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4-10-21杨秀刚
杨秀刚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模块之一,同时这也是高考的难点。高中语文阅读的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应该以文章的社会、人文背景为出发点,把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根本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整体内涵。本文主要针对课内外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120-01
从小到大,每个学生,生活中都离不开阅读,但是大部分高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都被大量的阅读题目所扼杀了。因此,正确的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在阅读中体会人文内涵,从而让自己能够在阅读中成长,要知道阅读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阅读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鉴于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常变换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去朗读,去品味,去领悟,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进而在认真反复的品读中发现问题,提出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和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品味文章的精妙之处。从长期的教学效果来看,这一阅读教学方式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因此,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阅读,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去领悟问题,达到释疑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矛盾"之处着手,使学生从品读课文中产生疑问,从分析课文,感知课文,回顾课文中释疑的方法。这样,围绕"疑"有的放矢地阅读就能逐渐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从而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指导,阅读课文时,针对阅读内容,因势利导地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因地制宜创设情境,搭桥铺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而启发引导他们阅读的兴趣。
2.注重技巧,掌握方法
就拿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阅读为例,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把握了整体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要求阅读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理出各题关系,把握中心题(因为许多试题的设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联系的),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依据。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3.要在填空补白中有效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文学作品中,往往由于种种因素会有着这样的现象,那就是经过认真的阅读和解析,我们发现一些事情的过程或结局存在"未定点"或者"留白"。如此"悬而未决"的现象就给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空间,也为有效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开辟了巨大的潜力市场。对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活动中,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施教者和推动者,我们要本着"以全面发展学生为根本"的原则,独具慧眼地发现文本的"未定点"和"空白之处",并善于"開疆辟土",引导学生根据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结合过去情势、当前态势和发展趋势,在阅读思考、独自解析和探究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去"填充其漏、弥补其缺、完善其美",从而让学生在追求完美中进一步阐发作者本意和文本深意。如此而为,既可以让学生从中了解更多的知识,还能有效锻炼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
4.拓展阅读教学空间,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曾有人推算,如果读书以"卷"为标准的话,语文课本材料只相当于六卷,显然要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功夫,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还应将阅读教学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弥补课内阅读教学的不足。面对当前学生的"阅读危机",我们必须将"课外阅读纳入到语文教学的轨道上来"。只有让学生博览群书,广为汲取,才能开阔视野,才有可能下笔如有神。如果课外阅读再拓展一下,还应包括学生对社会的阅读,对生活的阅读。社会生活是一本巨大的读不完的无字书。无论是社会中的人、事、物乃至思想感情,教师都应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处处留意,吸取到更加丰富的营养,从而全面地触动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在无限的"阅读"中去写作、去提高。
正如有人所讲:"现在我们对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问题研究很不够,还没有完全解开阅读与写的关系之'迷'。"又如以前的先生们所讲:"写作是一个信息输入、加工、再输出的过程。"这其中的复杂,岂能是以上这些粗浅认识所能叙清的。不过,"应当说书读得越多,写作才能越有灵感",我们语文教育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加强阅读教学,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5.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不应该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应该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己探索文章的主旨、奥秘。同时,应该坚持每天都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同时,随手拿笔记录自己遇到的好词好句和感想,并时常复习。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阅读量增加,阅读能力也随之增强。 阅读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贵在长久的坚持。一些学生阅读只是临时抱佛脚,在考前多翻翻书,采取押题形式。这样的学习习惯可能会让你在考试中投机取巧,但是对培养阅读能力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有些学生十年如一日,每天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看书,既保证自己的阅读量,又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和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并把它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把金钥匙,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贡献出应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