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2014-10-21熊军

基层建设 2014年25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熊军

摘要:道路路基质量对城市道路使用性能的影响较大,所以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同时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手段远不止这些,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体会,意在拋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把握城市道路建设质量管理,成为摆在建设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此,笔者针对城市道路路基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其成因与危害,探讨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手段,和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以提髙工程质量,为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道路交通环境。

1.路基施工的特性分析

1.1结构稳定性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对此,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在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之下,路基整体结构失稳,进而产生不允许的变形或者破坏。

1.2强度

道路工程必须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在外力荷载作用下,路基所产生的变形不会超过容许范围之内。

1.3水温稳定性

水温的变化会致使路基形成冻胀或者翻浆,在这种情况之下,路基强度会急剧下降。由于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因此,要保证即使在最不利的水温条件下,其强度降低依旧不显著。

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的主要方法

2.1路基挖填方技术

2.1.1路基挖方

为了确保路基用地范围之内的建筑物、砌体以及障碍物,在其交通和排水环节的工作安排妥善之后得以顺利拆除,那么,在路基开挖之前,一定要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的通畅排水工作,然后以土质情况为依据,落实防渗工作;挖方作业必须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且对其周围的所有结构物均不能产生损坏或者干扰,为此,应当从以下具体几个方面来进行:

(1)采取分层的方式进行开挖工作,在当挖方材料检验合格之后,应当尽可能地采用此类挖方材料,并且在开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路基排水通畅。

(2)利用挖掘机的开挖和自卸汽车的运输功能,进行土方开挖,而对于那些地质比较复杂的地方,则应当采取人工为主的开挖方式。

(3)在开挖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放样的坡度和标高来进行施工,防止超挖或者少挖给工程造成的浪费或者返工。

(4)务必注意边坡的稳定性,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开挖,严禁乱挖、超挖或者掏洞取土的情况。

(5)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土质变化的情况,此时应当修改施工并及时报批。

(6)对砾类土边坡而言,其坡度是根据土壤、地质和水文等条件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对于湿度大或边坡高的边坡,宜采用较缓坡度。

2.1.2路基填方

在路堤填筑工作开展之前,选择一填方路段并将其作为试验段,然后测定试验段内土的松铺系数、设备的最佳组合、每台班最大完成工作量等技术参数用于生产指导。路基还未填方之前,清理并挖除原地表面,对于填土高度小于80cm或者大于80cm的路堤,應当分别将其平整压实至93%或85%之后方可填筑。路基填方作业分为四个小区,因此,在各浏览区间应当组织流水施工。依照试验段内已经测定过的松铺系数,利用平地机摊平,在摊平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每一土层的填筑保持有一定的路拱,从而使路基排水疏通,对于每层填土而言,应当大于相应标高以下的路基宽度。平整完成之后,依据所测定的相关压实遍数,利用20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直线段应当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往外,按纵向进退式进行,保证无死角、无漏压且碾压均匀。最后,待依照规定的频率所检测的压实度符合要求以后,向驻地监理工程师上报验收记录,只有经过其签认同意以后,才能进入到上一层的施工环节。

2.2路基路面排水技术

2.2.1路面排水

所谓路面排水,即是通过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实现减少路面渗水、避免路基边坡遭受冲刷的目的。雨水排出路面一般有两种方式:

(1)集中排水。将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者现浇的沥青混凝土拦水带设置于硬路肩外侧,使水通过所构成的三角形集水槽流出来,以20~50m为间距设置一个泄水口,并使其和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从而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去。对于超高路段的排水,应当设置中央带的圆形开口排水沟或者雨水井来达到排水的目的。

(2)分散排水。该排水方式一般用于地势平坦的西北地区,且路线纵坡不超过0.3%的长路段,除了要做好路肩的硬化和路基边坡的加固工作以外,对于绿洲地带,也应当防止由于边坡上部植草向上生长而阻碍了横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积水。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硬化路肩、设置路肩排水沟、增大沟坡排水的方式来进行改进

2.2.2地下排水

目前,路基地下排水仍然是采用暗沟、渗沟、盲沟、渗井等,由于该方式具有渗透力排水的特点,因而当水流量较大时,带渗水管的渗沟使用比较多。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主要是采用具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而几年之前研制的加劲软式透水管其直径为8~3Ocm,对于地下排水相当有效。

2.3路基防护技术

2.3.1坡面防护

近几年来,许多高等级道路的边坡,一般采用种草的方式进行防护,而对于那些边坡比较高的边坡,则主要采用菱形、拱型、砌石槲方型、M型种草防护,由此可见,坡面防护对于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及与环境的协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干旱缺水的西部地区,一般采用草坪植生带的方式,该方式通过草籽发芽成草之后对土的固定作用,降低环境的污染。此外,石砌圬土的防护方式也比较常用,多用在路堤边坡或者路堑边坡,而对于破裂的或者极易因风化而破碎的岩石路堑,则比较常采用锚杆挂铁丝网、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者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土防护。

2.3.2冲刷防护

为了避免沿河路基受到冲刷,一般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抛石、砌石、挡土墙等有了显著地改进,石笼的制作材料已经从过去的铁丝改为高强土工格栅,而对于受水浪冲击的边坡,由于采用了聚脂或者聚胺脂类的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制作而成的护面板,因此对于土体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2.3.3支檔防护

对于石料丰富、地基较好、墙高较低的场合来讲,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应用更加广泛,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板桩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受力相比来讲比较合理。近几年来,由于墙身圬工具有体积小的特点,道路路基的防护也开始广泛应用墙身圬工。而垛式挡土墙因其预制构件的拼装方式和易于调整墙高的特点,是一种特殊型式的挡土墙。

3路基施工的注意事项

(1)路基施工排水先行。水是形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同水有密切关系。地基浸水降低承载力,填土料过湿,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困难。对于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即使设计未做出具体方案,承包人也要提出疏导、堵截、隔离等降低地下水位或引导到路基范围之外的工程措施。对于地面水、路基施工前首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盲沟。截断和疏干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地面水。路堤填筑过程中每个填层都要设排水路拱,及时排除地面雨水。较高填方要做临时排水急流槽,防止雨水冲刷路堤边坡。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要与运营阶段的永久排水相结合,与路基同步施工。

(2)重视路基填前清表碾压。地面表层的种植土含有草根和有机杂质,时间长容易腐烂,引起路基沉陷,所以对填方路段和利用挖方段的原地面要清除表土。路堤基底原状土不符合要求时,要进行换土,且换填深度不小于30cm,或根据地下水、地质等情况确定深度,换填水稳性好的材料,换填土按路堤压实标准压实。

三、结束语

就目前从道路建设的格局看,今后在道路建设中要增强道路功能,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步伐的同时,必须要大力推动道路路基施工建设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勇峰.市政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2):27-29.

[2]余崇辉.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交通世界,2013(12):102-104.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试析市政道路路基翻浆施工处理建议
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百度Apollo平台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论公路路基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
《昆明市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办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