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实践与思考
2014-10-21张电明
摘 要:课堂作为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利用课堂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快速掌握技能、知识,对发展智力也有很大作用。对化学教学有效性实践与思考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教学环境;备课;师生关系
一、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虽然现代教学提倡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但是并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与指导下,以教学规律为基准,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和学生平等交流,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整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情境、问题、实验教学,并且提问时间、方式、内容具有多样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挖掘问题症结,提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更多的智慧火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只有学生拥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增强教学实效性。因此,提高初中化学教学实效性必须从学习兴趣出发,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而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找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点,还必须以教学为切入点,巩固知识,把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同时这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如:在学习“铁为何生锈”这个问题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铁,知道空气中的铁会生锈,而干燥铁制品与刷了油漆的制品不会生锈,
引导学生思考,并且运用实验进行验证,就能得出:铁生锈是水、氧气、铁等一系列物质互相作用的反应。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创新、动手能力,通过自主探索爱上化学,并且内化成行为。
二、注重备课,提高预习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育部针对当前的课堂指出备课要从教材、学生、习题三个方面着手。备好教材,除了要整合教材,还必须从课堂标准出发。在对某个课题备课时,教参不是首要的,而是应该像学生一样对教科书进行阅读,通过讨论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难点、重点、突破点,然后再根据要求做好教参调整工作。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有效性是通过学生呈现的,所以必须做好学生工作。在备课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必须根据学习能力设置教学梯度,在问题难易程度不同的情况
下,帮助不同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备好习题,要求老师在习题设计时必须有明确的方向,紧扣教学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不断提高教學有效性。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预习,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难点、重点,还能引导学生听课,养成主动学习、听课的好习惯,最后达到教学有效性的要求。例如:在原子构成这个板块学习中,为了掌握原子构造、不显电性原因、相对原子概念,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预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课件进行学习,这样在老师引入电解水过程时,就不会太显得一无所知,让学生从微观原子构造中直观、形象地理解原子
构成。
三、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控制与被控制一直是师生关系的反
映,在教学中,老师不仅控制着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看似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但是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器物。而知识的获得与掌握,不仅需要学生学会应用,还必须消化。从现代教育理念来看,老师作为引导者、跟进者,应该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变革。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在关爱学生的同时,从生活、学习上给予学生真正的爱护,这样才能缩小师生距离,构造良好的关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以动态的方式教学,帮助学生培养智力。教学互动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法,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老师要主动为其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唤醒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主体,强化互动式教学成效。在生生互动中,不仅能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交流与讨论,还可以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行思维创新。例如:在塑料利弊分析中,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个小组,让其搜集资料,进行辩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其活用现代学习方法,进行知识延伸与完善。
化学作为一门魅力很强的学科,它对推进现代化发展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整合教学经验和学科内容,从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出发,增强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白峰.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45.
[2]王国正.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1(78):94-95.
作者简介:张电明,男,出生年月:1974.2,本科,就职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泥阳初中,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