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黑龙江流域音乐文化的保护、发掘与利用

2014-10-22潘瑶

艺术评鉴 2014年17期
关键词:起源保护音乐

潘瑶

摘要:黑龙江流域的古代民族在荒凉、冷僻、凄苦并使人丧失活力的气候条件下,开拓出了独有的流域音乐文化。黑龙江流域音乐文化,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从自然界抽象出来的音乐元素,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可谓中华文明辉煌的一脉。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 音乐 起源 保护

一、黑龙江流域音乐

(一)黑龙江流域古代音乐的起源

生活在黑龙江右岸的满、蒙古、鄂伦春、达斡尔等47个少数民族,都是距今4000多年前东胡、肃慎、扶余三大民族谱系的成员。先民们在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寒冷干旱,环境恶劣的条件下,随草放牧相互联络传递信息、弋猎禽兽明确驱体动作呐喊,协调劳动的节奏发出呼唤,吸引动物模仿鸟兽声音,表现对异性的暧昧迸发嘶鸣,抗拒灾害祈福吉祥发明巫术,发泄过剩的精力进行游戏……这些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的声音元素则演变构成了人类征服自然旋律。流传在黑龙江、嫩江两岸满族村屯的神话《尼珊萨满》中,有讲唱“萨满神歌”和“萨满手鼓”;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有《口弦的传说》,蒙古族中流传着《马头琴的传说》,这些可能就是黑龙江流域民族最早的歌曲和乐器。

(二)黑龙江流域古代音乐文化源流

黑龙江流域民族音乐艺术是各民族的文化瑰宝,几千年来在民间流传,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欢迎。同时民间音乐独具风采,饱含风情,和中原地区音乐有着密切关系,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曾建立了北魏、渤海、辽、金、元、清等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孕育了闻名遐迩的鲜卑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和满族文化。譬如:塑造女英雄形象的《木兰诗》、描写游牧生活的《敕勒歌》、反映从征之苦的《陇头歌》、表现尚武精神的《琅琊王歌辞》等都是南北朝时期民歌的最高成就,自问世一直成为人们传诵不衰的名篇;乌洛侯人(东胡人后裔)的弹弦乐器箜篌,因其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被誉为东方之美,盛唐时期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演奏水平;靺鞨人创造的渤海乐,不仅没有随渤海国灭亡,还传入日本得以光大,被纳入了日本宫廷音乐的主要系列,其大靺鞨、新靺鞨、新乌苏、古乌苏、昆仑八仙、地久等也都撰于《日本文化史》;金源音乐文化沿袭了唐、宋宫廷礼乐,承袭了渤海和契丹乐以及女真本族的音乐特色。金朝入主中原后,音乐文化的发展深受儒家哲学观和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多民族音乐文化相互融合与繁荣的局面。黑龙江流域各类民间乐器更是具有鲜明的渔猎、游牧风格及特征,萨满教乐器单鼓、抓鼓、腰铃,赫哲、鄂伦春等民族乐器口弦琴,弓弦乐器的源头——奚琴,并衍化出蒙古和达斡尔族特征的马头琴、四胡等弓弦乐器。尤其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创制的弹弦乐器火不思、忽雷基础上,发展为弓拉弦鸣乐器胡琴,已发展拥有京胡、板胡、高胡、二胡、中胡、擂胡、坠胡等一个巨大的家族。

(三)中外音乐文化融合

黑龙江中上游一带两国人民交往已300多年历史。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签订后,黑龙江以北被俄国占据,很多淘金、经商的俄国人进入我国东北北部。“十月革命”后20年间,由于“十月革命”、土地改革、集体化运动、肃反运动、苏德战争,约有30万白卫军官、官僚、贵族、地主、资本家携带家眷流亡黑龙江边境地带,在这些人当中,有许多艺术家和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他们在哈尔滨创建了交响乐团、歌剧团、合唱团和芭蕾舞团。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到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从意大利威尔第的系列歌剧作品到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歌剧杰作,从《天鹅湖》到《胡桃夹子》等世界经典芭蕾舞剧,首次与欧洲同等阵容和规模呈现在亚非的舞台上。

二、黑龙江流域音乐的特性

黑龙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民俗风情,是黑龙江流域音乐形成与发展,艺术风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悠久的历史积淀,凸显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地域文化个性及人格特征。独有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铸就了坚毅、热情、粗犷、大气、泼辣、豪爽的性格和厚重、质朴、豪放的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袤、博大,气候寒冷、物产丰富和大江、大湖、大冰雪、大森林、大粮仓、大油田、大煤矿的自然环境,使其从内容到表现形式上无不展示着特有风格、音乐流派、文化形象和艺术魅力。

纵观黑龙江流域民族的民间音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民族音乐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民族音乐已趋向成熟,有的还停留在原始阶段状态;二是民族音乐质朴粗犷、欢快热烈、生气勃勃、棱角分明;三是民族音乐以渤海乐——女真乐——满族音乐大的发展为主线,融合其他少数民族音乐和汉族音乐而构成。

三、黑龙江流域音乐的保护

黑龙江流域音乐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与利用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一是充分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学习国内先进经验,以新的角度和视野、新的形式和机制,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更广泛的利用。二是抓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机遇,全面掌握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保护形势、科学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三是政府应切实加强领导,安排专项经费,主管部门要确定保护项目,搭建传承平台,重点保护和挖掘少数民族口传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中的音乐文化、传统器乐制作技能、自然和宇宙的民间传说,举办大型民族节庆活动,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建立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基地。

黑龙江流域音乐文化,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从自然界抽象出来的音乐元素,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可谓中华文明辉煌的一脉。今天,我们重新梳理、审视、保护、发掘与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才能使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得到弘扬、提升品味、成为软实力,转化为现代文明的底蕴。加强黑龙江流域音乐文化的保护、发掘与利用,对于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大繁荣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起源保护音乐
圣诞节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万物起源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