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黄土隧道原因分析及施工预防措施
2014-10-21孙珂垚徐智军孙立功
孙珂垚 徐智军 孙立功
摘 要: 结合工程实际, 分析了富水黄土隧道易坍塌的原因,并从隧道施工角度提出预防措施,总结出富水黄土隧道施工必须坚持“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为类似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关键词:富水,黄土隧道,坍塌,施工措施
1.工程背景
郑西铁路是第一条贯穿我国黄土地区的客运专线,隧道较多,约占全线的16.7%,尤其是全线最长的富水大断面黄土隧道——张茅隧道,成为制约全线工期、安全的控制性工程。张茅隧道全长8483米,是新建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最长的一座隧道。其中出口段为富水黄土3190m。洞身最大开挖面积163.87m2,洞身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Q2)老黄土,以黏质黄土为主,洞身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黄土中含有丰富的空隙潜水,渗透系数0.009~0.014m/d,隧道最大涌水量18990m3/d。富水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与传统的大断面隧道CRD、CD法相比,施工进度提升至70m~75m/月,施工进度快,工期保障性强;与CRD法相比平均每延米节约7000多元的临时支护成本。
2.黄土隧道易坍塌的原因
2.1地下水的渗流
黄土的遇水软化问题在黄土围岩中表现尤为突出,洞身开挖时,如暴稍长,因开挖后水力坡度改变,地下水往开挖面渗透,地下水的流动及溶蚀带走细颗粒及可溶性矿物使其强度降低,并在开挖面附近对黄土产生崩解破坏作用,临空面失去平衡而变形甚至塌陷,特别是開挖的拱脚或墙脚位置,稍有积水,表层就迅速软化,丧失承载能力,表现为初期支护沉降变形加大直至失稳坍塌。
2.2土体强度低
隧道区黄土由于含水量高而呈软塑状,开挖后,因其抗剪强度低,初期变形大、变形速度快,围岩自稳时间较短,甚至不能自稳,开挖后蠕动较快并发生滑塌。
2.3应力重分布
隧道开挖的过程也是地层内应力重新分布的过程,在隧道开挖前,土体处于天然的应力平衡状态;隧道开挖后,土体原有的天然应力状态被破坏,围岩应力在洞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重新分布。黄土属于塑性围岩,当围岩应力超过其抗压强度后,产生径向塑性位移,形成塑性区,释放一部分应力,另一部分向外传递,导致塑性区周边继续产生塑性变形,塑性区向外扩大。随着塑性变形发展到一定程度,围岩不断松动破碎,其粘结力和内摩擦角不断下降,围岩将出现松动失稳破坏现象。
2.4施工扰动
3.施工预防措施
3.1 黄土隧道的施工,首先要搞好的是治水
在隧道进洞前就做好洞口边仰坡截水沟,维护边仰坡稳定,防止地表水流入洞内;对洞内地下水采取排、堵相结合的措施:用喷射混凝土迅速封闭开挖面(含掌子面),有效阻止地下水的渗出;对渗出的地下水及时排走,防止浸泡拱脚、墙脚及隧底引起承载力降低,如在上导坑开挖时,在两侧拱脚留有略带斜面的平台,保证了拱脚不积水;对施工用水,要加强管理,合理布设水管,防止渗漏水,保持洞内排水畅通,施工废水及时排出,严防人为造成塌方。
3.2 用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
小导管注浆在隧道开挖前就改变了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直接影响开挖后的二次应力状态的分布结果。通过小导管自身起到的棚架和锚杆作用,注浆起到的改善岩体力学参数作用,而达到固结止水、预防坍塌的目的。
3.3 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短进尺,少扰动开挖及下导坑左右错进
软弱围岩隧道核心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减少开挖的临空面,支撑掌子面土体稳定,又为初期支护提供一个自然的作业平台。短进尺开挖施工充分利用掌子面约束周边土体变形的空间效应,利于围岩稳定,也利于实现软弱围岩快支护的施工理念。新奥法的原理就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先用挖掘机环形开挖,周边采用风镐开挖修整,局部欠挖采用洋镐或铁锹处理,尽量减小对围岩的扰动,少破坏周边土体的自然结构,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下导坑左右错进,利用土柱及已施工支护的承载能力,避免上导坑初期支护双侧悬空。一般环形开挖进尺为0.8-1m,不宜过长,每台阶长度为3~5 m。
3.4 用湿喷法喷射砼封闭开挖面
喷射砼在灰骨比一定的情况下,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干(潮)喷在喷咀处加水量的多少,是喷射手凭自己的经验启闭阀门的大小而实现的,这就形成当水量大时会冲走灰骨料,并降低强度;水量少时,物料粘不住,回弹量和粉尘都会增大。由此可见干(潮)喷混凝土的水灰比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其强度离散性较大,封闭质量不稳定。湿喷法的混凝土按标准工艺生产后运至湿喷机进行喷射,其配比完全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了喷射混凝土的质量。
3.5 加强初期支护
通过钢拱架支撑、挂网、打锚杆等加强土体强度、限制围岩变形及对围岩应力重新分布起到调整作用。
3.6 快速、分步进行初期支护。
当黄土含水量达到20%以上时,在上部导坑实施开挖的过程中,侧壁就会伴随着小量的坍塌掉块现象,其实在这时候围岩总体是稳定的,因黄土的强度较低,垂直裂隙发育,随含水量增大,粘结力降低,仅产生表面剥落现象,洞室开挖成型后,迅速初喷混凝土5cm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首先它起到封闭围岩,延缓围岩风化,有效阻止地下水外渗的作用,在局部超挖处,用喷射混凝土将其补平,可减少因超挖造成的应力集中而引起进一步的掉块、坍塌现象,在短时间内能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为初期支护作业提供一个安全的操作空间。
3.7 仰拱紧跟,早封闭
仰拱及填充超前于衬砌,紧跟掘进平行作业,首先,能使全断面初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形成一个完整的受力结构,限制支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其次,能尽早地封闭隧底基岩面,避免地下水及施工废水浸泡隧底及墙脚而降低土体承载力;另外,还可减少机械、车辆行走对隧底的扰动,尽早提供硬化的行走道路,提高施工效率。
3.8 通过现场监控量测信息指导施工,修订初期支护参数
隧道监控量测是现代化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的施工是一个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过程,提前预知围岩和支护的变形发展趋势,预报险情,确保安全;又可合理评价既有支护及施工技术参数,指导施工中优化支护及施工方案,亦为今后施工积累经验和依据。
4.结论
黄土隧道施工必须坚持“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严格管理,精心组织,快速施工,可有效的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富水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达到了安全、快速、优质施工的目的,无需投入特殊设备,施工质量满足验标要求,操作便捷,节约施工成本,推广性强。
参考文献:
[1] TZ214-2005,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
[2] TZ211-2005,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S].
[3] TB10204-2002,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S].
[4] 关宝树.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 唐 斌,刘旭全.郑西客运专线秦东隧道CRD 法快速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7(S2).
[6] 贺廷西.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 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