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经济效益出发 加速农业的发展

2014-10-22谢梅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问题分析经济效益

谢梅

[摘 要] 发展农业过程中,从经济效益出发,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农业生产和其他不物质资料生产是一样的,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加速我国农业的发展。如何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其中会涉及到很多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河南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加速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的各项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农业经济效益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经济效益 农业发展 现状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019-01

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根本途径。河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我们应该认清楚现实,科学的界定现代农业的各种功能,合理的对现代农业进行规划和建设,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应该首先着眼于经济效益,合理的规划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河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切实保证河南农业的健康发展。

一、河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农业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省农村的卫生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河南农业厅土肥站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河南省每年施用的 300 多万吨化肥中, 只有 1/3 被农作物吸收,1/3 进入了大气,1/3 沉留在土壤中。由于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除草剂等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虽然取得过高产,但代价是巨大的,地下水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在农业生产中农膜使用量增加,回收率过低,大量农膜留 于土壤中,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畜禽养殖粪便排放,一些乱扔的垃圾,如:废电池、难降解的塑料制品等废弃物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但给当代,也给子孙后代带来了危害。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生产过程中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其次,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广大农民,而我省农村人口平均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保护当地农业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不强,没有强烈的要求,内在动力不足,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浪费了可利用的资源,污染了环境;最后,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在技术开发和推广上应用不够。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经济的技 术力量不足、资金缺乏、融资渠道不畅、投资效率不高,制约了农村循环经济的 发展。 加之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和循环经济的观念薄弱,环境保护往往让位于经济发展,片面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而忽视发展的质量,致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投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不能落到实处。

二、加速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的技术研究

1.所费和所得的结合问题

经济效益说白了就是成本和成果之间的比较。花费同样的资金,创造出来的成果越多越好,或者是同样的花费的资金越少越好,这里就有一个选择所费和所得最优结合的一个问题。例如,对于养猪来说,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平均十四个月育肥猪才能出栏,猪要养到200进需要养殖12月以上。在养殖过程中科学计算过程,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饲料只有不到四成能够转化为肉,剩下的饲料都会通过猪的排泄系统各维持各项身体机能所消耗掉了,而如果采用的是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养殖的时间就会降低很多。饲料的转化率也提高了很多,总的消耗量会下降不少。而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要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不断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能力。从而时期能够充分合理的使用各项劳动资源和劳动技术,进行科学有目的的劳动。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积极性的根本措施,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首要工作。

2.经济目标和劳动者的最优结合问题

所谓经济目标和劳动者最优结合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首先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根据生产例发展的技术水平确定合理生产规则,对生产过程中各项规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按照劳动者的特长进行劳动分工;其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在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全部兼顾的基础上,将集体经济目标和劳动者个人的权利和责任有效的结合起来,保护集体利益是为了发挥集体的优势,而维护后者权利是调动个人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目前,国内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的是专业承包和联产计酬等方式,这种方式就比较符合最优结合的要求。

3.各种经济效益的最优结合问题

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顾全大局,统筹兼顾,发挥各项优势,正确的处理好个体需效益和整体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远期效益和眼前效益以及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各种效益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各种经济效益的结合方式不同,其经济效益也是不同的,大量的实践结果证明,单一的效益好,不见得整地的农业生产效益就好。在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不管单项效益还是综合的经济效益,生产技术始终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点。因此,为了切实提高综合的经济效益,充分的发挥单行技术优势,适当的对单项效益较差的进行抑制,是完全需要的。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进行掠夺式的经营,不仅会导致地力被破坏,而且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到长期的经济效益。

三、河南地区农业发展前景

未来我省将通过培育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承担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等财政支农建设项目,支持农民合作社流转农村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有序流转;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着力培育“一个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施“三大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完善“五大体系”提升农业公共服务水平的全新要求,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省将迎来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结语

从经济角度出发,加速农业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走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方向。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我们要立足本地农业发展的现状,采用合适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发展农业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加强对土地资源和周围环境的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高效、高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咸文. 湖南农业发展模式的演变与趋势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2]丁泽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世界历史进程[J]. 教学与研究. 2010(05)

[3]任保秋. 陕南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4]叶敬忠,安苗.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溯源与实践反思[J]. 贵州社会科学. 2010(10)

[5]宋登卯. 印度农业现代化的成就[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6]汪登伦. 印度的农业政策与农业现代化略论[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0(01)

[7]周亚莉,袁晓玲.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其金融支持——以陕西省为例[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问题分析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