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四环节模式探究

2014-10-22李若佳

艺术评鉴 2014年17期
关键词:欣赏课音乐作品音乐

李若佳

摘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音乐和学好音乐的前提,并且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上好音乐欣赏课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音乐教育的整体质量。为此,对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探究和研究是值得我们每位音乐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就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教学的作用和地位,以此为启发提出了音乐欣赏教学新模式:充分感受——参与体验——了解检测——拓展升华。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由四环节模式理念为指导,运用“充分感受——参与体验——了解检测——拓展升华”欣赏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达到提高小学生感受与欣赏音乐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音乐欣赏 四个环节

感受音乐与欣赏音乐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学生情感重具有重要意义。”欣赏活动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让学生自己听”,一种是“让学生不爱听”,教师忽视学生的身心特点,按音乐教参上的内容对音乐展开深入剖析,把小学生当成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解,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又呆板,学生在欣赏中毫无乐趣可言。

如何将曾经被动接受、枯燥乏味的音乐欣赏课变成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呢?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尝试采用四环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运用“充分感受——参与体验——了解检测——拓展升华”欣赏教学模式,打造有趣、高效的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感受与体验音乐,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一、充分聆听,感受音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第一个环节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要素尤为重要。音乐的速度、力度、情绪、音色等特点,在初听音乐时,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听音乐,学生可能关注的是不同的方面,学生的兴趣不高,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必须抛砖引玉,每次聆听前都要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例如在欣赏《乒乓变奏曲》时,初次聆听笔者设计的问题是: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第二次聆听时是在根据图形谱哼唱了主题旋律后,请学生判断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有没有变化?再次聆听时带领学生模拟演奏电子琴,感受音乐变化的特点。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复听、细听、精听,只有不断重复地聆听,才能真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经验。引导学生逐段进行赏析,重点的段落要反复听,通过多次聆听,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从音乐的概念要素上去理解音乐,投入音乐,得到音乐形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既拉近了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音乐情感的进一步表现。

二、参与活动,体验音乐

欣赏音乐是一种高层次意识思维,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由低层次的直观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从好听到投入,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如果只依靠单纯是聆听,对于小学生而言就太枯燥了,教师在学生有了初步体验的基础上,就要设计有效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当中,在活动中加深感受,体验音乐的变化和美感。

(一)体态律动、听动联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在欣赏《黄河船夫曲》一课中,为使学生深入体会黄河船夫与黄河上的惊涛骇浪搏斗时的齐心协力、动作划一、团结精神和音乐作品强烈的节奏感,笔者做了这样的安排:将全体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代表两艘船队,每队选一位学生在前面扮演“舵手”,指挥本队其他成员扮演的“船夫”统一使用一个划船动作,统一律动节奏,统一口号,在随音乐的体态律动中体验乐曲的激昂情绪,感受音乐描绘出的齐心协力、团结精神,体会音乐塑造出来的丰满的人物形象——黄河船夫,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能力。

(二)画旋律线条、制作图形谱,帮助记忆主题旋律,发展学生音乐记忆力。例如,《马刀舞》的主题旋律音符较多较密,不容易记忆。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这一主题用图形谱表现出来,这首《马刀舞》的A、B段主题音乐片段就展现为简单、明了的图形谱。这样的图形谱,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便于记忆。

(三)借助文学、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让音乐从“无形”变“有形”,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丰富音乐、文化知识。例如,在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欣赏教学中,课前搜集了很多与作品有关的符合作品意境的图片、小说、并配以解说词,用美妙、动听的词语加以解说:一片湖光山色、天水相映、明月当空、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景色伴随着动听的《渔舟唱晚》音乐,逐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被陶醉在音乐里,看到了音乐,成为音乐的一部分,极大的引起了学生欣赏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丰富了音乐、文化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了解背景,检测达标

有效的音乐课堂,一定是让学生学有所获的课堂,音乐欣赏课当中有大量的音乐知识需要学生了解掌握,所以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知识的讲解,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促进教学设计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四年级八册二单元五首作品都是集中反映了“音乐与舞蹈”这一主题,三首器乐曲和两首歌曲分别出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舞蹈音乐和反映舞蹈的歌曲。感受和体验不同舞曲的风格特征,拓展学生的视野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热烈奔放的《马刀舞》、柔和典雅的《小步舞曲》,一“刚”一“柔”,有着鲜明的对比,但都具有共同的舞曲特点:节奏鲜明、旋律流畅、结构简洁,而且都是世界名曲,要详听。这一单元音乐作品,作者、舞曲这种体裁度都需要学生掌握,笔者设计了两道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完成:

1.连线题:

小步舞曲 热烈奔放 德国巴赫

马刀舞 典雅柔和 苏联哈恰图良

2.这两首乐曲都具有舞曲音乐节奏( )、旋律( )、结构( )的特点。

通过检测,学生了解了重点知识,教师了解了学生达标情况,一举两得,所以这个环节特别重要。

四、拓展视野,升华情感

欣赏音乐,体验音乐作品,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对音乐作品进行适当的审美评价。把感性的、理性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入地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前面两个层次的熏陶围绕音乐作品,对音乐作品有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想象进一步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初听感受音乐、复听分析音乐的基础上再次完整欣赏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作品,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对音乐作品进行适当的审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第三度创作。教师要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用多种方式听音乐,欣赏作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和训练不同的听赏方法,积极地参与音乐作品的体验中来。而且很多名曲流传至今,已经演绎了无数的版本,教师课前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欣赏课音乐作品音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音乐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