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野中的儿童创想数学构建

2014-10-21丛小兵

教育·综合视线 2014年18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课件过程

丛小兵

新课标出现后,用最少的时间求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师自觉的职业追求。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主要平台。数学课堂的最优化,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这种使用,应该贯穿于学生的预习,教师的备课,课堂中师生的双向交流,课后学生的作业及反馈,过程性评价等每个环节。最优化的数学课堂要切实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观念: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塑造学生数学认知品质;新媒体提供的交流方式丰富了数学课堂的信息来源;数学认知过程中始终坚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能动地参与到课件制作过程,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针对性。

塑造学生数学认知

在应试教育的大旗下,很多教师不自觉的把学生解决数学习题的能力当成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部,忽视了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运用数学思维过程中数学能力的自主生成性,忽视了学生缜密思维习惯的养成。笔者观摩过一节“非负数”的课堂教学。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了好几个幻灯片,运用了动画制作,让学生参与到电子白板的使用中,很热闹的课堂,很新潮的形式。但是,对比试验中,效果并没有高出传统教学形式。其原因是在这节课中,动画或白板只不过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讲义,而没有注意到学生是不是真的对这节课感兴趣,是不是真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非”在数学思维中的特殊作用,进而引申到“非”的理念在学生个性完善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评课中,本人对教者提出了一个和他共同商讨研究的课题:当现代教育的技术手段在学生认知过程中产生心理麻木该怎么办?转换教学技术手段不是为旧的手段披上新衣,而是重塑新的认知品质。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或许就能提高一个层次。

丰富数学课堂信息来源

“微信”时代到来后,“微”成为了一种探究本质的有效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信息泥石俱下,增加了学生判断的难度,很多学生甚至从不判断,这加重了学生的思维惰性。数学学科教师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学校配置的硬软件的“现代教育技术”概念范畴,忽视了新媒体在学生数学素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其结果是很让人担心的。数学教师要建立自己的数学学习信息平台,让数学教师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学生成为数学教师的“粉丝”。教师在建立自己信息库的过程中可以参照最新的数学理念,让多媒体课件(PPT)、动画制作软件(Flash)等成为学生乐意获得信息的手段。同时,这种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交流,让学生在和自己的老师交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正确的引导;让所有学生关注同学和老师的交流过程后启迪自己的思维,激发学生内在的交流意愿,进而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平等交流和同学间问题的争鸣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对新媒体交流的方式是偏爱的,所以只有教师多积累素材(这种素材不仅是课堂教学流程的保存和再现,而应该是学生、教材、作业、检测与反馈的综合),认同学生的思维过程(这种认同不仅仅表现为对正确思路的肯定与褒扬,还包括对学生思维偏差产生的原因做深入的探究)才能发挥新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强大优势。

发现数学思维能力

终身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特别是运用数学思维成为时代的需要。但是,很多人不自觉地以“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为托辞,将课堂教学演绎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平台。即使是课堂教学,也只重视课堂本身。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手段在课堂中的运用已经蔚然成风,这应该算是一种积极的态势。但是,预习和学习评价就成为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盲点。预习应该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解读过程,所以,预习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渐渐被忽视,导致学生的预习效果大打折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求所有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已經自主生成的知识,更应重视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教师预习课件的准备和课堂教学课件准备的地位同等重要。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鼓励教师以图形或动画的形式呈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和个体学习差异,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以及发展前景。

学生参与课件制作

学生永远是生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体。在个性化教育理念的风潮中,所有教师都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数学课堂更应如此。但是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感受:精心设计了符合课堂要求的软件,课堂反馈的结果距离最优化教学还很远。这是由于在课件设计过程中没有反映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限制了学生有效地吸收知识。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特质来进行课堂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堂检测。学生对获取信息渠道的掌握能力比成年人要强很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准备中,愿意接受学生对课件制作的建议,教学效果可能要好很多。只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师自身对现代教育技术与时俱进的理解,多渠道拓展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数学素养生成的影响,最终实现最优化的数学课堂是可行的。本质上说,现代教育技术只不过是体现了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的技术手段而已。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课件过程
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信号源传输方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