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能要求的建筑施工技术优化与创新
2014-10-21吴眏钦
吴眏钦
【摘要】坚持节约能源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策,且现节能技术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建筑行业中应用广泛,有效的改良了传统的施工技术。现通过对节能含义的论述,来说明节能的技术与政策要求,且通过介绍将节能应用于建筑施工技术的优点,以此证明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改良的必要性,并通过研究我国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改良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新的节能改良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节能要求;建筑施工;技术优化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将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策,随着节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推广,使节能成为了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目标。节能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使用环保且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可以使建筑施工的能源、资源、建筑物资的消耗大大减少,节约成本的同时,可使空气污染、水污染及有害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不但促进了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节能的含义
节能就是在能源消耗量最小的情况下,生产出与原来相同数量、质量的产品,也可以说是用和原来相同的资源消耗量,生产出比原来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产品。1979年,世界能源委员会提出节能的含义是通过采取技术上可行的、经济上合理的、环境与社会可接受的、有效的一切节能技术措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创新理念。技术上可行是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并可以实际操作;经济上合理意思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要适中;环境可接受意思是要以保护不破坏环境,且达到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实施节能技术;社会认可接受意思是在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水平不受影响且有提高的前提下实施节能技术;技能的有效性意思指要尽可能的降低能源的损耗。节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长期发展策略,在建筑行业中若想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平衡,重视并使用节能技术是必要的。
二、节能的技术及政策要求
(一)对节能技术的要求
节能技术是要求采用先进有效的技术措施,实现能源资源的节约、使能源消耗达到最小的一种技术。不同的能源类型需要使用不同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节电、节煤、节油、节水、节气和工艺改造节能技术。因节能技术分类具有广泛性和科学性的特点,现已在家庭、工业、大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二)对节能政策的要求
节能已经成为了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节能不但要求对技术节能改良的加强,还需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与新材料,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节能产业,从而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使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最低,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节能减排和节能环保是我国节能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
三、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定义
建筑节能是一项跨学科、跨行业、应用性和综合性极强,以节能为主的技术,涉及城乡规划、建筑学、土木、机电、设备、材料、环境、电子、热能、信息、生态等多种领域的知识。还与社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联系。建筑节能技术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较存在几点优势:
(一)在目标上,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对施工的工期及质量更加关注,而建筑节能技术是以低消耗为基本理念来满足建筑的使用性能和高度的舒适感;
(二)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注重工程的经济效益,而建筑节能技术是在使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更需更加注重其的社会及生态效益的平衡,就是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的情况下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建筑节能施工技术需保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优势使建设设计更加多样化及生态化;
(四)建筑节能资源使建筑材料可循环利用,减少物资损耗,提高建筑质量。因此,一改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使用节能施工技术以提高效益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改良
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改良主要是使用新型节能材料和技术的基础上,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和质量的前提下,对设计、施工、使用方面进行技术改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不污染环境的目标。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改良对人们的生活改善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节能环保和节能减排的作用下,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优化,科技技术的发展水平得到提高,经济产业结构得到升级,为人民提供了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节能改良涉及多个方面,需要考虑到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因此拥有先进的理念做指导是建筑施工技术改良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以确保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提高工程质量。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改良的理念与原则包括:
(一)坚持节能减排和节能环保,贯彻并落实国家节能国策、“零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降低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及对建筑材料的再回收、循环利用率。
(二)以科技创新为基本思想,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进而弥补常规能源不足的缺点。
(三)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我国各地地势、地貌、气候、土质、水文、风俗习惯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选址建筑。
(四)合理、适度的开发土地,避免水土流失、地震等环境恶化。
(五)建筑上需遵循科学、舒适、便利、安全的原则。
其中,改良的方法包括:
(一)運用节水技术,降低水资源浪费,定期检查管道及供水系统,避免因管道破裂,水流失导致中断施工,影响工程质量。
(二)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通过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来节约煤、油、电等资源,例如,风能可有效解决我国现用电紧缺的状态。
(三)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尽可能的减少污染。例如,在选择建筑墙体材料时需选择节能环保的保温材料。
结语:
建筑施工技术中使用节能技术及环保材料是必要的,可使能源消耗有效降低,从而有利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聂茸,王志鹏.优化建筑施工技术降低建筑能耗[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2]温瑛.优化建筑施工技术,降低建筑能源损耗[J].中国房地产业,2013.
[3]尚园园.浅谈外保温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外墙施工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