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10-21赵芳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新课程理念思考

赵芳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课程标准不断完善和改进,新课标下关于初中音乐的教学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它通过多种形式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也促使我们不断总结对教师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监督。作为一名教研员,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为初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初中音乐教学 思考

一、新课程理念更加强调情绪教学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情绪教学法主要指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风格与课堂内容的融入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高效率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对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育理念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开放而产生的,学生发挥着主体地位,教师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在课堂总存在的疑问进行多层次地教学,学生情绪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音乐课的教学来说,教师不嫩单纯地讲述理论,应当结合具体的作品,如在講主题曲《中国军魂》时可以结合电视剧《亮剑》的故事背景以及当时的英雄事迹进行讲解,不仅让学生学会歌曲本身,也自然让他们情绪高涨,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在这一点上教研员一定要做好与教师的沟通工作,鼓励教师进行情绪教学法。

情绪教学法对于很多教师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然而随着课程理念的发展和演变,这种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在这一点上,教研员与教师密切配合,做好组织、指导与监督工作,鼓励教师运用合理、恰当的方法从学生知、情、行、意等方面进行引导。音乐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初中学生正是培养自身兴趣爱好,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学习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热爱,而情绪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音乐属于情理艺术,也是感性艺术的一种表达,情绪教学法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要比其他学科更加重要。然而对于一些农村的中学教育来说,很多学校教学条件不足,教研员与教师的交流程度也不够,因此在情绪教学法上还没有取得初步的实施,因此教研员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开发性的思维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积极面对音乐课的学习。

二、新课程理念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单纯在讲台上围绕教材进行讲解,学生机械地听音符、音阶等乐理知识,不仅枯燥乏味,且失去了音乐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新课程标准正式形成之后,广大教研员与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对学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音乐是一门实践性的艺术和技能,需要学生通过演唱、发音、吹奏等形式进行长期的练习,从而培养对音乐的乐感,否则就类似“哑巴英语”,光学不练,学到的都是死知识。教研员应当定期开展相关的学科讲座和定向培训,与其他地区的教研员和教师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学习,如果有机会还可以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不断引进新的教学硬件和实践条件,有条件的学校内部也可以建设排练厅、音乐室、录音棚等,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鼓励教师采取情景式的教学,要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灵感,很多同学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既不是中考的考点,在高考中也不会出现,便采取消极态度,但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个出色的音乐家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也能合理解决生活中的磕磕绊绊,他们看淡生活又不失生活的色彩。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发挥教学特点,积极创设合理的情景,很多农村的中学都能很好地利用地域风格和民族特点,如讲解《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可以带领学生扎彩绸、扭秧歌,结合欢快的旋律跳民族舞,并通过多媒体演绎唯美的内容和和谐的画面,抛开学生的天赋和练习效果不谈,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新课程理念彰显了“说唱结合”主题的意义

“说唱结合”是音乐应用的基本技能,其中“说”包含着多种涵义,不仅仅是人们熟知的“RAP”说唱,更多的是通过语言对音乐作品的解释、演绎和鉴赏等,带给学生深刻的体验,并加深了学习的印象,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体现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认识,对美的独特理解,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教研员应当积极引导教师,鼓励他们发挥“说唱结合”的教学主题,在讲课内容中赋予“说”与“唱”的形象内涵,有的教师关于“说唱”的专业知识还略有不足,这时一定不能放任不管,要及时定期举办教学讲座,并召开教学经验总结会议,教师一定要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会议中提出,并一起探讨,总结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如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师教学能力有限所致,还是教研员与教师的配合不足,还是教育部门等监督和支持力度不够,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提出,不要隐瞒,以便及时完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状态。

“说唱结合”其次是唱功的培养,对音乐具有天赋的学生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且很多学生对音乐学习没有兴趣,从内心里反感,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唱功”培养,课堂中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歌唱联系,可以进行小组分工,三五个人为一组,一个人唱,其余组员听,对该同学歌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起探讨一起建议,小组组员在练习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于农村的中学生而言,他们接触到大自然的机会更多一些,在思维和理念上也更为亲切,如欣赏和练习朝鲜民谣《桔梗谣》时,通过欢快流畅的节奏和优美动听的主旋律联想出姑娘在山野中采挖桔梗的美好生活,姑娘欢快地唱着歌,轻松采摘桔梗,将小菜筐装满,歌曲明朗生动,形象演绎出了一副幸福的田野图,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想练好唱功可谓是容易了许多。

总结:本文从三个角度对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教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初中教学中教研员与教师的配合状态,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完全适应时代的潮流,且农村学生众多,先进的教育资源还没能实现全面推行,因此教研员和教师应当密切配合,贯彻落实教学工作的成绩和效果,鼓励教师不断结合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同时与教师之间互相监督,为切实提升我国中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吴琼倩.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微探[J].新课程(上).2013(10)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教学新课程理念思考
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解析
初中音乐教学思考与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