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及完善措施

2014-10-21李宗迅

基层建设 2014年25期
关键词:基层

李宗迅

摘要:本文论述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必要性,探讨了新形势下建立健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基层;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提高了,农产品質量并不安全,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且呈现增多的趋势。2014年,昆明黑心商贩制造有毒米线,统一泡面被检出大肠杆菌超标,台湾顶新黑心油事件,吸血鬼饮料属“三无”产品等成为了全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之一。江西高安市病死猪肉大量流入市场,各地生猪喂饲“瘦肉精”促长增瘦,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滥用添加剂、色素等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成了街头巷尾老百姓和市民关注的话题。食品并不安全,或许就在我们身边。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甚至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为政府提供技术决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的重要职能,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是实现农产品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安全规程到农产品市场准入等“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是有效防止有害、有毒农产品进入市场,防止食用农产品急性中毒,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项有效途径。在国家提倡“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体制下,各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及完善刻不容缓。

一.云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工作的发展成效与现状

1.基本县情:

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地区东北部,东与思茅地区的景东县隔江相望,南与临沧、耿马县接壤,西与凤庆、永德县为邻,北以澜沧江为界与大理州的南涧县相望。全县总面积3760平方公里,辖7乡7镇,190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云县是临沧地区重要交通要道。县城所在地爱华镇处于214国道和云保公路的交汇点,是北往大理,西进保山,东上昆明,南下孟定、南伞边贸口岸乃至缅甸的中心点,地处漫湾、大朝山和小湾三大电站的中心腹地。2014年,云县大春作物总播种面积954550亩,其中水稻111991亩,总产量44348.4吨,玉米336523亩,总产量115763.9吨,蔬菜种植面积61414亩,总产量176128.8吨,茶园面积205450亩,毛茶总干产17143吨.

2.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及开展情况:

2011年12月,云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项目获省农业厅批准实施,项目预算总投资3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40万元,省、市、县各配套2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改造检测实验室600平方米,配置仪器设备56台(套),建设标准信息库一个。检测站核定人员编制15人,实有人员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人。项目建设房屋改造和仪器安装工作完成后,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随即进行了检测技术培训工作。2013年先后分四批安排技术人员参加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培训,初步培训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等仪器应用技术和省农业厅组织的蔬菜农残及食品快速检测仪器的使用培训;还组织参加由仪器厂家在宾川县组织的检测仪器使用技术培训;以及参加由昆明鹏元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食品检测仪器的使用培训。通过参加技术培训,提高了我站检测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技能,促进了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于2013年8月开始进行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检测站坚持日常抽检和重点抽检相结合,对县城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学校食堂抽检(云县第一完全中学、云县爱华完小、云县县城中心幼儿园、云县职业中学、云县小草幼儿园)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肉类瘦肉精、奶制品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超标检测。2014全年,共完成农产品样品抽检3985个,合格样品3915个,合格率98.24%,其中蔬菜样品3029个,合格率97.85%,肉类815个,合格率100 %;水果样品53个,合格率100%;粮食类样品71个,合格率100%;奶制品1个,合格率100%;食品类样品16个,合格率68.75%.

二.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配套不落实。根据项目批复要求,省、市、县应各配套资金20万元,但市、县由于财政困难,故市级20万元,县级10万元配套资金不能落实,项目不能完全按照初步设计内容来建设。

2、缺乏专业检测人员。农产品质量检测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由于云县编委批准的检测站编制为农业局内部调剂,所以担任检测的技术人员一是所学非专业,二是年龄偏大,平均年龄40余岁。虽然通过几次培训学习,但目前仅能进行蔬菜农药残留、部分农产品质量的定性检测工作,难以掌握农产品质量的定量分析技术,致使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等进行定量检测的先进仪器设备闲置。另外,如不能掌握农产品质量定量分析技术则难以通过对检测机构考核和实验室资质认定(简称双认证),出具的检测结果不具有法律效力,仅能作为政府决策和农技推广工作的的参考,而不能作为农业执法的依据。

3、缺乏运行经费。据专家推算,县级检测站正常运转每年至少需要30万元(不含人员工资),用于配套设备购置、检测试剂、抽检样品、宣传资料等方面开支。目前我县还暂无运行资金的落实信息,影响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展开。

三.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与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云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质量安全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职责,云县人民政府应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相应的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具体到人。

2.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费投入。日常的检验检测和例行监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最基本的工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证。目前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工作开展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影响着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转,建议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运转经费,拟定工作经费每年投入25万元,项目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3.积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开展对外经验交流与合作。质量检测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执法工作,技術性、法制性、政策性非常强,应制定农产品检测人员的培训计划,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不同方式,加强检测人员的系统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学习先进的检测技术与方法,通过站内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学习,逐渐熟悉和掌握定量分析方法,积极推行检测中心的双项认证,使检测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4.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云南省农业环保条例》,积极营造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提高全县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5.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和监控管理。要加强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和企业的管理,指导其使用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环保农药、兽药,杜绝使用抗生素,提高用药安全间隔期,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全程监控管理。

6.稳步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的体系建设。一是逐步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农产品进销台账查验与档案制度,健全农产品全程追踪体系。二是逐步实行规范化交易和标识化流通,推进市场化建设和发展。三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逐步完善和规范农业标准化操作规程。

7.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控管理。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本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在农业执法工作中,实施以管理代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一是加大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多角度、多层面强化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各类经营业户的守法意识和消费者维权意识,营造农业综合执法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力度,开展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为重点的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控制高剧毒农药和其他违规违禁农药的超范围使用,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制度,全方位开展农业行政执法检查和监管,杜绝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实行一状三册,构建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为便于有效管理和长效监督,对农资市场实行一状三册(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种子经营档案册、化肥进出经销台帐册、农药经销台帐册)网络式管理,完善农业行业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流通领域农资产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基层
巴南:党建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基层巡览
关注基层智慧治理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基层部队伙食保障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基层治理的三重境界
新时代如何加强与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基层管理能否少盖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