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培训的省思与突围

2014-10-21柳中明

中外企业文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受训者远程培训

【文章摘要】

众多的远程培训固然有很多的好处,但也有不少短板,这些短板有的容易解决,有的很难解决。拙文让远程培训设计者、组织者、施训教师、参培学员共同来思考和面对。

【关键词】

远程;培训;教育;学习

远程培训是主要通过音频、视频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不在现场的受训者的教育。远程培训是一种师生非面对面的培训活动,是一种跨单位、跨地区的培训模式。

远程培训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没有限制。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可随时共享,因此摆脱了传统教育对学习时间的严格要求,求学者可根据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远程培训为求学者提供了平等享用教育资源的机会,使培训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在家里,打开电脑就可以和名家对话。自我支配性强,有时间可以多学一点,没时间就放一放,费用低,不用到处跑就可以共享许多优质资源。

远程培训对受训者基础、学习方式没有限制。每个受训者的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进度也不一样,远程培训能为不同的受训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受训者可先通览全部的网络课程,然后自由选择学习的起点。传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办学条件的牵制,而远程培训则不同,屏幕课堂可使受训者人数不再受到限制;师资力量也空前壮大,不同学校的老师可以联合授课;资源以图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出现,可大大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受训者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按自己习惯的方式学习。受训者如果通过远程学习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将使参培学员受用一辈子。

远程培训对师生行为角色没有绝对限制。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成为教师,也同时受训者,每个人都可以提出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回答提问,而受训者与教师、组织者之间,受训者与受训者之间都可以平等的交流。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旧传统,而是以受训者为中心,遵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广泛性,平等性。监控力度公平化。班级里没有“前排”,“后排”之分,老师对待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视听效果也是平等的,而且还打破了受训者的年龄限制。

远程培训教师控制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化。教师起到学习者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控制手段减弱,旨在发挥受训者的主体性。而由于师生互不相见,这种控制是比较隐蔽的,是潜移默化的。交互操作使交流师生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受训者可以随时在网上请教所学专业的一流专家、学者或教师,可视电话如同面对面的交流一样。远程培训系统,让受训者网上完成作业,而教师在网上批改作业。受训者也可以通过网站阅读其他同学的文章并作评论。提高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率和受训者的学习兴趣。有受训者说可以从别人给他的文章评语中学到不少东西,还可以了解其他人的写作经验和感受。

总之,远程培训好处多多,省时省力省财,成本较低;易于普及,方便快捷;课程内容齐全,讲解详细,便于受训者学习理解;有利于环境保护;信息量大,易于学习最前沿信息;视频配合讲稿便于受训者听讲做笔记。与面授教育相比,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降低培训的成本。

然而,我国现阶段的远程培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的授课方式,当教师与受训者面对面交流时,存在着潜在的情感交流。教师可以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受训者,使受训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领悟到书本以外的许多东西。特别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授课不仅能激发受训者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具使得受训者因此加深记忆,以至终身难忘。远程培训过程中则缺乏情感交流。受训者面对的是制作好的各种学习材料,虽然有老师的培训视频,但毕竟不是面对面,且有的课程就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照抄上网,教师所起的作用仅仅是文字的阅读。在遇到难题时请教老师也只能通过论坛、研讨、沙龙或Email,具有滞后性。同时学习过程中也难与同学进行直接的交流,有一定的孤独感。使用各种媒体进行学习易产生身体的疲劳,如眼睛长时间盯着显示器屏幕会带来视觉疲劳;长时间使用电脑时,身体的固定姿势会带来腰背等的疲劳。这些身体上的不适,加上有时枯燥的学习内容,对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很多的远程培训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或者本级的计划而形式主义泛滥,“大跃进”式的推进。每批的参培者成千上万,每批的学习顺利结业者99%乃至于100%。一个省的两三万的导游年审培训,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都要通过,远程培训平台上要求每个受训者看60个视频,答对50个题目,提交一篇论文,评价6篇论文。要求似乎也还不低,但导游们是如何人人过关的呢?开始的时候,在导游QQ群里看到共享里有视频题目答案,一段时间后看到代看视频100元、代评论文100元、套餐160元的广告,而且可以先凭身份证号导游证号委托,完成任务后再付款。卧底一段时间,发现交易相当活跃。还有一个继续教育培训平台,要求受训者除了看视频、答问题之外,还要参加三次集中研讨,发表四篇论文。集中研讨发帖的数字列入成绩,结果很多的病句、废话、口号都上来了,因为系统只会甄别“顶”、“赞”、“支持”这些无效帖,病句、废话倒变成了创新帖。论文则更搞笑了,笔者受聘批阅论文,首先还会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检测,后来根本不用检测,因为抄袭的原论文只有三四个版本,几十个人都抄的是同一篇文章,有的把網上论文上面的广告、超链接也复制了过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万变不离其宗”。远程学习中的问题和面对面的教学问题一样,各种的监督控制乃至于惩罚措施都只是解决了治标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从思想根本上来解决。那么,我们首先想到的首要药方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终身学习的首要特征是要让学习是为了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性的自我完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终身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丰富发展人的知识,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和本领,最终促进人们在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完善自我,同事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和生活发展的高度统一。

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动机是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所以远程培训的设计者组织者应该让受训者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这才是远程培训的省思后的突围方向和战略。

【参考文献】

[1]刘峰,苏继虎.远程培训的问题及本地管理策略研究——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校长专题培训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 2010.04

[2]孔维宏.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1.05

[3]刘峰,李凤兰.远程培训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以教育部暑期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计划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 2009.05

【作者简介】

柳中明,湖南浏阳人,长沙教育学院管理学副教授,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咨询与评估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猜你喜欢

受训者远程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努力改进军事教学训练方法 全面提升受训者军事技能
如何延缓队列训练中的疲劳现象
会议·培训
河南远程医疗将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
“订单+临床+辐射”三段式小学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实践探索
远程访问
印度:将招收女战机飞行员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