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当前中小食品企业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4-10-21邱小玲

中外食品工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质量管理

邱小玲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食品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作为食品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在质量管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无论从经验总结还是从案例分析来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出现问题,是导致食品事故的频发的主要根源,而在我国中小食品企业在食品行业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就我国中小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食品企业 质量管理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6-0055-01

最近媒体关注的其中一个热点就是食品安全,无论是地沟油还是毒大米,无不引起社会民众不安,让大众到了“谈食色变”的程度,整个产业链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了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在反思,问题到底在哪里?到底是那一个层面引发的问题?企业,政府还是经营者?其实,我国食品安全性呈现恶化态势,原因有很多,有历史性原因,有经济性原因,有社会性原因,由于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型食品企业。这些中小食品企业受制于现有的管理体制和生产技术水平,以及专业人员不足,资金短缺等特点,根本就无法有效的贯彻实施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导致食品质量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潜在问题。以下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或意见。

1 我国中小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的规定,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下就是中小企业。而我国目前食品企业95%都是在500人以下的,所以是中小微型食品企业,在这些中小食品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私人民营企业。这些中小企业还有不少是无照经营的小作坊,生产规模小,生产环境条件较差,生产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紧张、人才缺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以及生产者质量意识淡薄,为食品安全埋下很大的隐患。

目前,我国中小食品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方面是食品企业的管理问题;一方面是消费者的问题;还有一方面是监管方的问题。首先,食品企业中突出的是管理者意识与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能缺失。中小型企业的一般都是私人老板,基本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没有立足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发展。同时中小型食品企业的管理模式基本是集约化管理模式,所有的指令或者制度都有老板或者某个高层直接发出,但是这些决策者一般只是从销售或者生产工作做起,缺乏管理經验,对质量和质量管理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导致其发出的指令或者制定的制度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虽然大多数的中小型的企业有设定明确的品质控制人员,并且有质量安全制度,甚至某些企业在制定的流程是也赋予质量控制部在某些质量指标无法达标时,可以下达停线整顿的权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质量部门的地位根本就无法与生产部门可以同日而语,很多质量缺陷本该显现出来的,被生产部无形中压制下去。其次,在消费者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维权意识不高。中小型食品企业采取的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基本的消费市场是分布在农村,目前来说该群体要求的是价格至上,质量意识或者要求不高,对产品质量的反馈渠道不明了,所以某些产品就算出了质量问题,本应可以通过消费者揭露出来的,无法由消费者的声音呈现给企业知道并改善。最后,在监管方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对法律法规宣讲不足和质量体系认证的不足。很多中小性的食品企业根本就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法律法规收集评估机制,没有专人或者是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员从事相对对应的工作,采用的不知者无罪的态度。认证人员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认识相对薄弱,对标准的解读和认识都只停留在理论的水平低下,无法全面评估认证条款的适合性,使得企业整个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形成虚设。

2 我国中小食品企业提升食品质量管理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首先,从“头”开始,纵观所有的管理体系条款与要求,管理承诺都是一条无可替代,不可删除的条款,其实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所持的态度,给出的姿态是影响整个质量管理的首要因素。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适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制度层面给予企业的质量监管部门开展工作的充分权利,保持企业质量监管部门的独立性。明确的书面化的责任追责机制是有利于建立质检部门地位的一个有效途径。加强对中小食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企业的竞争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产品质量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或者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更需要全员的配合和支持。因此强化中小食品企业人员的培训是一个必要的环节。企业还要规范质量评估过程。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收集评估过程要规范化,确立正确的收集渠道,专人负责,在评估法律法规是否适合自己企业的过程中,要有高层人员的参与,让其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其次是倾听消费者声音。建立可靠的信息收集以及反馈机制,听到有用的声音,引导以后的决策方向,提高质量水平。只有让消费者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才能使企业有动力去改进并发展。最后是政府起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如加大对企业质量事故的处罚力度,落实质量事故的追债制度,那管理者很自然就会将质量管理、质量管控放在第一位。其实只要管理者重视程度提高了,很多问题如人员配备问题,资金问题,硬件的改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 结语

目前,我国食品行业是基本对外资全面放开,国内的食品企业是直接要与具有丰富质量管理经验,质量管理方法先进的外资企业直接竞争,但是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与国际食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相比存在巨大差距,所以提升占绝对地位的中小型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关乎真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肖玫,李锐,马传龙.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食品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1):342-345.

[2]程雪艳.浅析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解决问题的措施[J].大众标准化,2011(S2):45-47.

[3]杨志英.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与全面质量管理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1(16):16-17.

[4]刘世明,陈建宏,罗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现状及应对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1(5):256-260.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质量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