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学策略与课程内容的转化
2014-10-21杨青
杨青
摘 要: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会采取各种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绝大多数的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2011版“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进行重新定位突出“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要素,体现出新的课程内容,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类型。本文拟以语文“学习活动式”教学为例,探析教学策略与课程内容的转化的关系及其价值,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课程内容;教学策略;语文教学;学习活动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重新被审视,“大课程小教学”观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教学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教学是课程实施最重要的途径。任何课程设计,最终都是通过具体的教学工作才能得以完成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中介而组成的。在教学实践中,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凭借教师的教学策略,把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本文拟从语文教学策略与课程内容角度对语文“学习活动式”教学重新审视,探析其背后的价值以及对语文课程实施的启示。
一、语文课程性质重新定位:语言文字运用,凸显新的课程内容
2011版“新课标”中对“课程性质”作了修改强调了的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上,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帮助学生认识语文运用规律。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何谓‘语言文字运用?指的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的各种活动。在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曾经有过‘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表述,这次新课标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把‘运用一词的含义加以扩大,这里‘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1]在論述中,论者抓住“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要素,把“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课程与生活、工作、学习相融合,打破了学校教育、课堂学习的狭隘时空,并且强调语文学习是动态的言语实践活动,而这样的转变是基于语文课程的语言学基础及范式转型。论者基于“动态语用”语言学观念,把言语活动与具体语境相结合,区分“语言文字运用的不同场域”。鉴于此,语言教学考虑的是言语的目的、功能、文体、话题、语境等要素,同一个语言符号,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学习语言必须回到语境中去,揣摩原意,建构新意,语言教学就要考虑具体语境的还原、营造。正如巢宗祺先生所说的:开设这样一门课程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说“语文”是“语言与文字”也好,是“语言与文学”也好,“语言与文章”也罢,其核心内容都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
二、语文教学策略的变革:激活静态语文知识
“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新的课程内容的确定,意味着我们需要变革教学策略从而更好的体现课程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而“学习活动”教学策略是其中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它把处于静态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学习活动,有效的实现了语文课程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
关于语文“学习活动”教学的研究,始于新课程改革。新课改以来,活动理论向“语文学科教学”迈进,王世光提出“活动式课文”;李海林把“搞活动”理解为语文课的基本教学形态。肖家芸开展了“活动式教学”实验研究; 陈钟樑提出了“活动式语文教学”;王晓春系列实践等一系列的研究促进了语文”学习活动式”教学的发展与成熟。其中以肖家芸的“活动式教学”实验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肖家芸认为,“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方式,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操作平台,实施语文的全程教学,即所谓语文“活动式”教学。” [2]而笔者看来它更是一种教学策略,即,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或方法,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指向语文课程的核心——“语言文字运用”。王晓春老师的教学方案的设计让课文动起来。即对课文进行增删、改动、换角度观察,“在运动中”理解课文,而不是静态地接受课文。为学生提供三个场景,使学生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想尽办法引导甚至迫使学生思考,培养其语文能力。他把课文看作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例子或者“抓手”,教学思路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智能为核心,教师的主要角色不是课文内容的传播者,而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者。
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定位,使得课程内容被审视,也促使语文教学语言学基础及其范式的转变了。要想实现课程目标,需基于“功用语言学”观,语言教学需考虑的是言语的目的、功能、文体、话题、语境等要素。学习语言必须回到语境中去,在情境建构、社会认知、文化濡染文化机制中揣摩原意,建构新意。基于这样的语言观,语言教学就要考虑具体语境的还原、营造。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语文“学习活动式”教学符合这样的“语言教学观”,通过“学习活动”这一教学平台,考虑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与言语运用场域,创设情景,以活动的理念,将“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语言文字”这一核心课程内容化解为教学内容,融会课情与学情,建构教学,通过适时、适量、适度、有序有效的学生主体性活动,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语文的教育教学。
三、价值与启示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语文“学习活动式”教学正是使得语文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策略。语文“学习活动式”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把课程计划作为选择的依据,使其教学成为课程实施的一部分,并采用“学习活动”这一教学构建平台,融合课情与学情,从而使得静态的课程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教学内容,体现出语文课程的目标与性质,并且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荣维东.《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定位的新亮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J].语文学习,2013(3):4-7.
[2] 肖家芸.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特级教师专设课题)语文“活动式”教学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