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教学理论的小学低年段母语课堂读写教学研究
2014-10-21杨婷婷
摘 要:在小学低年段的母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创新教学理论的背景下,构建以母语课堂为基础的小学低年段课堂读写教学,对当前的新课程教学改革来说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基于此,将在小学课堂中提出构建母语课堂读写教学的构想,并观察读写教学的效果,从而提升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读写质量以及母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模式;主体阶段;母语学习
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是促进小学生母语学习能力的基础,在创新教学理论下,要想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就要在小学低年段的课堂中构建一个科学的读写教学模式。在小学低年段开展母语课堂读写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母语水平,并为社会在未来发展中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一、小学低年段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小学低年段母语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为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和权威,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小学中,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和写作中的时间很少,这样的课堂结构十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创新教学理论的开展。
其次,在小学低年段的母语教学中,认字、阅读与写作三个环节相互分离,未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情况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是从教学生识字为出发点,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在阅读与写作的学习中,也变成了单一的阅读课和写作课,没有将其归纳为统一的语言教学体系。
最后,在现在的小学母语教学中,过分重视了语文这项学科的工具性,完全标准化的阅读答案和写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创新性的思维。
二、小学低年段母语课堂读写教学模式的构建
想要在我国小学低年段母语课堂读写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构建出识字、阅读和写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常情况下,小学课堂为40分钟一节课。在这40分钟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主导阶段和主体阶段。
主导阶段是指发挥老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母语课堂的读写教学要以拼音教学为主,因为低年段的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而拼音是整个语言系统中的基础。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阅读理解两方面内容。而在写作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当中所发生的小事以及所见所闻写入到作文当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主体阶段则是指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上的理解。具体实施可以是,老師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拓展阅读,并采用和其他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有效提升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实施小学低年段母语课堂读写教学模式的措施
有效实施小学低年段母语课堂读写教学,需要发挥出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创设出一个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所讲内容的情景当中,并科学、合理地运用课件演示、分组讨论的方法实施教学内容。而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和其他学生讨论,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表达出来。只有做到这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母语教学的质量。
在创新教学的理论下,提升母语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语文学科人才,能够有效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也在小学教学中着重强调了学生母语学习的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培养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开启学生的智慧,为母语课堂读写教学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莹.基于创新教学理论的小学低年段母语课堂读写教学研究:以汉语和英语为母语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6(24):10-16.
[2]谢先军.比较视角下的小学母语写作教学目标及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陈龙泉,张长辉.应用教育技术构建现代语文课堂读写教学模式[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1,3(11):53-55.
作者简介:杨婷婷,出生年月:1987年1月,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工作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职务:教师,职称:小一,学位: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