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看网络流行语“X哥”的形成和发展

2014-10-22郑梦苑

艺术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隐喻

摘 要:流行称谓词“X哥”不仅出现在网络用语中,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用语中。可以发现:网络流行语“X哥”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隐喻到再概念化的过程,语义泛化。网络流行语“X哥”的流行,不仅因为其语义泛化和句法结构的特点,与人们的认知机制也有关系。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看网络流行语“X哥”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使我们熟悉和理解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语言的方式,有助于人们对于流行语的特点和亲属称谓语词义演化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对整个词汇学的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X哥”;隐喻;语义泛化;认知机制;网络流行语

语言中的词汇,记录着社会变化的点点滴滴,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新事物的不断出现极大丰富了语言中的词汇,大量出现的流行语反映着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的特征。“流行语是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出现的广为流行且频繁使用的词语。”(张颖、马良湘,2003)。自从2005年红遍全国的“超级女声”冠军李宇春被戏称为“春哥”,之后出现了一系列“X哥”的流行语。例如,“春哥”、“曾哥”、“犀利哥”、“妖娆哥”、“雪碧哥”等。

称谓词和流行语与社会文化和人们心理密切相关,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需要加以重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网络流行语“X哥”的形成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研究语言的视角。不仅使我们熟悉和理解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语言的方式,有助于人们对于流行语的特点和亲属称谓语词义演化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对整个词汇学的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也有重要意义。

1 从隐喻映射看网络流行语“X哥”的语义泛化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在通过转喻、隐喻等形成的概念基础上,再次利用人们的想象能力(Imaginative Capaci-ties)来识解(construe)客观世界,原概念先后共实现两次概念化过程。在通过隐喻形成的概念基础上,再次利用隐喻来识解客观世界,称之为再概念化(re-conceptualiza-tion)。”(刘娅琼,2008)

语义映射就是指从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映射,即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这个过程在语言学上称之为隐喻。现代语言学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人类的概念体系从本质上讲是隐喻性的。简言之,某一新事物出现后,人们倾向于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它,在事物间找出相似或有可比性的特点。网络流行语“X哥”通过认知域的映射产生新义。

“哥”本是个表示亲属关系的常用词。但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生活交际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网络用语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哥”、“姐”等亲属称谓词的使用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现象之一就是:它们不单能够用来指称具有亲缘关系的人,同时也具备了社会称谓的功能;它们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语义,不仅成为网络流行语,更多地被人们广泛地用于日常用语之中。“哥”的概念义在一些“X哥”里缓慢弱化,附属义逐渐增多。

“X哥”中的“X”用借代的方法,能抓住主要特征,概括性强又具有诙谐性,把需要用一段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的内容,用一个词语就能表达。语言的简化,为人们的交流节省了时间,使表达变得更加容易。“X”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姓名、形象、品质、场所、工具、行为、事件关键词、动物名。

(1)姓名类。例如,“春哥”:是2005年“超级女声”的冠军获得者,实名李宇春。因其外貌、声音、个性都偏中性,洒脱帅气,于是被称为“春哥”。

(2)形象类。即用特殊的形象特征来代替人名。所指称的是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怪异行为,不像一般的“X哥”表示尊敬或者亲昵,更多的是戏谑。例如,“妖娆哥”:是天津一名喜好穿女装的中年男子,其着装怪异妖娆、动作妩媚,俨然一位中年阿姨,一出现在公众场合,便引起围观,在网络上走红,被人们戏称为“妖娆哥”。大众看到“妖娆哥”,自然可以联想到他身上的特点、为什么说他妖娆和他能表达大众的什么心理等。

(3)品质类。用突出的品质来代替人名。例如,“信义哥”:2010年春节前夕,武汉建筑商孙水林为了抢在大雪封路前赶回家为农民工发工钱,在河南境内遭遇车祸身亡,这种重信义的品质被众人称颂,于是就有了“信义哥”这个名字。例如,“勤奋哥”:从新生报到那天起,湖北大学大一新生张辉(化名)几乎每晚都是在通宵自习教室里度过的:白天参加完军训吃过饭,他就立即钻进教室自习到凌晨零时,然后趴在课桌上睡几小时,清晨5时,他又会打开书本。也因此,他被同学们称为史上最牛“勤奋哥”。(http://baike.baidu.com/view/4386660.htm)

(4)场所类。用人物出现的特殊场所来代替人名。例如,“胜利哥”:因经常在胜利广场出现而得名。

(5)工具类。用人物被人关注所凭借的工具来代替人名。例如,骑三轮车奇迹般躲过车祸的“三轮哥”、在卖场用花式熨烫法熨裤子的“熨斗哥”。

(6)行为类。因某种特殊行为而被人关注,就用这类行为来代替人名。例如,“撕证哥”:网友王文员在天涯社区发帖称自己专程坐车到北京在教育部门口撕了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帖子发出后访问量达30多万,引起众网友关注讨论。(http://food.hebei.com.cn/system/2011/08/22/011357518.shtml)

(7)事件关键词类。有些人因做了特殊的事件而被人关注,他的人名就被这一特殊事件中的关键词所代替。例如,“林肯盒饭哥”开着价值百余万的林肯领航员,车内卖的却是6元的盒饭,有网友拍下了其“壮举”,其视频、照片被各大网站转载,走红网络。这一类和行为类的不同在于,它只是挑选出特殊事件中的关键词用来代替人名,后者用以借代人名的词语则是直接表示行为的动作性词语。例如,“装穷哥”:是指歌手孙辉,他去西单当“流浪歌手”,目的在于宣传他的新歌《没有车没有房》。这一类和行为类的不同在于,它只是挑选出特殊事件中的关键词用来代替人名,后者用以借代人名的词语则是直接表示行为的动作性词语。

(8)动物名。把动物比作人而冠以“哥”的称谓。例如,“章鱼哥”。“章鱼哥”是章鱼保罗(octopus paul),动物预言家。被网友尊称为章鱼哥,章鱼帝。动物被称为“哥”有尊崇的意味,没有年龄性别限制,甚至指称的对象是一个动物。(http://baike.baidu.com/view/3886190.htm)

通过对一系列流行称谓词“X哥”语义的发展演变的分析,可以看出,“哥”这个词语从亲属称谓发展到社交称谓,语义不严格限制于其作为亲属称谓词的含义因素,没有年龄限制,其作为性别特征的功能也有所减弱,没有社会地位或关系限制,等级观念消失,其尊敬意味有所减弱,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所指称的人物的性别特征,加入了崇拜、戏谑、个性化等多重文化义,现在则更多地倾向于变成一种个性化特征的代名词。

从隐喻的角度来讲,“哥”字由初始的称呼表示亲属关系的人,通过隐喻形成表示尊敬,不再局限于仅仅称呼有亲缘关系的人之义,于是形成了一种新的概念意义。这些“X哥”在上面提到的关于隐喻的映射中是目标概念,源概念则是指与众不同的、特立独行的、其言论或行为能引起人们关注、并与其自身的身份不符合的人。源概念成分的语义特征被投射到目标概念中去,从而在目标域中凸显了这部分被转移的语义特征。人们通过转喻把一个客观人物通过语义嫁接等方式进行了概念化。随着“春哥”、“犀利哥”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渐渐把那些“给人以积极影响或具有调侃、娱乐素材”的人与“X哥”联系起来再认识,进而利用他们之间的相似性通过隐喻诉诸言语,从而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多种多样的“X哥”。

2 网络流行语“X哥”的认知机制

网络流行语“X哥”的流行,反映和满足了大众认知途径和认知心理的不断变化。

2.1 “X哥”的语法特点

(1)“X哥”中“X”的音节特点。在音节结构上,网络流行语“X哥”以二音节和三音节为主。例如,“证件哥”、“力量哥”、“瞌睡哥”等。较少使用三音节以上的多音节词,目前出现的只有“人民币哥”、“林肯盒饭哥”。这和汉语中双音节词占多数的词汇特征有关,从音节结构上说,“2+1”是汉语中常见的韵律格式。“X哥”中的“X”有以单音节语素慢慢向多音节语素发展的趋势,音节数目的增加,使得整个词语的焦点信息明显前移,重音落在前面两个音节上,造成“哥”的相对弱读,使得其语义进一步虚化。

(2)“X哥”中“X”的词性。“X哥”的结构内部是偏正关系,网络流行语“X哥”中的“X”词性多样,涉类广泛。“X哥”中的“X”可以是名词。例如,“证件哥”:是指一个带着30多本证件应聘网店运营人员,却没有应聘上的人。他把此事发在网站上,被人称为最牛“证件哥”。例如,“酱油哥”:在北京2010年10月22日的网博会展会中,一名男子手握酱油瓶在参观游逛,被称为“酱油哥”。“X哥”中的“X”可以是动词。例如,“奔跑哥”:在2009年10月19日于俄罗斯彼尔姆市,在后面的大客车撞上前面停着等红灯的黑色轿车的一瞬间,正在慢跑着过马路的他撒开了两条长腿,一个加速,成功地摆脱了这辆大客车,于是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例如,“越位哥”:2010年4月22日19点30分,中超第五轮首场比赛中,边裁范强除了漏判辽宁一个明显禁区内手球外,全场共举旗14次判双方球员越位,有不少明显错判,球迷们他为“越位哥”。“X哥”中的“X”可以是形容词。例如,“犀利哥”:原是流落在宁波街头的一名中年男性乞丐。因其不伦不类的原始版的“混搭”潮流装扮,被潮人们追捧而成名。例如,“深邃哥”:是一位来自昆明南窑火车站的乞丐。“X哥”中的“X”还可以是数词。例如,“中国队的亚洲强敌伊朗队表现更加出色,超越韩国队成为亚洲‘一哥,排名从第二十四位一跃跳到第十七位。”(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对“哥”进行修饰和限定,中间没有任何虚词连接,但两者所指互相补充,语义上更加明确丰富,方便人们称说,也为流行称谓泛化提供一定条件。

2.2 网络流行语“X哥”的认知机制

双音节形式在现代汉语中占主导地位,网络流行语“X哥”多以三音节为主。例如,“犀利哥”、“证件哥”、“妖娆哥”、“寂寞哥”等。打破了贯有双音节词的形式,具有新颖性,不仅在调侃和娱乐上给大众提供了便捷的造词方式,而且也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蕴含其中。通过对于“X哥”的语法特征的分析,可以得知“X哥”是偏正短语,“X”用来修饰和限制“哥”。人们对于这个词语结构的认知机制,应该是“属+种差”,也就是说用表示区别性特征的词,加上表示类别的词来构成新词。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是命题意义的表现形式,还是说话人情感和态度的表现手段。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这段话的情感、态度和立场,话语自然就带有了一定的主观性,留下了说话人印记。”(沈家煊,2001)沈家煊先生把这种现象称为语言的“主观性”。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想法投射到认识的对象中,赋予它一定的个人主观情感和态度。当这种现象变为一种常态时,这些包含主观性的词语就凝固下来,成为带有主观色彩的表达形式。

网络流行语“X哥”表达的语用意义更加丰富,不仅反映了大众认知途径和认知心理的不断变化,也反映了人们从众心理、期待被关注的社会心理。“随着社会的转型,在审美取向上,传统的、崇高的、理性的心态正在被现代的、世俗的、感性的观念所代替。大众的世俗趣味渐渐地占主导地位。满足人的感官刺激为主要追求,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浓厚的特殊意思适合大众的欣赏口味。”(郑文宝,2006)大众喜欢追求新奇事物,获得心理上的刺激,网络又为大家提供了释放情绪的平台。随着“春哥”、“犀利哥”等越来越多的“X哥”走红,人们渐渐把那些网络红人,可供调侃、娱乐的人,与“哥”联系起来,进而形成更多的“X哥”。思维决定语言,网络语言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思维的走向。

3 结语

从隐喻映射看网络流行语“X哥”的语义泛化,可以发现:与一般的流行方式相比较,“X哥”语义的泛化是一种更为强大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不仅是语言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对社会因素的回应,更在于它能通过隐喻将指谓范围扩展到更多的不同类型的对象上去,从而将我们将一类事物的认知模式、价值标准以及行为规范扩展到另一些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上去,使我们更加接受这种流行语的传播和发展。网络流行语“X哥”受到大众的广泛使用,符合大众表达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达到某种目的。反映了大众认知途径和认知心理的不断变化。通过对大众的认知机制的分析,使我们更加理解网络流行语“X哥”形成和发展的必然性。这些都是网络流行语“X哥”流行的原因。

近几年,亲属称谓词的词义演化和网络的广泛使用,使很多流行称谓词广为流传。流行语表达了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称谓词和流行语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需要加以重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网络流行语“X哥”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使我们熟悉和理解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语言的方式,有助于人们对于流行语的特点和亲属称谓语词义演化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对整个词汇学的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双宝.说“哥”[J].语言学论丛第六辑,1980:128-136.

[2] 胡双宝.说“哥”补说[J].语文研究,2010(04):59.

[3] 黄树先.“哥”字探源[J].语言研究,1999(02):179-184.

[4] 李秋杰.对网络名词“XX哥”和“XX姐”的隐喻研究

[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12).

[5] 刘大为.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汉语学习,1997(4).

[6] 刘娅琼.从“X门”看再概念化过程——兼论修辞结构

的构建手段之一[J].修辞学习,2008(3).

[7] 刘秀荣.透过“门”看“哥”、“姐”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

新词[J].安徽文学,2011(03).

[8]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7).

[9] 王薇.从亲属称谓泛化看“哥/姐”由亲属称谓向社会

称谓转移的动因与机制[D].暨南大学,2011.

[10] 张颖,马连湘.流行语略论[J].学术交流,2003(11):134-136.

[11] 语文学刊[J].2011(13).

[12] 赵帮华.“X哥(姐)”结构的认知探讨[J].群文天地,2011(08).

[13] 张剑平,孟瑞.也谈流行语“哥”[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12).

[14] 张少云.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J].修辞学习,2003(2).

[15] 张炜妍.析流行称谓词“哥”[J].语文学刊,2010(19).

[16] 郑文宝.论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互补性[J].文教资

料,2006(4).

作者简介:郑梦苑(1990—),女,上海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一滴水里的隐喻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浅析网络流行语及其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