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
2014-10-22熊群荣
熊群荣
摘 要:在清末编练新军的艰难历程中,张之洞大力推进各项军事改革,成为地方督抚西法练兵的楷模。张之洞由改造山西旧军到组建广胜军,逐渐由一介清流而历练为“知兵”大员。张之洞创练自强军,在饷章制度、新军训练和军事教育等方面积极效法西方。清末新政时期,张之洞整军经武励精图治,将湖北新军编练成为规模仅次于北洋新军的一支现代化的劲旅。张之洞的军事思想及其实践,对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张之洞;军事早期现代化;编练新军
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5-0117-05
从洋务新政到清末新政,军事早期现代化始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清末的军事变革中,张之洞从改造旧军到编练新军成效显著,成为地方督抚推进军事早期现代化的代表性人物。张之洞积极改革军制、修整军备和革新军事教育,推动中国军事力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对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以现代化理论为视阈,总结张之洞在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方面的贡献,探讨其能成为清末西法编练新军的领袖人物之原因。
一
张之洞编练现代化新军始于创练自强军。针对甲午战争中湘淮军制的窳败,张之洞认为练兵“必须扫除故套,参用西法,参用各国洋弁教习,讲求枪炮理法,兼习营垒测绘”,主张在军事装备、军事技术、战术及军制饷章等各方面“皆效西法”。[1] 1895年12月27日,张之洞向清廷奏报自强军初步编练成军,“此为江南兵有新操之始”。[2] 1896年3月,张之洞返任湖广总督,继续效西法编练湖北护军。此后,张之洞积极推进湖广地区的新军编练、军事教育及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变革,大力提升军事力量的现代化水平。1906年袁世凯评价湖北新军:“军容强盛,士气健锐,步伐技艺,均已熟练精娴,在东南各省中,实堪首屈一指。”[3]
张之洞在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一方面,他既编练新军,又“能更进一步认识到军队需要工业与教育制度的支持”,[4]全方位推进军事早期现代化;另一方面,他编练的湖北新军不但是维持湖广地区社会秩序的中坚力量,而且“为华南的现代化军队树立了榜样,并影响了华南的现代化军队的发展。” [4](42) 张之洞练兵多年,既致力于地方新军编练,又不遗余力投身于全国新军建设,对于推动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第一,促进清末军事编练早期现代化进程。首先,改革中国军队的传统军制,开启清末军制变革步伐。张之洞认为“德国营制,每一军必兼有步队、炮队、马队、工程队,数种合之,始成一军。”[1](1005)自强军尽改湘淮旧制,仿照德国营制编有十三营,由步队、炮队、马队和工程队组成。张之洞依照德国军制编练自强军,对中国军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其次,实行洋将华弁合力治军的新模式。是时,中国尚缺乏适应编练新军的现代化军事人才。张之洞效仿西法编练自强军,还必须倚重外国军事人才。张之洞编练自强军实行“其带兵操练之权,悉以委之洋将弁,而约束惩责之权,则专归华官”[1](1054)的治军范式。张之洞委任德将来春石泰为全军统带,以沈敦和、钱恂为提调,这是对中国传统的治军模式的一种大胆创新。再次,实施“裁旧练新”的方式开拓编练新军的新途径。中国原有旧军积弊难改,不能适应军事早期现代化的需要。而中国军队的面貌要得到根本改观,就必须裁撤旧营,推行西式军制,走现代化的治军之路。受财力等客观原因的限制,地方督抚难以按照新式饷章来大规模编练新军。为此,张之洞采取“裁旧练新”的方式推进西式新军编练。一方面,逐渐裁减旧式军队。张之洞认为“非汰旧练新不足以收实效”,[5]主张裁汰部分绿营,移旧军之饷以资新军操练。湖广地处中部,财政异常困窘,“惟有裁营加饷,庶款不增而兵可练”。[1](1332)从1897年始,张之洞用五年时间在湖南裁撤7438名,在湖北裁撤7715名,以“裁散不裁整,裁兵不裁官”的方式分年裁撤旧军。[5](591)另一方面,用洋操改练旧军。在编练湖北新军的过程中,张之洞将一些旧军改练洋操,用西法教练旧军员弁,要求各营“挑选精壮者,派一哨弁率带来省,……教以新式枪炮及体操。” [5](591)同时,张之洞还派武备学堂学生充当各营教习及哨、营等官,帮带教练各营士兵以全面改造旧军,使其编练成新军。张之洞借助“裁旧练新”的方式探索了一条清末新军编练的新途径。
第二,加快清末军事教育早期现代化步伐。编练新军需要大量的新式军事人才,张之洞向清廷奏称:“窃惟整军御侮,将才为先”,[1](1089)他充分认识到懂得西式军事技术的人才对于编练新军的重要意义。张之洞认为武备事宜,“尤以设立学堂教育将材为首务”。[6]张之洞设立一系列军事学堂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在清末军事教育早期现代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已有研究者指出,张之洞“极力主张废除传统的武科举制度,努力创办近代军事学堂教育体系,并积极派遣军事留学生和出国军事考察人员”。[7]编练现代化军队的关键是培育合格的军事人才。新式军事人才不仅是懂得西式军事技术的军官,还包括具有较高军事素质的士兵。张之洞认为“战人较战具为尤急”,[8]将编练新军的核心工作放在提高官兵的军事文化素质上,以适应军事现代化的需要。首先,针对不同层级官兵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如武备学堂旨在培育合格将才,研习西方军事学理及各种军事技术。武普通中学堂开设中学通用课程及各种军事技术课程,以培养具有一定西式军事技术的中下级军官。陆军小学堂主要开设多种文化课和马学、兵器、战术等基本的军事课程,以提升基层士兵文化、军事素质。其次,用西法轮训旧式军队军官。张之洞开设将校讲习所,“宽课程而讲大义”,[2](10624)并要求绿营候补员弁“轮流到六营公所听洋教习讲论各种武备兵法,藉以开扩见闻,而增长志气。”[6](3876)这有利于改变绿营旧习,亦为将一部分旧军编练成新军奠定基础。再次,重视提高士兵的素质。一方面,张之洞注重训与练相结合:“特设陆军小学堂,一日在营应操,一日入学讲习,意在于教兵之中即寓将校之用。”[2](10623)另一方面,积极招募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新兵。为适应西式军事训练的需要,张之洞选拔新兵的要求是年龄介乎十八到二十四之间的体质健康青年,将一些“实能识字写字,并能略通文理之人”[9]积极招募入营。在1898年扩建工程队一哨为一营时,明确要求“专选年二十以下兼能识字者方准吸入。”[1](1333) 1902年10月1日,张之洞在《酌议营制饷章》中规定:全军入营之兵,必有一半识字。张之洞军事教育的一大特色是重武与重文相结合,“力求文武兼备,纵文士亦令知兵事,各守所职,各尽其能”,[10]大大提高了湖北新军的整体文化素质,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东西来观者,皆言甲于各省。” [2](10623)
第三,提升清末军事工业早期现代化水平。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新军,除效仿西方军制外,还必须是新式军事人才配以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中国旧式军队大多以冷兵器为主,即使是使用火器也远远落后于西方,严重制约了军队战斗力的提升。为推动中国军队由冷兵器向热兵器的全面转变,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实践上,张之洞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推动了清末军事工业早期现代化。在思想上,张之洞充分地认识到建立现代化兵工厂的重要性。任两广总督伊始,张之洞深知中外军队间的差距,“其不免受制于敌者,实因水师之无人,枪炮之不具。”[8](307)为有效抵御法军,张之洞“抵粤以来,首以购军火为务。分向欧美各洲不惜重金,广求利器。” [8](308)然而,中国以重金所购之武器“良楛不齐”,且受到外人百般刁难,张之洞认识到在武器装备上“仰人鼻息,实非长策”。[8](308)要改变这种状况,张之洞主张“详筹时势,必须设厂自铸枪炮,方免受制于人,庶为自强持久之计。” [8](674)在实践上,张之洞积极创建兵工厂自制枪炮。中法战争后,张之洞曾创办一座枪弹厂,制造毛瑟、马梯尼、士乃得及云者士得等枪弹,但是并不能满足军队的需要。光绪十五年(1889年)七月,张之洞奏报准备向西方购买机器设备筹建一座大型枪炮厂。旋因调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力主移枪炮厂于鄂,即为后来的湖北枪炮厂。该厂以重金引进西方的各种枪炮设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1904年易名为湖北兵工厂。它的现代化程度逐渐超越其他军工企业,“所造快枪、快炮,为新式最精之械”,[1](1281)其“汉阳造”步枪一直是清末民初中国步兵的主要武器。湖北枪炮厂为“中国制造枪炮之专厂”,[1](1342)初创时每月出枪五百支,枪弹十万余颗,炸弹七千余枚。至1908年该厂共造步、马枪十一万余支,枪弹四千余万颗,炮弹六十三万多枚。[11]相较于其他兵工厂生产枪支合计193,608支,[12]湖北兵工厂正可谓“植中国军械专厂之初基”。 [2](10658)该厂生产的军火曾经供给神机营、虎神营、武卫先锋左军以及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新军使用。陈夔龙曾赞誉湖北兵工厂:“目睹其制度宏阔,成效昭然,窃叹为各行省所未有”,[13]充分说明了张之洞在清末军事工业早期现代化上的成就。
二
庚子之役后,清政府全面加快了各项改革步伐,开启清末新政进程。1901年,张之洞与刘坤一上奏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成为清末新政各项改革的蓝本。新政期间,张之洞与袁世凯领衔军政变革,推动了全国新军编练的现代化进程。张之洞与袁世凯堪称清末西法练新军的领袖人物。作为文臣出身的张之洞对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原因在于:
第一,张之洞积极实行多种军事变革,适应了清末民族危机对军事现代化的要求。晚清时期,国内政局多变,外部强敌多次入侵,致使清朝统治危机不断,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从1882年始,张之洞由简任山西巡抚到调任两广总督,之后长期出任湖广总督并曾两次短暂署理两江总督,亲身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外敌侵略战争。特殊的阅历使张之洞一改文臣作风而勤修武备。张之洞曾言:“弟儒家者流,岂知兵事,特以外任十余年来,防海防江,迫于职守,不能不从多年老兵、他邦客将询访考求。”[2](10279)张之洞整军经武,不仅在于尽疆臣之职责,更体现了一个儒臣匡扶天下的理想追求。美国学者鲍威尔认为张之洞对军事现代化感兴趣的“基本目的在于保存中国儒家文化的真髓。”[4](131)在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就曾誓言:“即以军旅之事,无一仰给于人为志”,[5](594)以在军事上的自立和自强御侮为基本目标。这种追求成为此后张之洞在编练新军、设立军事学堂及创建兵工厂等一系列军事革新中,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动力。晚清持续不断的内忧外患,使张之洞体悟到,“练兵一事,鄙人身心性命之学。”[14]作为地方督抚大员,张之洞讲求军事的活动是清末羸弱的国防向现代化转变的必然要求。张之洞在整军经武方面的多次革新顺应了清末局势对军事现代化的需求,由一介文臣历练为“知兵”大员,与袁世凯主持清末新政,对于推动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第二,张之洞整军经武克服了一系列困难,成为清末编练新军的楷模。众所周知,地方分权使得清政府开展军事现代化主要依赖于地方督抚的积极作为。然而,清末各地编练新军始终面临财政枯竭和军事人才缺乏的困境,军事改革进展缓慢。为应对危机,张之洞率先编练自强军,“实为日后中国编练新军的先河”。[15]返任湖广总督后,张之洞坚持十余年编练新军。罗尔纲曾评价“张之洞悉心谋国,思深虑长,故能经猷远大。” [15](229)首先,张之洞设法克服经济困难,多方维系新军编练。张之洞编练新军曾经提出“额必足,人必壮,饷必裕,军火必多”。[1](1053)面对严重的经费短缺,张之洞多方谋求自强军经费,“以两江裁绿营一案节饷,及芜湖、苏、沪等局米厘拨充。” [15](229)在编练湖北新军时,为应对财政不足的困难,张之洞“东西挹注”极力筹措,其一是“裁营加饷”,即裁减旧军并将其军饷用于新军编练;其二是扩充财政,采取整顿税收、严格杜绝中饱私囊及举办新税等措施,并发掘官营业余利;其三是将旧军各杂项开支腾挪借用甚至悉借商款。其次,在军制革新上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灵活变通。起初,张之洞认为“目前陆军以德国为最强,自宜取法于德”,[1](991)锐意模仿德国军制编练自强军和湖北护军。因“饷巨难筹”,张之洞难以完全照搬德国军制的规模来编练新军。1896年,张之洞编练湖北护军营、工程队时,“仿照直隶武毅军新练洋操饷章,参用德国军制”,“以期饷不加增而多收实效”。[1](1176)1897年胶州湾事件后,张之洞对德国的恶感逐渐增加,而日本又对其积极联络畅谈“新法练兵”。在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张之洞逐渐由师德转向师日,“倭陆军采德、法两国制,又参以其国之宜,地近、薪廉、种同、语言、风俗又相近,以之教兵,必有裨益。”[16]然而,受制于经济困境,张之洞编练湖北新军亦只能就有限的财力对德、日军制进行变通,压缩军队规模,全军分两翼,翼设两旗,旗分四营,营有三哨,每哨84人,共4032人。[1](1510)经过变通的营制饷章“较北洋每一镇岁可省数十万”。[17]张之洞以有限的地方财力编练成规模仅次于北洋新军的一支现代化的劲旅——湖北新军,编练新军的成就远在其他地方督抚之上。再次,张之洞十分注重现代化的军事人才在编练新军中的作用。在编练新军伊始,张之洞就采取向德、日延聘将领,派员出国学习以及创办军事学堂培育军事将领等方式造就新式军事人才。据苏云峰的估计,清末湖北各军事学堂毕业人数约4500—5000人。[18]这些军事学堂毕业生与派遣出国的军事留学生和出国军事考察人员,共同构成了张之洞编练湖北新军的主要军事人才。“张之洞正是依靠这些近代军事人才而开启了湖北军事的近代化。” [17]
第三,张之洞以丰富的“知兵”经验积极参与全国新军建设,并成为军事制度变革的主要策划者。“张之洞督鄂十七载,自制枪炮,建成当时国内一流水准的近代陆军部队,成为全国编练新式军队的楷模。” [19]张之洞在清末军事变革上有充分的发言权,亦是清廷赖以倚重的封疆大吏。一方面,张之洞编练湖北新军的成功经验获得清廷的高度重视。1902年12月12日,清廷发布上谕:“查北洋、湖北训练新军,颇具规模,自应逐渐推广”,[20]要求北方各省选将赴北洋学习操练,南方各省则选将赴湖北学习操练;规定每年由北洋和湖北派员往各省校阅和检查练兵情况,并要求袁世凯与张之洞妥议详细章程上奏。湖北新军与北洋新军成为清末练兵的模范,并为其他省份练兵提供必要的帮助。“从中央的练兵处、兵部到北洋、南洋及其他各省,都在向张之洞的湖北新军寻求军事人才或武器装备的支持”。[17](238)张之洞编练湖北新军的实践及其经验对于推动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在清末新政时,张之洞积极出谋划策推动清廷在军事上实施一系列的变革。张之洞在《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系统阐述了在军队编制、兵役制度、学堂教育、军事训练等军政改革方案,得到清廷的充分肯定,“即著按照所陈,随时设法,择要举办。”[21]譬如张之洞积极要求废除武科举,建立新式军官任职制度。1901年5月,张之洞就兴学育才提出四点建议:“一曰设文武学堂,二曰酌改文科,三曰停罢武科,四曰奖励游学。”[1](1394) 6月,张之洞又与刘坤一联名上奏:“武生年壮有志者,令其讲求武学以备应募入伍之用,营弁精操练者,在标有战功劳绩者,登进之途较宽,必皆鼓舞奋兴而将校皆有实用,此诚自强讲武之一大关键也。” [1](1394) 9月,清廷发布停止武科的上谕,正式废除武科举制度,实行由武备学堂毕业生出任新军军官的制度。同时,张之洞还将自己练兵的理论与实践加以总结,奏明清廷转饬各地督抚学习并在新军编练中推行。新政期间,张之洞的许多主张如设立全国练兵机构,要求变通仿行外国征兵制与实行义务兵役制,以及统一全国军队编制等,加快了由传统旧式军队向现代化新军转型的步伐。张之洞在清末军事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成为影响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的关键人物。
在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张之洞具有丰富的练兵实践,他曾在山西改练旧军,继而在两广组建广胜军,后又编练自强军以及编成湖北新军。张之洞在新军编练、军事教育及军事工业等早期现代化方面均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成为清末编练新军的模范。同时,张之洞为全国的新军编练出谋划策,推动了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张之洞作为西法练兵的领袖人物,将“中体西用”的思想付诸新军编练,从而对清末军事早期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注释:
①关于张之洞军事活动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论文主要有李守礼《清季新军之编练及其演变》(台北),《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970年第2期;王贤知:《自强军编练述略》《史学月刊》1982年第5期;赵中孚:《近代中国军事因革与现代化运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1983年第12期;皮明勇:《张之洞军事思想研究》,《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4期;李细珠:《张之洞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安徽史学》2001年第4期;鞠北平:《论张之洞军事人才教育思想及实践》,《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专著主要有:张秉铎:《张之洞评传》,台北:中华书局,1972年;〔美〕拉尔夫·尔·鲍威尔:《1895—1912年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罗尔纲:《晚清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丁永刚:《张之洞近代化思想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参考文献:
[1] 苑书义.张之洞全集第二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272.
[2] 苑书义.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0620.
[3] 袁世凯.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393.
[4]〔美〕拉尔夫·尔·鲍威尔.1895—1912年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78.36.
[5] 俞冰.新编张文襄公事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591.
[6] 苑书义.张之洞全集第五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3292.
[7] 李细珠.张之洞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J].安徽史学,2001,(4).
[8] 苑书义.张之洞全集第一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307.
[9] 苑书义.张之洞全集第三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618.
[10] 张秉铎.张之洞评传[M].台北:中华书局,1972.221.
[11]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1895-1914年(第二辑)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467.
[12] 刘申宁.晚清军工建设[J].军事历史研究,1991,(1).
[13] 陈夔龙.庸庵尚书奏议卷九[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18.
[14] 苑书义.张之洞全集第十一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076.
[15] 罗尔纲.罗尔纲全集第十五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29.
[16] 苑书义.张之洞全集第九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2487.
[17]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246.
[18]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1860—1916):湖北省[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260.
[19] 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329.
[20] 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大清新法令第1卷1901-1911(点校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8.
[2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 4771.
Chang Chih-tung and Early Modernization of Military in Late Qing Dynasty
Xiong Qunrong
Abstract:During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period, Chang Chih-tung retrained shanxi old army and the guangsheng army and gradually became experienced military governors.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Chang Chih-tung trained the Tzu-Chiang army and a modern army of Hubei province whose size was smaller than the Pei-yang new army in late Qing Dynasty. Chang Chih-tungs military thoughts and practice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early modernization of military in late Qing Dynasty.
Keywords: Chang Chih-tung; Early modernization of military; Training army
责任编辑:王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