等业务上具备优势;另一方面,中间业务的创新主要依靠人才和信息技术的投入,这些要素具备规模经济性,因而大型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单位创新成本更低。总体来说,美国大型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中小银行,大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约为2%,而中小银行只有1%左右。

小微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分析

小微银行平均贷款利率和利差明显高于大型银行。以朝阳市为例,小微银行一年期加权平均贷款利率在2011年达到高点后趋于平稳,规模的大小也显示了利率的高低,规模越小,贷款利率越高。小微银行贷款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由于小微企业整体资信状况较低、经营风险较大,为覆盖风险和成本,利率相对就高。整体来看小微银行贷款利率都明显高于工行,差值最高达到6个百分点。名义利差也呈现出相同趋势。小微银行利差在6%~9%区间,与全球平均水平接近,高于工行3%的水平,且利差在2011年回落后于2013年有微幅上升,而工行则呈现出继续下降趋势。

小微银行净息差水平高于大型银行。与国有大型银行净息差维持平稳波动不同,小微银行的净息差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随着经营逐渐步入正轨,朝阳市村镇银行净息差高于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和农信社,而三家小微银行净息差均高于国有大型银行,与美国不同规模银行净息差的大小呈相同趋势。其中原因,一方面小微银行在本地区进行深度经营,具有区域经营优势,另一方面小微银行业务单一,且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贷款溢价较高,因此净息差水平一般要高于大型银行。

小微银行利率定价方式落后于大型银行,贷款风险溢价较高。目前,商业银行多通过成本-收益、成本加成或利率考核定价,但具体操作方法差异较大。其中,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银行利率定价方法技术含量较高,如工商银行根据业务品种设定风险调整后收益阈值,在满足阈值基础上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贷款金额、期限、担保方式等确定利率水平。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虽然有自主利率定价权限,但仍主要采用固定利率定价方式。利率定价方式和信贷客户的不同也影响了贷款风险溢价水平。小微银行的贷款风险溢价水平要高于大型银行,村镇银行在2012年达到9.4%,而同期工行仅为4.1%,两者相差5.3%。小微银行的资金成本、风险成本、管理成本决定了其较高的风险溢价水平。

小微银行以传统业务为主,中间业务短板明显。在中间业务的开展上,小微银行劣势明显。农信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县城和农村,中间业务发展缓慢,几年来非息收入占比一直在1%以下。相较于拥有良好的人才储备和信息技术基础的大型银行,小微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滞后,利息收入仍然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小微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加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和金融服务,维持较高的净息差水平。从自身特点出发,小微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向更具有议价能力和贷款溢价的中小微企业倾斜信贷资源,以此避免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存款利率升高及最优惠贷款利率上升缓慢而导致的名义利差缩小对盈利带来的不利影响。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扩展中间业务和产品创新范围。利率市场化后,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应转变经营理念,高度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开发高收益和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不断扩大利润来源。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加快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形成自己的优势品牌。

确定差异化发展路线,找准市场定位。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商业模式、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呈现出趋同性。各商业银行应准确分析自身优势,认清存在的不足,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强化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小微银行应巩固客户基础,稳定核心负债,提供快捷灵活的金融服务,同时要增强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提升综合经营能力。逐步由以信贷资产为主转变为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并重,降低批发信贷占比,开展零售贷款业务,缓解贷款利率下行压力。调整资产结构,降低信贷资产在生息资产中的比重,应对利息收入下降的压力。同时,还要控制高成本负债增长,提高低成本负债比重,创新包括理财等各类负债替代型产品,把更多传统负债业务转化为能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金融工具,积极促进负债结构多元化,以应对存款增长放缓、存款利率上行的压力。

做好利率定价工作,加强风险防控。利率定价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对于定价能力不强的小微银行应采取市场跟随策略,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进行利率定价。完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加强授信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流动性风险计量方法,将流动性管理融入各项业务之中,使各项业务开展与风险管理相互促进;积极引入利率风险对冲技术,加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在各业务条线方面的资源配置和有效激励引导性作用,促进整体业务的平衡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朝阳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中间业务息差利差
外汇储备规模、国内外利差与汇率的变动关系分析
外汇储备规模、国内外利差与汇率的变动关系分析
浅析中间业务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期限利差如何修复
信用利差驱动力转变行业利差分化加剧
对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情况的调查
重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