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观课题组

2014-10-22宋涛

南都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社科课题组课题

宋涛

“从清凉世界切换到十面霾伏。”4月7日,坐在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的办公室里,所长蔡尚伟形容从老家回到成都的感受。这是一间狭小的办公室,研究所的牌子放在桌前的窗户上,还没来得及挂起来。

“压在手上的事情太多了,腾不出手弄别的。”这段时间,中央八部委正在联合编写十八大之后的首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总共十三本。蔡尚伟是编者之一,参与其中的“美丽中国”部分。

连续几个月,封闭在川大或者北京的办公室里,天天改稿子。“我们内部称这本教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资治通鉴。按照编四库全书的规格,在做这件事,”蔡尚伟说,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余欣荣非常赞同他这句话,“说我们这批人都是纪晓岚,我是‘蔡晓岚’,唐司长是‘唐晓岚’,某某是‘刘晓岚’……”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治国理念;20天后,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两个概念旋即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对象,课题申报和理论文章刊发呈现出井喷之势。

正如曾经一些高校成立的“三个代表”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和谐社会”研究中心——这样一批紧跟意识形态变化而做研究的学者,被学界称为“扛旗者”。

“中国很多地方并不美丽”,这是蔡尚伟的一个判断,也是研究“美丽中国”的初衷。

长期从事文化产业研究,蔡尚伟经常要思考“国家的整体发展”:中国告别了绝对的物质匮乏时代,老百姓对生活幸福、家园美丽产生了更多诉求。而前几年,学术界就曾出现了“把这些抽象理念学术化”的趋势。

2012年夏天,经过许久的酝酿,蔡尚伟召集团队,决定搞一个“美丽中国”指数研究,并成立了课题组。“刚开始很多还是文化建设,包括从旅游学的角度,比如美丽城区、景区之类的。”

直到十八大召开,“美丽中国”写进党的报告。蔡尚伟的团队很是激动,“算不谋而合”,“党的代表大会也是国家意志嘛,顺应民意,本质上是一种民间概念国家化。”蔡尚伟重新调整了“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老师同学加班加点,赶在十八大闭幕后的一个月内,相继发布了《“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2012)研究报告》,和《“美丽中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建设水平(2012)研究报告》,一度引发媒体关注。

消息传到川大校长谢和平那里,他召来蔡尚伟做汇报。“谢校长原来是中央十七届候补委员,对国家战略非常敏感。”就这样,几乎是特事特办,校委会迅速通过——2012年12月,川大成立了全国首家“美丽中国”学术机构。

“‘中国梦’也是我们的研究范围,它和‘美丽中国’,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AB面。”蔡尚伟说。

2013年3月,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所,也成立了研究“美丽中国”的课题组。除了高校,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涉及生态保护的政府机构,内部也有了“美丽中国”研究机构。“大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美丽中国”课题组组长张洪生说。

紧跟时代,既是这类研究机构的成立逻辑,也是生存之道。

以往的数据可作参考,据《南都周刊》不完全统计: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相继成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安徽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成立了“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重庆、贵州的社科院以及北京大学则成立了“和谐社会”研究中心。再往前,1990年代,则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成立的高峰时期。

这类研究机构一般会有数十位研究人员,其职责介绍也大同小异:进行理论研究,承担国家、部委、或省市級各类课题,推出学术成果。

只是,时过境迁,多数研究中心或进行更名,转变研究方向。比如1994年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成立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00年后更名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在原来的邓小平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增加了“三个代表”研究。

1993年成立的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后来干脆改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一个可以涵盖任何新理念的名字。2005年3月19日,该中心还曾召开学术研讨会,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眼下,蔡尚伟正准备对“美丽中国”研究所进行机构调整,和农业部合作,成立一个美丽乡村研究中心。

除了每年年底发布省区和部分城市“美丽中国”建设水平报告,研究所的研究范围也在逐渐扩展。“我们有很多报告,甚至包括一些婚恋报告,”蔡尚伟认为建设美丽家庭“更接地气”。他们曾在全国选了几个大城市,完成数十万份的调查,“跟媒体合作,做美丽婚恋观的引导。”

而一些研究报告也会通过媒体发布。去年,《“美丽中国”建设调查报告》就曾在《光明日报》整版刊发。

“这个月(4月)还要上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的招标课题”,蔡尚伟笑称自己“忙得鸡飞狗跳”。同时在做的还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下称“马克思主义工程”)的课题——中国梦的实现与美丽中国瓶颈的突破,“已经快结题了”。

对多数此类研究机构来说,承接国家级课题,是任务,也是目标。

今年3月初,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称社科规划办)发布了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招标公告,共95个课题研究方向。排在第一位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究”,其他课题涉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思潮跟踪分析和有效引导”等等。目前仍处于招标阶段。

社科规划办隶属于中宣部,负责制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管理社会科学基金。每年年初,社科规划办都会针对全国的高校、党校、研究机构,发布招标课题。而重大项目的招标课题,排在最前列的多与“意识形态”有关。

一个内在的“机制”显而易见:国家领导人提出治国理念,中宣部理论局和社科规划办把它们变成课题,分别发布,由全国的学者、专家来申报、研究,完成命题作文。

2013年的社科基金招标课题里,第一次出现了“中国梦”研究、“建设美丽中国”研究。

“美丽中国的课题流标了,”说起这个课题,蔡尚伟不无遗憾,“我的判断是,当时我们来报是众望所归嘛,但是我们放弃了,没有报,其他人可能觉得自己不合适。”

今年,重大项目的每项课题经费高达80万,为历年最高。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申请到,“前提是要有一定的成果,”张洪生说,自己的“美丽中国”课题组还没有参与国家相关项目,“我们希望一些成果出来后,进一步深化的时候再去申请。”

不同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单列的马克思主义工程,中宣部理论局的课题并不直接接受高校或个人申报,而是发通知给各个省市的宣传部,以及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国防大学等七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由他们找专家,并统一申报”,中宣部理论局一工作人员介绍。

2013年6月9日,中宣部理论局发布了一项有关“中国梦”研究的通知,列出15项课题,从“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到“中国梦与各领域工作”,涵盖到各个方面。不少高校社科处的网页上转载了这则通知。

“我们这个实际上就是让你写一篇文章,或者几篇文章。”中宣部理论局的工作人员说,相对于社科基金項目两年的研究周期,马克思主义工程的课题一般要求两个月左右完成。最终文章由理论局安排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报刊上发表。

至于课题经费,上述工作人员称,会根据文章水平和篇幅做一个评估,待发表后再给予资助,“具体有多少,确实不清楚”。

对于大多数学者来讲,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一个高门槛,考验资历又考验背景的过程。以2013年为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共申报28678项,3826项立项,立项率仅为13.3%。

每年的社科基金项目招标公告上也会突出要求,“首席专家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和学术质量关”。

浙江一位研究社会学的青年学者给《南都周刊》讲了其中的规则:研究“腐败”不行,要研究“反腐败”;研究“上访”不行,要改称研究“社会管理创新”。“申报课题的时候,你必须换一个说法,比如公民参与、大众思潮之类的,绕过某些理论。”

这位青年学者坦言,自己连续两年申请,都没有中标。今年,他再次提交了申报。

“近些年来,评审程序都很严密。一轮一轮评下来,最后是很难的。”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杜艳华说,申请课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我们看它发布选题了,觉得哪个有兴趣,哪个能做,就做一个论证申请”。2012年,杜艳华曾经承担过某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名称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应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战略与路径选择研究》,将于今年结项。

同样申请到课题的还有武汉大学教授孙来斌,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问题研究》也于2013年10月开题。

在此之前,孙来斌发表过数篇有关“中国梦”的理论文章,在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下,他无疑是该领域迅速成长起来的专家。他告诉《南都周刊》,作为课题的首席专家,组织各子课题的研究,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是他的首要任务。课题组成员既有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学者,也有来自中央编译局等机构的专家。学科背景涉及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等。

“我们这个课题组的成员,年龄普遍在35岁以下,都是中青年学者,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博士”。

为了实现社会大众的认同,孙来斌正着手编写一本“中国梦”的普及读本。此外,他还经常应一些单位的邀请,就“中国梦”的解析作专题讲座。“要让听众坐得下来,听得进去,有所收获,最好能在讲座过程中收获一些由衷的掌声”,这是他给讲座定下的目标。

从中央提出理念,到专家研究,再到普及,这是一个颇为自主、一以贯之的过程。

中国传媒大学的“美丽中国”课题组刚成立时,也曾试图做过普及工作,“最早是以传播学的角度进入该领域,”课题组组长张洪生说,“怎么样更形象生动地解读它,传播它,而不是像过去采取那种生硬的、灌输说教式的传播方式……”

不过,张洪生坦言,课题组一直面临着批评的声音,有学者认为“美丽中国”理念空虚,没有学术价值。“其实真正深入进去之后,我们发现,还是有很深刻的思想在里面,越解读,越觉得它的内涵丰富。”

他的课题组最终定名为“美丽中国·创新发展”,试图通过研究政府、企业、社会机构的创新案例,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近些年来,学界内部的批评不只是针对“应景跟风式的研究”,还包括社科基金项目本身,乃至经费使用问题。在蔡尚伟看来,“意识形态化”的确是社科基金项目的一大问题,但他同时表示理解社科规划办,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部门的一个机构,拟定相关课题是其职责所在。“另一个问题是重复研究比较多。”

事实上,社科规划办每年发布完第一批重大项目,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后面两批偏基础研究、偏学理性。“这是因为大家经常批评(意识形态化),而形成的一个平衡机制。”蔡尚伟说。

猜你喜欢

社科课题组课题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透析2019年中文社科排名靠前期刊里的大学和学者
余杭区首个“社科之家”揭牌启用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南京大学研发光学探针
人文社科
课题组成员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