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
2014-10-21朱磊
朱磊
摘 要: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世界文化也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中国文化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求同存异,抵制文化霸权主义 ,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共荣;发展创新,使中华文化现代化;推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繁荣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而且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其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世界上文化模式主要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作为东方文化典型代表国家——中国,现文化安全发展的趋势融合已然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经济和技术实力,称霸世界,其文化也处于强势地位。当今世界的几大媒体巨头,通过自己的文化传播渠道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推销价值理念,输出意识形态,试图支配全球文化市场,我国的文化发展面临挑战。那么,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呢?
作为东方典型文化的代表国家,中国文化也是多元文化融合或整合的结果。众所周知,中国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国文化历尽沧桑,传承不绝,延续至今。根本原因就在于她所具有的特有的包容性,民族文化融合和吸收外来文化,是增强中国文化生命力的两大途径。
西方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常常借助发达的传媒工具在世界到处传播,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革命的推广,电子媒介、国际互连网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西方传媒更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每一个国家。西方的价值观和体制之所以强烈地吸引着其他文化,正是因为它们被看做是西方财富的源泉。西方世俗消费主义正是凭借这种吸引力猛烈地冲击着非西方世界,构成了对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主权的侵蚀与同化。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霸权对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的控制,也激起了第三世界国家捍卫自己文化主权的力量。正如美国学者赛义德认为的那样,抗拒西方文化霸权将是全球化时代国家间政治冲突的长期内容。毫无疑问,经济(或物质)上的优势则是赋予西方在文化全球化中主导地位的深层次原因。
诚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文化发生碰撞和冲突。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各种文化存在的前提就是,它有着与他者相区别的“质”即内在规定性,即特征,特征就是差异,差异就是矛盾,有矛盾就意味着存在冲突。事实上,文化的冲突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就已存在。因此,各种文化之间无时无刻不发生着碰撞和冲突,只不过是这种碰撞和冲突不是非此即彼绝对排斥,而是一个通过碰撞和冲突达到相互吸收融合的历史过程。正是这种文化冲突和融合,汇聚成的“历史合力”,才有力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形式。历史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昭示,文化间的融合与冲突是两个并行不悖的趋势。全球化时代,文化间将充满着冲突与激荡,东西方文化只有充分融合,主动融合,共同创新,才能负担得起未来历史的进程。中国文化也只有与其他文化碰撞冲突,自觉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积极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营养,才不会落伍于时代潮流,才不致被历史的“列车”所抛弃,也才能更好地保持民族的独特性。
每种民族文化都有它的两面性。西方文化有其缺失的一面,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中国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众所周知,不同文化对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同样文化的国家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也不尽相同。冷战时期,由于政治路线不同,东西德、南北朝鲜的社会进程却大相径庭。由此可见,文化自身的两面性决定了文化作用的两面性。目前,在世界诸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西方文化,无论是其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应该一方面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份,促进中国的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吸收外来的精华,发展中国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個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其民族传统文化,并通过文化创新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关系到国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安全。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领域,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竞争领域,尤其是文化霸权主义者利用其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将其创新的网络标准推广为全球标准,通过因特网向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倾销其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迫使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创新能力方面形成对它的依赖,并借此进一步侵蚀、消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这使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在这场世界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性因素,从而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必然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创新能力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关键性国家文化安全指标,创新能力便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全部内容的核心。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系统的建设,是构筑中国文化安全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
当前,文化创新能力不强,理论储备不足,是制约我国文化发展,从内部构成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且也正是因为“不足”和“不强”,成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对华实施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化”的一个重要而且是危险的“接口”。“文化殖民主义”现象在我国的客观存在所构成的文化威胁,普遍地存在于从观念形态到产业形态的各个文化层面。只有这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来自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全面渗透和挑战,中国文化才可以获得全新的发展,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发展中,中国文化才能获得安全发展的全面保障。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 2007-11-09 第15版 )
[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华儒学文化研究中心
[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华儒学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